防洪故事之:尋找絕緣子

每到週末,工區職工都會覺得很幸福,因為不用凌晨出工,能在晚上12點前入睡,也是我們調整生物鐘的最佳時間。

7月14號,又一個週末晚上,我洗漱完畢後躺在床上,聽著窗外的雨聲,一股愉悅湧上心頭。

我突然發現一個奇妙的現象——天氣晴朗明月高懸的夜晚,蛐蛐和青蛙會在草叢裡同時鳴叫,而下雨時,卻只剩下蛐蛐的叫聲。這個“新發現”讓我心裡的愉悅感變得更加強烈。

正當我努力想解開這種現象的謎團時,屋外突然響起急促的敲門聲,讓我心裡的這種愉悅瞬間飛逝,思緒一下子從遠方回到了床上,緊張感與好奇心猛然襲來。這個時間誰會來敲門?莫不是同事鞏武樂過來借東西?或是他肚子餓了,讓我陪他到食堂吃麵?沒等我把門打開,緊接著聽見屋外工長的的喊話:“起來、起來!趕緊換衣服,搶險了!”

原來,工長剛剛通知:成貴鐵路青神至樂山上行供電臂T線跳閘,要求工區軌道車出巡,查找原因。

供電臂跳閘的原因有很多,在夏季多數是因為雷擊或樹枝碰觸電線引起瞬時性故障。這次發生的T線跳閘,最大可能是雷擊使絕緣子表面產生黑印或裂縫造成的。找出問題絕緣子,正是這次出巡的目的。我們必須在故障點前後2公里,200個左右的絕緣子中尋找。

大夥在最短的時間上了車,為了調節氣氛,工長自嘲道:“去年,雷擊基本上都發生在彭山接觸網工區,而今年基本發生在我們工區了,真是風水輪流轉啊!”聽到工長的話,我們都笑了。

防洪故事之:尋找絕緣子

軌道車徑直駛向排查故障範圍,雨還在一直下,打在前方擋風玻璃上“啪啪”著響,風力的作用,形成一條條粗大的水痕,向上流,雨刮器不停地左右擺動,把水流划向兩側。

運行至200#支柱時,工長打開車門,我們跟著出去,登上操作檯開始巡檢。慶幸的是雨下得小了,只有絲絲細雨飄在空中。溫度明顯降了下來,一股涼意不知從何處而來,黏在身上甩也甩不掉。軌道車緩慢往前運行,我們迎著涼風,抓牢扶手,每過一處絕緣子,都把手上的燈光照向它,幾雙眼睛也同時聚焦在絕緣子上,生怕漏掉任何一個細節。我們的目光隨著軌道車由遠到近,再由近到遠,轉動著身子和腦袋,仔細地觀察著每一處絕緣子,如此返復。

防洪故事之:尋找絕緣子

2點55分左右,我們到達樂山站,一路檢查下來,沒有發現故障所在。“先進車裡去,一會兒沿上行線繼續檢查。”工長的聲音有些低沉。我們也很失望,被冷風吹了那麼久,竟沒有任何發現。

3點03分,軌道車準時出發,我們開始新一輪巡檢。我睜大眼睛,暗自鼓勵自己一定要把問題絕緣子找到。但出發不久,雨越來越大,我的眼鏡漸漸變得有些模糊,只有退到軌道車操作平臺下躲著,暗暗為帶眼鏡的自己感到苦惱。雨水漸漸打溼了身上的黃背心,我感覺到後背陣陣冰涼。雨夜出奇的安靜,只有軌道車的轟轟聲和雨聲提醒著我們時間正在流逝!終於,第五次躲在平臺下擦眼鏡的我,聽到了工長的聲音,那聲音不大,但我聽到格外響亮:“停車!”終於,我們在428#支柱上找到了故障絕緣子,靠近線路側的裙邊上有明顯的汙點和裂紋。

故障找到,大家如釋重負。更換完故障絕緣子回到工區,已近凌晨5點,再過一個多小時,峨眉山上的遊客肯定會驚歎日出的宏偉壯麗,而我們只希望好好睡一覺,不要任何打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