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60年,看火車動力之源的發展變遷

寶成鐵路1958年1月1日年正式通車,全線採用蒸汽機車牽引,這時還沒有接觸網。同年6月到1975年7月1日,寶成鐵路全線完成電氣化改造,成為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後,接觸網成為了寶成鐵路不可缺少的設備,其功能是全天候不間斷地向電力機車供電。

追憶60年,看火車動力之源的發展變遷

最開始,寶成鐵路接觸網使用的是簡單接觸懸掛,也就是由一根接觸線直接固定在支柱支持裝置上的懸掛形式。隨著時代發展、電氣化機車速度提高,簡單接觸懸掛馳度大、彈性小、硬點多、取流性差等缺點逐漸被放大,造成了電力機車鑽弓、刮弓等事故,路局逐漸把這種簡單接觸懸掛改造成鍊形懸掛。鍊形懸掛是指在接觸線上方增加承力索,並在接觸線與承力索之間加裝吊弦等,這種懸掛改善了彈性,增加了重量,提高了穩定性,可以滿足電力機車高速運行取流的要求。

追憶60年,看火車動力之源的發展變遷

寶成鐵路最開始行車速度低,接觸網產品主要使用普通砂型鑄造工藝生產,採用可鍛鑄鐵為主要材料,產品結構簡單、工藝粗糙、零部件性能低等。之後寶成鐵路接觸網產品進行了材料、工藝等方面的改進,對主要零部件採用鑄造銅合金,增加有色金屬融化電爐,開展有色金屬鑄造工藝,開始在零部件中應用了鑄鋁青銅材料。之後寶成鐵路接觸網零部件的材料、工藝、結構又有了大的改進,使用了接觸網模鍛型零部件系列。

追憶60年,看火車動力之源的發展變遷

當然,懸掛類型、材料的改變只是寶成鐵路接觸網60年變遷的一個側影,還有支柱、絕緣子、補償裝置、分相絕緣器、避雷器等設備地發展變化。

追憶60年,看火車動力之源的發展變遷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鐵正式通車,成都至西安最多隻需3個半小時,這不僅滿足了人們高質量的出行要求,還促進了沿途的經濟發展,就此在陝川兩省形成了一日經濟圈。西成高鐵“逢山打洞,遇水架橋”,線路基本上是直線,而寶成鐵路彎彎延延,大多依照地形而建。在成都至廣元區段,西成高鐵與寶成鐵路時而並排時而交叉。但在廣元的嘉陵江,西成高鐵位於江東岸,寶成鐵路位於江西岸,嘉陵江的隔斷標誌著西成高鐵與寶成鐵路即將徹底分離。

追憶60年,看火車動力之源的發展變遷

鐵路的發展,人們追求高速度、高質量的乘車體驗,讓像寶成鐵路一樣的普速鐵路逐漸變得黯淡,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普速鐵路帶給我們的美好記憶,讓我們走進鐵凝小說《哦,香雪》裡,跟隨“綠皮火車”翻山越嶺吧:它勇敢地盤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試探著前進,彎彎曲曲,曲曲彎彎,終於繞到臺兒溝腳下,然後鑽進幽暗的隧道,衝向又一道山樑,朝著神秘的遠方奔去……(成都供電段成都東供電車間 朱家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