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醫院火災原因初步查清|附:人員密集場所應急疏散演練導則

(一)

  • 臺北醫院火災 傷亡慘重 | 病房樓火災如何防、如何自救?

台北医院火灾原因初步查清|附: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演练导则

臺北醫院火災事故亡人原因初步查清:延誤報警9分鐘 未關閉起火地房門 海綿床墊燃燒

臺灣新北市臺北醫院病房發生火災,造成9人死亡10人重傷。新北市消防局長黃德清表示,醫護人員延誤通報火警達9分鐘,疏散病患時未將起火地房門關閉,以及起火房間的海綿床墊易燃是事故的主要原因。臺北醫院則向民眾道歉,並表示醫院消防設施完備,醫護是在第一時間通報火情的,對 “延誤通報”的情況“會再瞭解”。

火災初起階段自救存在問題:

初起階段人員處置混亂。

延誤報警9分鐘:導致應急救援延誤,火災蔓延速度快。

疏散時未關閉起火地房門:導致火災煙氣蔓延到樓道及其他房間。

海綿床墊燃燒:燃燒速度快、產生有毒氣體多。

筆者認為,醫院火災應急疏散策略應因地制宜,貼合實際,日常工作中多開展實戰演練,在實戰演練中完善應急預案。

眾所周知,病房人員多半為限制行為能力人,而醫護工作人員較少,夜晚更少,預案的科學性及可操作性在火災自救中起到很關鍵的作用。雖然醫院火災發生幾率低,但一旦失火,極易造成群死群死,應引起醫院從業人員足夠重視。

以下內容由本公號根據火災事故案例整理,僅供參考:

1、要劃分危險區、亞安全區、安全區:優先將失火區域的病患人員引導疏散至亞安全區,後逐批次通過亞安全區疏散至首層安全區。亞安全區指失火樓層遠離失火區域的區域。

2、要利用避難間。

3、要隨手關門:關閉失火房間房門、關閉疏散通道常開防火門、關閉疏散樓梯及避難間的防火門。煙氣為火場第一殺手。

4、要配置輔助防護用品:防煙面罩、氧氣袋等。

5、要利用遠離起火點位置的電梯進行輔助疏散。

6、引導病患人員及家屬自助疏散。

7、要建立應急聯動機制,具體內容詳見»»:53060火災應急處置機制

8、除建立微型消防站及專職消防隊外仍需建立志願消防隊:志願消防隊為醫院內1分鐘滅火救援力量,第一滅火力量。報火警、自救滅火、引導人員疏散…

9、要加強實戰演練:檢驗預案科學性、可操作性。

(二)應急疏散演練導則

一、術語:

1、桌面演練

利用地圖、沙盤、流程圖、計算機模擬、視頻會議等輔助手段,針對事先假定的演練情景,討論和推演應急決策及現場處置的過程。

2、實戰演練

利用應急處置涉及的設備和物資,針對事先設置的突發事件情景及其後續的發展情景,通過實際決策、行動和操作,完成真實應急響應的過程。

3、人員密集場所

人員聚集的公共場所,包括公眾聚集場所,醫院的門診樓、病房樓,學校的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和集體宿舍,養老院,福利院,託兒所,幼兒園,公共圖書館的閱覽室,公共展覽館、博物館的展示廳,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產加工車間和員工集體宿舍,旅遊、宗教活動場所等。其中,公眾聚集場所,包括賓館、飯店、商場、寫字樓、集貿市場、客運車站候車室、客運碼頭候船廳、民用機場航站樓、體育場館、會堂以及公共娛樂場所等。

4、人員密集場所管理單位

人員密集場所內實際負責安全管理的組織或機構,包括產權單位、使用單位或受委託管理單位等。

二、一般要求

1、應急疏散演練(以下簡稱“疏散演練”)按組織形式分為桌面演練和實戰演練。

2、人員密集場所管理單位(以下簡稱“單位”)宜開展實戰演練,並按照先桌面演練後實戰演練的順序實施。

3、單位應按照應急預案的內容要求開展疏散演練。

4 、單位應制訂年度疏散演練計劃,對演練目標、規模、頻次、內容和組織實施等進行安排。各部門宜按照計劃制定本部門的疏散演練方案並組織實施。

5 、單位應開展疏散演練培訓,培訓內容應涵蓋以下內容:

a) 組織體制;

b) 工作機制;

c) 基本原則;

d) 應對措施。

三、頻次與範圍

1、單位應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疏散演練,員工變動頻繁的單位應增加演練頻次。

2、屬於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人員密集場所應每半年組織一次疏散演練。

3、學校應每學年至少組織教職員工和學生開展一次疏散演練。

4、商場、集貿市場等商業零售經營單位在舉辦預計參加人數達到 1000 人以上的大型群眾性活動,如體育比賽、文藝演出、展覽、促銷活動等,應由活動承辦方組織開展一次疏散演練。

四、演練內容

1、單位宜根據應急預案和場所的特性,包括建築特點、環境、人員、安全意識水平和人員密集程度等條件確定疏散演練的內容。

2、疏散演練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

a) 不同場景和環境下的疏散路線;

b) 逃生方式與防護;

c) 應急設施與器材的操作使用;

d) 信息報告與報警;

e) 應急指揮;

f) 疏散組織、人員集合與清點;

g) 醫療救治;

h) 保障措施。

五、組織與實施

1、組織與實施步驟應按 AQ/T 9007 進行,包括計劃、準備、實施、評估、總結和改進六個階段。

2、組織單位在實施疏散演練前,應成立演練組織機構,組織協調參演部門和人員,宜聘請專業人員或專家指導。

3、在由兩個以上單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同一建築物內組織疏散演練時,統一由一個單位組織。明確每個單位職責及其在演練中的重點任務。

4、實戰演練實施包括以下環節:

a) 熟悉疏散演練任務和角色。參演單位和人員應按演練方案開展準備工作;

b) 組織預演:宜按照演練方案組織桌面演練或預演,熟悉演練實施環節;

c) 安全檢查:疏散演練前確認演練所需的設備設施完好,組織疏散演練單位人員到位;

d) 發出信號:疏散演練前,應發出信號;

e) 疏散實施:接到信號後,場所內的人員根據預案開展實施;

f) 引導疏散;疏散引導人員負責引導、組織與搜救,通過喊話等方式引導或幫助場所內人員疏散,保持疏散秩序、控制速度、有序疏散;

g) 人員清點:人員疏散至指定區域後,應有專人維護秩序。需清點人數的疏散演練,在清點人數後應向現場指部揮報告並做好人員登記、統計工作;

h) 醫療救治;對受傷人員開展醫療救治;

i) 現場評估:應急疏散演練結束後,應組織現場評估,宜聘請專業人員或專家指出演練中存在不足並提出改進意見。疏散演練評估的方法與程序宜參照 AQ/T 9009 進行;

j) 演練結束:疏散演練結束後應做好現場恢復工作,包括:組織參演人員有序返回、對場地進行清理恢復及回收整理演練物資裝備。

5、根據演練參與人員的熟悉程度,疏散演練實施宜由有實施組織方案向無實施組織方案過渡,由提前通知演練時間向不通知演練時間逐步過渡。

6、每次演練前應明確告知參加人員疏散為演練活動。

7、應指導人群靠近疏散通道右側依次疏散。如遇特殊情況,疏散方向發生變化,應宣傳並反覆強化演練。

8、定期組織的疏散演練,在場景設置發生變化時,應加強宣傳,強調演練變化內容。

9、桌面演練內容應參照實戰演練內容實施。

台北医院火灾原因初步查清|附: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疏散演练导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