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提前一年半完成河北省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目標

邢臺提前一年半完成河北省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目標

8月31日訊,記者從邢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政務發佈會上獲悉:至今年6月底,該市20個縣市區均通過了河北省政府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督導評估,提前一年半實現了這一責任目標。

據介紹,2011年,邢臺市政府與省政府簽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責任書,其所轄縣市區根據各自不同情況,將分別在2016年、2018和2020年通過省政府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督導評估。

邢臺市委、市政府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來抓,近三年大幅增加全市教育經費總投入、公共財政教育撥款、生均教育事業費和生均公用經費,2017年上述四項投入指標均保持兩位數增長。該市藉助調整學校佈局、加強標準化學校建設及學校管理、增加教育資源等措施,力促全市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一是大力改善辦學條件,2015年以來,採取政府投資、PPP市場運作、住宅項目配建、社會資本投入等方式,全市新建、改擴建小學及初中505所,在建小學109所、初中36所,增加佔地3173畝、建築面積1603萬平方米。二是抓標準化學校建設促均衡,2015年以來先後評選出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733所,佔比60%。三是抓教育信息化建設促均衡,2015年啟動邢臺市教育信息化城域網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累計投入6.67億元,使該網對邢臺市區、縣域全覆蓋,讓1544所學校實現“校校通”、16965個班級達到“班班通”,並利用中央電教館“教育雲”教育資源服務平臺提供的智能學習工具,幫助偏遠山區、農村學校、教學點學生可以享受城市優質教育資源。四是抓薄弱學校改造促均衡,2014年開始實施全面改善996所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改薄”五年規劃,目前這些學校校舍建設開工率100%、設備採購完成率100%,今年年底前將全部完成改造。

邢臺市將各縣市區學校建設任務尤其是市區基礎教育納入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以改革的思路和創新的辦法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2013年以來,以校長教師交流、教師支教、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組織市三中與市四中等23所學校開展聯合辦學,促使薄弱學校新生報到率成倍增長。2014年,從硬件建設、隊伍建設、管理水平、校園文化和辦學效益5個方面制定標準,實施了5A級學校創建活動,1100多所參與創建的學校中,818所達到3A級及以上水平。2017年夏,市教育部門將原來直屬的22所學校、幼兒園移交給橋西區和橋東區管理,落實了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管理的體制,並由市財政承擔市區18所學校1.83億元的歷史債務,有效鼓舞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幹事創業的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