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宅門》中白景琦的原型,傳奇色彩不輸白景琦

喜歡看電視劇的朋友對《大宅門》這部劇應該不陌生吧,《大宅門》是由郭寶昌出任編劇和導演,劇中講述了醫藥世家白府經歷清末、民國、軍閥混戰、解放等時期的浮沉變化,忠實地反映了同仁堂這個大家族隨著國家、民族的歷史發展而發展的漸變過程。劇情連貫緊湊,老戲骨們也是傾情演繹,將每一個角色塑造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讓人慾罷不能。正是因為如此,《大宅門》成了中國電視劇史上璀璨的一顆明珠。

他是《大宅門》中白景琦的原型,傳奇色彩不輸白景琦

劇中的主角白景琦白七爺是一個個性張揚,天馬行空,聰敏絕頂,具有強烈的反叛精神的人。他從小頑劣,交日本朋友,殺德國兵,與仇家女私訂終身。青年時代被親生母親趕出家門,後來憑自己努力光宗耀祖。他一生敢愛敢恨,敢作敢當,他有孝道、有誠信、有德行,是個頂天立地的大男人。正因為白七爺個性鮮明深受觀眾喜愛。很多人想知道白景琦是虛構的,還是真有歷史原型?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原型是有,他就是同仁堂的少東家樂鏡宇。

他是《大宅門》中白景琦的原型,傳奇色彩不輸白景琦

樂鏡宇是北京同仁堂樂氏家族第12代孫,也是同仁堂當時的店主樂樸齋的第三房侄子,很有些個性。樂鏡宇在眾兄弟中最不被父兄們看好,如同白景琦一樣,伯父樂樸齋曾對樂鏡宇說:“將來不許你從事藥業,這行飯你吃不了。”樂鏡宇受了刺激,努力鑽研,潛心學醫,練就了一手醫術。

後來1907年樂鏡宇機緣巧合在濟南創辦了宏濟堂。如同大宅門裡一樣,宏濟堂很快做大,成了江北三大名堂之一,樂鏡宇始終堅持“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家傳規矩。1909年,樂鏡宇他另闢蹊徑,清除了阿膠原有的腥臭味,因此東阿阿膠也成為宏濟堂的名牌,年產阿膠5000公斤。1914年阿膠獲山東省展覽會“最優等金牌”,1915年獲得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可謂行業之冠。

他是《大宅門》中白景琦的原型,傳奇色彩不輸白景琦

宏濟堂對員工要求很嚴,不僅要求員工熟背《 藥性賦》、《 黃帝內經》等醫學著作,還有傳之後世有的“五不要”:不孝敬父母者不要,不忠實朋友者不要,對人無禮者不要,不講信譽者不要,不講仁義者不要。樂鏡宇要求他們不僅要學做買賣,還要學做人、學仁術。因此,能在宏濟堂做事的店員都是德藝雙馨。

而且在宏濟堂堂廳上掛著“但願天下人無病,哪怕架上藥蒙塵”的對聯,還給窮苦人家免費施藥。抗日戰爭爆發後宏濟堂積極支持抗日活動,給八路軍根據地運送藥品 。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樂鏡宇已年逾古稀,不管世事,後於1954年去世。

他是《大宅門》中白景琦的原型,傳奇色彩不輸白景琦

看完樂鏡宇的一生,是不是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沒錯樂鏡宇的一生就是白景琦的一生,同樣的軌跡,同樣的傳奇。另外大家不知道的是,《大宅門》中的導演及編劇郭寶昌先生,就是樂鏡宇的養子。郭寶昌先生本不姓郭,而是姓李,出生在北京一個貧困之家,父親死後,他被母親賣掉。郭寶昌曾說過:“我的養母郭榕當年在同仁堂給老太太當丫頭,樂家四爺樂鏡宇招她為二房太太,我便隨養母來到樂四爺處,成了他的繼子。當時樂鏡宇已70歲,我的養母只有26歲,為了防老,收我為養子。樂四爺自己有好幾個親生子女。根據家族的規矩,我隨了母親的郭姓。”

這個情節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呢?這不就是香秀收養天賜的情節嗎?郭寶昌先生在劇中不就是天賜的原型嘛。

他是《大宅門》中白景琦的原型,傳奇色彩不輸白景琦

郭寶昌曾這樣評價自己的養父:“我的養父是影響我一生的人,他自幼頑劣、個性張揚,屬於不鬧出點兒事來活著就不自在的那種人,年輕時終於被母親趕出家門。這一來,他更是無牽無掛,滿天下闖蕩,終於獨創了一份家業,衣錦還鄉、自立門戶。他寬容大度、處事瀟灑的性格救了不少人,但是,他的愚孝、暴戾,及唯我獨尊的脾氣也毀了不少人。所以,到現在我也很難說清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我想,我一生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就是把這個形象呈現給觀眾。”

他是《大宅門》中白景琦的原型,傳奇色彩不輸白景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