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尋找當年的豐縣「三八理髮店」——李巧雲篇

【編者按】上個世紀曾經紅極一時的“三八理髮店”是豐縣兩代人的集體回憶。它誕生於1962年,消失於1990年,位於老城區解放路的西段。從經理到員工都是青春貌美的女性,三八理髮店由此得名。它是上世紀豐縣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本期內容有不全面和訛誤之處,歡迎大家指正補充。

選題策劃:於世偉

文字撰寫:王書法

圖片拍攝:劉樹安

編務統籌:滿保民

豐縣“三八理髮店”的前世今生

1961年,豐縣響應“環境要美、人更美”的號召,準備成立一個稍具規模的理髮店,在全縣範圍內招收理髮學員,各店的理髮師傅集體辦班,共招收學員20多人,最後經考核,錄用13人。

1962年“三八”婦女節前夕,在城關商業商販聯管處楊宏友、籌建經理王興州及老職工們的共同努力下,豐縣“三八理髮店”成立了。

新成立的三八理髮店,在豐縣完全可以稱得上“環境一流、服務一流”的高級理髮店了,用現在的話說,那叫高端大氣上檔次。

當時,豐縣城裡有四個理髮店,其中以三八最為時尚。

新開的“三八理髮店”,主要流行電推子剃頭,老師傅還在用舊式工具。理髮師三人一組,共四組,還有一個經理,一共13人。“三八理髮店”最初主要給男性理髮,很少有女性,男性也多是幹部、城裡人員。因為當年經濟困難,人們認為理髮是一種享受、是奢侈,農村幾乎村村有推子,自己在家解決。

理髮的價格隨物價漲幅而漲,1962年開業伊始,理髮一毛七,剃光頭一毛五,一直到1965年都是這個價。1970年直至1990年理髮店解散,理髮的價格一直是兩塊。

「行動」尋找當年的豐縣“三八理髮店”——李巧雲篇

“三八理髮店”唯一一任經理李巧雲。(2017.7.25)

李巧雲,1935年生,今年83歲,中共黨員,擔任數屆縣人大代表。李巧雲的父親在南關開理髮店多年,她門裡出身,自幼上不起學。為養家餬口,李巧雲12歲隨父學習理髮,是豐縣城的第一位女性理髮師,最拿手的是剃光頭。

理髮用的是手腕勁,屬於手活。學藝時要先一動不動的觀察師父上活;再學拿刀架子,姿勢要對,找準用勁點和使用勁的力度;技藝熟練後,先給小孩或者好剃的理髮,作為練習,三年方出師。

「行動」尋找當年的豐縣“三八理髮店”——李巧雲篇

1987年的優秀黨員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