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局:混跡於社會,鬼谷子告訴你洗心比洗臉更重要

鬼谷子開篇就談到了“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復以驗來,反以知古,復以知今,反以觀此,復以知彼”。就要想知道別人,必須先了解自己。

鬼谷子的局:混跡於社會,鬼谷子告訴你洗心比洗臉更重要

“知人始於知己”,同樣的人,遇到同樣的事情,會有同樣的想法。所以你要想知道對方此時怎麼想的,你要把自己置於對方的立場當中,你會怎麼想,你會怎麼做。“聖人之意,不可不察”。就要想與人溝通,必要學會設身處地站到對方立場當中去體會。鬼谷子把它叫做“得其情者,制其術”。瞭解他真情實意,瞭解他真實想法,你才能夠真正的掌控他。

歷史當中所謂的料事如神,並不是憑空的頓悟出來的能力,而是首先通過對事物的深入瞭解。

鬼谷子的局:混跡於社會,鬼谷子告訴你洗心比洗臉更重要

承德避暑山莊,有一座康熙皇帝親自命名的建築,叫四知書屋。哪四知呢?知柔、知剛、知微、知彰。你要懂得剛柔之術,要懂得縱橫捭闔之術,要知道觀察微小的事情。要學會怎麼呢,還要看到宏觀的事物和細微的事物,要一起觀察。這八個字深得揣摩的精要,鬼谷子告訴我們“同聲相呼,實理同歸”。就是同類的聲音,可以彼此呼應,合乎邏輯的道理,會有共同的結果。

鬼谷子的局:混跡於社會,鬼谷子告訴你洗心比洗臉更重要

所以歷史永遠是個鏡子,你的朋友永遠是個鏡子,你的手下永遠是你的一面鏡子。所以必須要從歷史的軌跡當中瞭解過去,知道現在。瞭解現在,知道未來,瞭解自己,從而知道。

鬼谷子的局:混跡於社會,鬼谷子告訴你洗心比洗臉更重要

真正的有道之士是“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一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這是見微知著的能力。真正的高手,修到最高境界,達到“內視反聽”。內視即反照自己、反觀自己。我們每天都會洗臉,但不見得每天都會洗心,洗心比洗臉來得更重要,自覺是自療的開始,就是說自我覺悟能力是自我治療的開始。

鬼谷子的局:混跡於社會,鬼谷子告訴你洗心比洗臉更重要

人的成功開始於自我分析、自我總結、自我檢討,而成功於自我昇華和自我超越。柏拉圖告訴我們要“認識你自己”,這個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能認識自己呀!知道我是從哪來,到什麼地方去嗎?知道我活著,終究目的是什麼嗎?佛家把知道自己的人,叫做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的叫佛。道家叫返璞歸真,合乎大道者叫做真人,而儒家止於至善者,叫做聖人。而三教的要義,都是明白自己活著的終極價值和意義是什麼,還是瞭解自己呀!

鬼谷子的局:混跡於社會,鬼谷子告訴你洗心比洗臉更重要

晉國的智伯要攻打衛國,就先送給衛國君王四百匹野馬和一塊玉璧。衛王大喜,大臣紛紛祝賀,只有南文子面露憂愁。衛王發現後感覺很奇怪,就問南文子為什麼?南文子說了,無功而受賞,沒有出力而受到禮遇,不弄清對方的用意,這是很危險的。

鬼谷子的局:混跡於社會,鬼谷子告訴你洗心比洗臉更重要

野馬四百,玉璧一塊,這是小國給大國送禮的規模。而今大國送給小國,大王你要警惕呀。衛王認為他話有道理,於是就讓邊境駐軍。要戒備、要警惕。智伯果然起兵,來襲擊衛國。他見到衛國已經有了準備,就返了回去。以智慧稱著的猶太所羅門王,有一句名言叫做太陽底下,沒有新鮮的事兒。

鬼谷子的局:混跡於社會,鬼谷子告訴你洗心比洗臉更重要

今天所有的事情,在歷史上幾乎都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所以,領導者必須要深諳歷史,如果你對歷史不懂,怎麼指導今天行事?領導人最起碼應該讀一本書,就是《資治通鑑》。你要知道我們從哪裡來,走過了哪些路子,你是否會影響未來。

鬼谷子的局:混跡於社會,鬼谷子告訴你洗心比洗臉更重要

有一個原則,叫做靜默原則。鬼谷子告訴我們,“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所以你要儘量讓對方說話,對方說得越多,暴露的信息就越多,你就更容易把握他的內心,而要讓對方多說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要學會閉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