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樂園如何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

主題樂園建設發展中已經出現了概念不清、類型不明、盲目建設、模仿抄襲、低水平重複等問題,有些地區甚至出現了地方債務風險和房地產化傾向。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則會影響主題樂園的健康發展。下文將為您解讀:如何提高主題樂園的品質。

主題樂園如何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

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之必要

(一) 上世紀80、90年代:1981-1999年開業的主題樂園不過34家;水上樂園部分,從1985年的廣州東方樂園到1999年深圳歡樂谷水樂園,一共也就27家,加上其他30多家的海洋樂園,1980-2001年總計的主題樂園不出100家,並不像業間流傳的2500家那麼多,常見的「中國主題樂園中70%虧損」的說法也是錯的。而這些80、90年代建成的樂園,無法延續至今的原因,是因為這些樂園大多與國外合資,導致合約到期,容易面臨資金鍊斷的困境。

(二) 近年:2017年新開業主題樂園有138家;2017年國內水上樂園達到1300多家;根據國家相關部門,國內A級主題樂園有380多家。

雖然國內主題樂園發展迅猛且持續發展中,但當中真正營利與質量優異的項目,佔比仍少,加上迪士尼、環球影城、六旗等知名國外品牌進入,帶給中國本地業者巨大挑戰,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成為當務之急。

主題樂園如何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

高品質主題樂園的基本標準

那麼,高品質的主題樂園有哪些標準呢?

1. 要有好的體驗感:體驗感又可分三方面檢視。其一是興奮感,即遊客在園區中是否能引發正面的情緒感受;其二是物有所值,「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一個國家或地區會出現成熟的度假旅遊經濟」屬於偏理論的說法,事實上,像長隆的門票與消費水平,對中國民眾而言仍屬偏貴;即使是中產階級,一年去一到兩次即接近上限。所幸長隆的品牌力突破珠三角,向全國範圍輻射吸客,因此在經營上能享受中國地大人多帶來的經營紅利。其三是重遊率,要讓人來了還想再來。

2. 要保護環境,能持續發展:目前國內偏好向美國學習,忽略歐洲許多樂園(比如:趣伏裡,艾芙特林、狂人國、藍裕文化設計的歐洲主題樂園等等),其中,歐洲樂園的優點便是依託環境發展,以優美的自然環境以及投資小門票便宜、整個樂園貫徹大大小小主題創意,讓遊客一來再來。相對於此,國內部分的水上樂園以粗暴的方式對待環境,水處理上只求越便宜越好,甚至用撒藥的方式,即使樂園設備外觀再漂亮,實際一走進便聞到刺鼻的味道,更對人體造成傷害。發展樂園的同時要保護環境,少佔用溼地、農田、民居。

主題樂園如何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

3. 要盈利、要持續發展:主題樂園是投資高、回報慢的行業,通常7-9年能回收投資的項目,就算是很好的體質了。然而現在許多投資商急功近利,將誤導行業的發展。

國內主題樂園建設要解決的問題

1. 主題樂園不應該是房地產的陪襯:

舉例來說,有地產開發商以主題樂園為籌碼和政府拿地,結果樓房賣不出去、資金鍊斷,已購買的優質設備最後只能變賣,樂園因此泡湯。不是說做房地產不能做主題樂園,而是不應該把主題樂園當作籌碼來要地,做樂園的初心應該是真真切切為老百姓建造一個優美休閒的場所,認認真真的把主題公園建好。我們常說要向國外的主題樂園學習,但國外這些優秀的主題樂園,哪一家是和房地產掛鉤呢?

主題樂園如何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

2. 規劃設計不可誤導行業:策劃再好、故事說得再好,仍要通過規劃設計來落地。一個成功的主題樂園,應該是策劃、規劃、設計、建設、營運各環節密切配合、缺一不可。

主題樂園如何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

3. 要重視建設質量:這是主題樂園目前存在最大的問題,許多樂園花了大筆錢買設備,但進入建設時,卻用低價標,又不按時付款,導致樂園建成後弊端叢生,只好趕緊關園重建,造成很大的浪費;趕工期則是另一個造成建設質量下降的主因。

主題樂園如何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

中國旅遊行業正經歷最好的年代!國家旅遊局與文化部的合併,說明旅遊產業定位已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並以文旅融合的發展方向,進行轉型升級。

主題樂園最重要的任務,是對快樂的洞察力與具有創意的IP,並非砸大錢就能建成好樂園!品牌的發展,也不是補丁式的包裝,而是從頭髮想、長遠規劃。我們期待與行業一起努力,為中國創造出更有影響力的樂園IP,為遊客創造出更走心的娛樂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