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來名家觀點論|九宮八卦 鄭勇:專項整治與新消費需求,促使K12領域教育服務產品升級換代

智来名家观点论|九宫八卦 郑勇:专项整治与新消费需求,促使K12领域教育服务产品升级换代

智来名家观点论|九宫八卦 郑勇:专项整治与新消费需求,促使K12领域教育服务产品升级换代

全文2271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智来名家观点论|九宫八卦 郑勇:专项整治与新消费需求,促使K12领域教育服务产品升级换代

本文選自《2017-2018培訓教育數據年鑑》發展環境篇章,由《北京晚報》教育週刊編輯,新浪、騰訊專欄作者,多篇報道獲得中國及北京市新聞獎,自媒體“九宮八卦”創辦人鄭勇

老師做出專業解讀。

智来名家观点论|九宫八卦 郑勇:专项整治与新消费需求,促使K12领域教育服务产品升级换代

無論是人口紅利,還是人才紅利,對K12領域都是利好。

從2015年開始,小學在校生人數重新攀升,加之“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中小學在校生人數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迎來持續增長。同時,中小學階段1.8億至2億左右的在校生人數,構成了我國課外輔導行業規模龐大的潛在用戶群。

但是,在經歷粗放型野蠻增長之後,K12領域面臨著新一輪的洗牌。其中,政策主導、消費引領將成為重要的驅動力。

智来名家观点论|九宫八卦 郑勇:专项整治与新消费需求,促使K12领域教育服务产品升级换代

專項治理進一步形成教育聚合效應

去年9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今年4月,教育部又發佈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

本次意見稿的起草說明指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十九屆三中全會強調推動教育等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多元化、提供方式多元化。教育部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上位法規定,回應民辦教育領域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為目的啟動《實施條例》的修訂工作。

那麼,什麼是民辦教育領域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人們自然會想到教育部、民政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專項治理“瘋狂”的校外輔導市場成為全國各地一項重大工作。

有道是:“大亂大治、小亂小治、不亂不治。”教育主管部門之所以如此興師動眾地專項治理校外輔導機構,歸根結底就是相關市場處於“大亂”的狀態。

中國教育學會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37億人次。究其原因,在於優質教育資源短缺。同時,隨著二孩政策的落實,新生入學人口的增加勢必促使優質教育資源的短缺更為嚴重。所以,越來越多家長出於“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導致校外輔導存在巨大的剛需。

北京市公佈的一個調研數據顯示,在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登記的校外培訓機構是1199家,由人力社保部門審批的是351家,工商通過企業大數據分析出有教育培訓、教育資訊、個人素質類的培訓企業約3.4萬家,無證無照的培訓機構數量則難以估計。

正是由於校外輔導的無序發展,致使超綱教學、超前教學、競賽、佔坑現象愈發普遍,進一步增加了學生的學業負擔,並且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公辦中小學的正常教學。因此,治理整頓、規範管理成為眾望所歸、大勢所趨。

從政策層面上看,支持發展和規範管理並不矛盾。規範化、透明化、法制化、權責清晰化的管理,恰恰是民辦教育行業長期健康有序發展的必要條件,尤其對於中小學校外輔導市場更應如此。

當前,行業集中度低、機構數量眾多是中小學校外輔導市場的重要特徵。相關政策的出臺、落實,勢必將無證無照、無辦學實力等教育機構清理出局,從而形成市場化的聚合效應,實現整個行業的規範化、合法化、透明化發展。

新消費需求迫使教育服務升級換代

事實上,校外輔導行業的發展與國內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關。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經濟發展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全面轉型,校外輔導可謂中國教育需求市場的一個具體體現。

上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內消費能力不斷提高、消費水平日益增長,對於校外教育服務的需求也就應運而生。因此,這個時期以高考復讀為核心的校外輔導市場逐步出現。

20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教育領域的改革持續不斷,高考改革、院校合併、大學擴招……致使國內教育進入高速發展期。可是,國內教育改革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優質教育的稀缺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反而加劇了各個升學階段的不確定性,由此進一步導致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購買體制教育之外的教學服務。

不可否認,面對各類升學競爭,提高考試成績固然是校外輔導的一個剛需,但校外輔導機構能夠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提供相適應的教學輔導服務,也是促使家長選擇校外輔導的一個重要原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國內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勢必驅動教育文化消費需求的發展。從2010年開始,全國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長。公眾對於教育文化類產品的消費需求保持旺盛,消費意願也日益高漲,面向文化教育娛樂類的支出逐漸成為家庭消費日益重要的方向。因此,教育領域持續成為資本市場最為關注的“風口”。

當前,國內消費已然進入新消費階段,教育領域勢必面臨著隨需應變的升級換代。相關數據顯示,1990年,國內消費總額為8255億元,到2016年已經增長到33.2萬億元。隨之而來的是,居民新消費需求逐步轉向對生活品質、品位、生活環境、社交消費等各方面,尤其是服務消費高於商品消費。

毋庸置疑,教育特別是校外輔導具有明顯的服務屬性。現在,校外輔導形式從大班課為主,到小班課、小組課、一對一為主,正是教育消費升級的具體體現。但是,教學形式的變化並非就是“新消費”。比照新消費的定義——倡導明確的消費主張和完整的消費理念,只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追求更高品質,教育行業勢必需要從根本上進行更新換代。

“用科技推動教育進步。”這成為許多大型教育企業的共識。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的應用,教育領域迎來前所未有的變化。然而,教育並非某一項“黑科技”就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更多“懂教育”的從業者與科技進行高度融合,讓“逆荷爾蒙”的中小學學習行為通過因材施教而幫助每個學習者的成長。因而,如何將“用科技”與教育、教學相融合,才是新消費時代教育升級的必然要求。

總之,面對校外輔導的綜合整治,教育培訓依然是解決教育資源的有限供給和分配不均與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教育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間矛盾的重要手段。未來校外輔導市場的發展,必然是支持與規範並舉、鼓勵與約束並行、發展與治理並重。

在這種大背景下,各類教育培訓機構迴歸教育本質、實現教育升級勢在必行。其實,這也順應了“拒絕套路性的福利和權益,更加註重產品和服務本質”新消費需求。

-- END --

關於數據年鑑專家解讀:

我們邀請了教育培訓行業39位專家及意見領袖對《2017-2018培訓教育數據年鑑》中的數據進行文字解讀,對於行業現狀以及未來趨勢做出預測,在單純呈現圖表和數據基礎上加入了量化之外的分析與研判內容,相信這39位行業專家的專業解析,會使各位機構創始人及校長對報告有更直觀深刻的印象,同時將分析方法論運用到自己的企業當中。

同時,如果您是教育行業大咖,想要對教育行業發展提出建議或者批判研讀,歡迎後臺留言,我們會派專人和您取得聯繫,將您的觀點反饋給更多的讀者和教育人!

智来名家观点论|九宫八卦 郑勇:专项整治与新消费需求,促使K12领域教育服务产品升级换代

感謝各位鼎力支持

《數據年鑑》預售通道全面開啟

智来名家观点论|九宫八卦 郑勇:专项整治与新消费需求,促使K12领域教育服务产品升级换代

只有與你的數據相結合

這裡的數據才有了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