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起兵誅殺奸臣和妖后,豈料被父皇砍頭用來祭奠亂黨

武則天14歲時,被唐太宗李世民納入宮中,立為妃嬪。李世民死後,武則天又被繼位的唐高宗李治納入宮中,最後當了皇后。李治久病不愈,武則天代為處理政事,從此在朝中建立了和皇帝一般的威望和勢力。武則天野心勃勃,謀奪唐朝社稷。在李治死後,她廢去兒子唐中宗李顯的皇位,臨朝稱制,最終稱帝,改國號為周。

大唐太子起兵誅殺奸臣和妖后,豈料被父皇砍頭用來祭奠亂黨

武則天晚年寵愛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並以二人為耳目,監視朝廷動靜。神龍元年,宰相張柬之聯合禁軍將領發動宮變將二張捕殺,要求武則天傳位給太子李顯,是為“神龍政變”。李顯再度當了皇帝,復辟了唐朝。

當初唐中宗李顯為了鞏固地位,於是和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聯姻,將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武承嗣、武三思的兒子。武則天死後,武家兄弟並未得到清算,他們既是李顯的姑表兄弟,又是兒女親家,勢力不減反增。

武三思和唐中宗李顯的妃子上官婉兒以及韋皇后有染,有時當著李顯的面與韋皇后調情,而李顯竟然毫不介意,甚至陪著一塊玩。武三思素有當皇帝的夢想,韋后也有效仿武則天當女皇的想法,二人勾搭成奸,黨同伐異,形成一股左右朝政的勢力,意欲圖謀不軌。

大唐太子起兵誅殺奸臣和妖后,豈料被父皇砍頭用來祭奠亂黨

唐中宗李顯的太子李重俊,聰明果斷,卻又輕浮任性。李重俊不是韋皇后所生,被武三思及韋后的忌憚。二人合謀廢去李重俊太子之位,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安樂公主是韋后的親生女兒,也是武三思的兒媳,如果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就相當於把江山送給武家。李顯儘管昏庸荒唐,但對這一點還是很清楚,拒絕廢黜太子。

太子李重俊常常被武三思、韋后一黨的讒毀,心中非常怨恨。他決定先發制人,聯合左金吾大將軍李千里、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右羽林將軍李思衝以及李承況、獨孤禕之、沙吒忠義等人,矯詔發兵,殺掉了武三思父子及黨羽十多人。然後,李重俊命令王千里分兵守宮城諸門,他親自率兵入宮,搜捕韋后、安樂公主以及上官婉兒。

大唐太子起兵誅殺奸臣和妖后,豈料被父皇砍頭用來祭奠亂黨

韋后及安樂公主聽聞宮變後,心中萬分驚懼,於是拉著唐中宗李顯匆匆來到玄武門,召來左羽林將軍劉仁景等人在城樓下列陣防守。

不久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率兵趕來,想要衝進玄武門,但被守衛阻攔。唐中宗李顯在城樓扶著欄杆伸頭朝下面喊話:“你們都是朕的衛兵,為何犯上作亂?如果你們能夠歸順,斬殺李多祚等人,朕保你們榮華富貴!”於是有士兵倒戈,斬殺李多祚及李承況、獨孤禕之、沙吒忠義等於樓下,其餘士兵潰逃。

大唐太子起兵誅殺奸臣和妖后,豈料被父皇砍頭用來祭奠亂黨

太子李重俊得知宮變失敗,便率領屬下百餘騎兵急忙出宮,打算逃入終南山。唐中宗李顯派出騎兵前去追殺。李重俊逃亡途中,騎兵逐漸離開,只有幾個家奴跟隨。黃昏時分,李重俊在林中休息,被隨從所殺。

唐中宗李顯命人將太子李重俊的頭顱砍下,獻於太廟,並以此祭奠奸臣武三思父子,告慰亡靈。

唐中宗李顯昏庸至極,破壞了太子剷除奸臣亂黨的計劃。其後,他被韋后以及安樂公主合謀毒殺,也算是自食惡果。

史書參考:《舊唐書·列傳第三十六》

流年簷下雨,浮世階上苔。簷雨墜珠,轉瞬流年千秋。階苔行蟻,方寸浮世萬象。我是作者簷雨階苔,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