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到底學的是什麼?家長們必看,少讓孩子走彎路!

學英語到底學的是什麼?家長們必看,少讓孩子走彎路!

學英語到底學的是什麼?家長們必看,少讓孩子走彎路!

1

學英文不是背單詞,會一萬個單詞也不說明問題;學英文是真正懂得對方的表達,要在語境中去學。

在國外度假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在那裡工作和生活的華人,有很多也是大學畢業之後過去的。

一名在國外工作的工程師分享了自己的英語學習歷程。他說,“在國內的時候,我們很少專門學語言,我的方法就是用最笨的方法,背字典,整本地背”。

“那,有用嗎?”

“專業的詞彙,因為工作中總是使用,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來這裡十幾年了,依然是我說的人家聽不懂,人家說的我也聽不懂!”

他接著說,“我的英文,說起來真的是慚愧,不過啊,我的兒子,在這裡上的是法語學校,他在國內一句法語都不會,我剛開始還犯愁呢,結果呢,幾個月後一口流利的法語,我是一句都聽不懂啊!”

無獨有偶,我們也發現,幾乎每次在國外,都會把很多已經認識的單詞,重新認識一遍。也就是說,每個單詞都認識,但組合在一起,其實根本弄不明白這句話的真正的含義。

所以呢,我們學習語言,絕對不是背單詞,掌握多少的詞彙量,而是要在語境中去學習,讓語言表達它本來的,也是真實的含義。

學英語到底學的是什麼?家長們必看,少讓孩子走彎路!

每次在國外度假的時候,英語都會飛速的提高;回國之後,也會很快地減弱。這裡面,“環境”是最大的因素。

2

學英文不是用來考試的,考試成績不代表語言能力;語言是拿來用的,達到目的的語言就是好的語言。

我們有一種英文,叫做“應試英文”。

應試英文有什麼特徵呢?

一,能看不能說。看著單詞出現在紙上、屏幕上,還能弄懂是什麼意思,但張不了口,哪怕四六級都過了,也說不出來。

二,跟時代脫節。用的詞彙、句型、語言案例,大多是很多年前的語境,甚至連英文的名字都已經是過時的。

三,太多語法的學習。學習的很多英語的知識,包括語法、句式、時態等等,但都是死知識,很少學習真正拿來使用的英文。

四,學的快忘的更快。為了應付考試,突擊進行復習,結果呢,考試一旦完了,腦子也就放空了,學的那些東西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那麼,我們來看看,不應試的英文是什麼樣兒的。

每次出國之前,關於語言,一般要做兩個準備。

第一個準備,是用一個小記事本,把整個旅程用英文寫下來。主要是航班的信息、酒店的地址、要去的地方的名稱、地鐵的站點、想品嚐的美食……有了這個,無論是查閱還是問路,都可以暢通一些。

第二個準備,是在心裡的準備,把自己的職業、愛好,曾經去過的旅行地,遇到的好玩的事情等等,用簡單的英語組織一下。這是為了更深入一點兒的交流,能夠讓別人更多地瞭解自己,也能夠營造自己的語境。

之前旅遊,看到兩個人在熱火朝天地聊天,聊工作、生活、旅行經歷,很多人以為他們的英語很好,其實他倆一個是法國人、一個是中國人!他們用英文加上表情和肢體語言,也達到了彼此能夠明白,而且還能夠有很多細節的交流。

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感慨,如果我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能夠更多地強調去應用,而不是應試,我想很多人都會很有興趣地去學習,也會學得很快很好的!

學英語到底學的是什麼?家長們必看,少讓孩子走彎路!

學習英文,不僅是學會一種語言,還有背後的文化、傳統、歷史、習俗、生活習慣、思維方式。

3

中國的孩子學英文,到底是要學些什麼?

很多人都樂觀地表示,科技這麼的發達,以後就靠機器翻譯就行了,還花費那麼多的時間精力去學習外語幹什麼?

其實,還真不是這麼回事兒。

就單個單詞的翻譯來說,我們99.99%的人都比不過電子詞典。但是,我們要弄懂一篇文章的意義,要懂得說話的人的真實的意圖,這個是機器所無法代替的。

別說機器了,就算是同樣說英語的、生活在一個城市的、但關注的領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兩個人,互相說的話都有可能聽不懂。

學英語到底學的是什麼?家長們必看,少讓孩子走彎路!

這是美劇《摩登家庭》裡的一個場景,兩代人因為文化背景不同,雖然同樣說的是英語,卻雞同鴨講。

所以,語言可不是僅僅是單詞的組合那麼簡單,還有背後的文化、社會、歷史等等的背景。我們學習語言,是通過新的文字,去打開一扇新的大門,去了解一個新的世界。

那麼,我們學習英文,到底為了什麼呢?

一,知識的擴展。

每種語言都會承載不同的文化和知識,我們學習語言,就和我們去旅行一樣,看到不同的人、建築、生活方式、文化傳統,從而讓自己的知識體系得到更好的更新和充實。

二,深入的溝通。

同樣一個領域內的人,如果想有深入的溝通,必須藉助一個大家都掌握的很好的語言。如果藉助翻譯,大多都只能是信息層面的交流,很難有有價值的真正的深入的溝通。

三,情感的表達。

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除了有信息、知識、觀點的交流之外,還需要有情感上的表達。這個時候,需要有很多生動的、有趣的、微妙的語言來充當情感的橋樑。

四、機會的把握。

有真實的世界裡,我們會遇到需要一個契機,去推動某個事情進行情況。往往,就是一句話,就可以和某人成為朋友,就可以打開對方的心扉,就可以取得對方的信任,就可以贏得支持。

以上的這些,是需要每個人,實實在在地去學習真正的、全面的英文。這會讓我們掌握另一種語言的思維,以及打開這種語言所代表的一個世界。

4

中國的孩子學英文,到底應該怎樣學?

毫無疑問,很多家庭很早就意識到學習英文的重要性,也下手很早。

一般大致有兩種類型,

第一種,是單向輸入型,第二種,是雙向交流型。

什麼是單向輸入型呢?就是用各種的形式,讓孩子聽到英文、看到英文、感受到英文。最為常用的方式,大致有幾種:

一、磨耳朵。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聽原聲的英文兒歌,讓孩子熟悉英文的發音,就算孩子不明白含義也沒有關係,關鍵是對聽力的培養。

二、認卡片。

在孩子可以認字了,就在實際的物品上,如電視機、桌子、椅子、碗等等東西上貼上英文卡片,或者,和孩子玩兒一些英文紙牌的遊戲。讓孩子通過真實的物品,學習簡單的詞彙。

二、讀繪本。

可以認字的以後,就給孩子看英文(或中英文)的繪本,讓孩子通過圖畫來掌握簡單的英文詞彙,使孩子在閱讀故事中學習詞彙和語句。

三、看視頻。

讓孩子看原版的兒童電影,先看帶字幕的,再看沒有字幕的,讓孩子習慣英文在用的時候是什麼樣的,而且,還可以瞭解西方的文化和生活。

什麼又是雙向交流型的呢?就是儘量營造獨有的空間,讓孩子可以有互動交流的英文學習。最為常用的方式,大致有幾種:

一、外教課。

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英文學習,很多的學校都會有外教課程,外教一般都會和孩子有很多的互動。當然了,更多的是一些培訓機構的線上外教課程,比如GoGoTalk青少外教,足不出戶讓孩子與外教輕鬆互動。

二、家教課。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互動交流,可以請外教來家裡上課,可以保證孩子能夠得到充分的關注,當然了,價格就會貴很多。

三、興趣班。

有一些運動、藝術類的興趣班,會採用英文的環境,讓孩子在學習運動和藝術的時候,只能使用英文。這樣的話,等於是一舉兩得。

四、保姆。

有一些家庭,從香港那裡得到的啟發,會請講英文的菲律賓保姆,俗稱菲傭。好處是不用專門上課,孩子就可以在生活中學英文,缺點就是孩子不能聊更深入的話題,不能有更好的見識。

五、夏令營。

現在,送孩子去國外的夏令營是一種很流行的做法,甚至,還可以在當地的學校進行插班學習。這樣,孩子能夠真正地融入到當地生活中去。不過,往往一回國英文就又生疏了。

六、家長。

當然了,也有一些家長本身英語就很好的,可以和孩子進行英語的交流和學習的,那麼,以上的這些都不成問題了。不過,既有水平還有時間的家長,畢竟為數很少。

綜上所述,我們的孩子怎樣學英文,的確是個很大的難題。

學英語到底學的是什麼?家長們必看,少讓孩子走彎路!

科技可以帶來創新。互聯網讓人們可以讓地球兩端的人,在同一個時刻進行交談,這是學習語言最好的方式。

總之,孩子學習英語到底是學什麼,要怎麼學,家長心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清醒認識,這樣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的英語啟蒙,讓孩子少走彎路!

詳情關注:中國狀元學習力講師團(北大清華教育資源講師團)

學英語到底學的是什麼?家長們必看,少讓孩子走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