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農民以前交的「公糧」可以轉化爲社保嗎?爲什麼?

aliangcn


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就看政府願意不願意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要想實現農村社保和城鎮人口社保同等待遇,幾乎是沒有可能的。

雖然我國廣大農民群眾為國家建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功效,當年很多人哪怕是自家餓著肚子吃不飽飯還要按時足額的繳納農業稅,排著隊交公糧。

作為一個在農村有些二十多年的生活經歷的人來說,每年夏收以後在鎮上的糧管所門口排隊交公糧是兒時的記憶之一。2006年我國全面取消了農業稅的徵收,遭遇幾千年的農業稅徹底成為了歷史,現在回想一下,我至少已經有13年沒有隨家人一起在家鄉的糧管所門口排隊交糧了。

而如今,當年身先士卒響應國家政策,繳納公糧的那些人已經老去,可正是需要社會福利的幫扶的時候,他們卻發現自己其實是很無助的。那麼,為何當年的公糧不可以轉化為今天的社保呢?

個人以為,還是當年繳納的那些農業稅量不夠,不足以支撐目前我國為所有的農民承擔其社保服務。

幾十年前,糧食價格並不高,每年繳納總產量的百分之十幾雖然對於農民來說彷彿是割肉一般心疼,但實際價格並不算多,即便是延續至今,也無法創造太多的價值。說簡單點就是當年的農業稅其實金額並不算太大,用那點稅金在幾十年後還要為農民發放社保,杯水車薪。


另外,我國目前的社保資金一直比較緊張,國家暫且不會對農民實施和城鎮居民通等標準的社保覆蓋,否則的話,社保資金虧空或許會更加嚴重。

大家可能不知道,從上個月開始,普通職工的社保金繳納金額較以前提高了百分之5左右。

我們的社保金都讓誰用了?😂


糧油市場報


我是種地的農民,感覺應該把從前的農業稅轉為社保,提高農民的養老金。

企事業單位離退人員可以領到退休金和養老金,是因為他們在工作期間為國/家建設做出了貢獻,並且按貢獻大小(職位高低)所領到的錢也不相同。根據本地(座標:山東/泰/安)情況,一般在2000(工人)~6000(幹部和教師)元之間。

農民也許沒給國/家做出過“貢獻”,既無編制也無職位,養老金髮放相對“公平”,從前幾年的55元到現在的110元,也就是說大約20--60個農民的養老金才抵得上一個做出過“貢獻”的人。

農民果真沒有做出過貢獻嗎?

且不說戰/爭時期“母送子,妻送郎”,根據地農民把身家性命都獻給了革/命事業,陳/毅元帥曾動情地說過“淮/海/戰/役的勝利是山東民用扁擔挑出來的、用小車推出來的”。

只說新/中/國/建/政後農民對國/家做得這些算不算“貢獻”呢!

【1】交公糧——皇糧國稅的徵繳歷來顯得天經地義,但我記憶中(1984年至2005年)的交公糧有兩個名字,叫做自願交售“餘糧”和“愛/國/糧”,前者的字面解釋應該是農民足額留下自用部分多餘的糧食,後者則被賦予了政/治意義,而“自願”這兩個字就像紅燒牛肉麵的“牛肉”一樣——都是強制徵收,當時的情況大約是這樣:本地農民人均耕地約0.8畝,小麥玉米為主,產量均600~800斤,也就是說每個農民兩季的糧食收成約800~1000斤,農資成本大約佔產量的一半,純收入只有400~500斤,而每個人的定額則為170斤~200斤左右,當時小麥市場價格0.3元,玉米0.2元,徵收公糧價格分別是0.165~0.18元和0.08~0.085元——價格遠遠低於價值,亦即農產品剪刀差,這差距部分算不算“貢獻”呢?交售的公糧必須曬乾揚淨,待糧站檢驗合格方可,返工重曬兩三次的司空見慣,賣完“餘糧”的農民拿著糧站開出的白條交回村裡,連買一根冰棍兒都捨不得,因為那白條被扣完農業稅和三提五統後(各項雜捐雜費)所剩無幾,價格高的剩餘十幾二十幾元還要準備買化肥和供孩子學費,有的還不夠扣的——每個鄉鎮都有專門催繳稅費的聯防隊員,不能及時交完的捱打挨罰更是家常便飯。交完“餘糧”,農民則以少量的小麥、玉米和地瓜填飽肚子。

【2】交愛/國/棉——本地不是棉花主產區,卻有交售愛/國/棉任務,有的農戶在路邊崖頭開些荒地種棉花,多數人只能花1.6元/斤買回棉花,再按1.3元/斤賣給棉站。

【3】出義務工——每年冬春兩季,農民都要出義務工去外地修水庫、修堤壩、修公路、整平土地,而這些除了管吃飯,勞動都是無償的,這些勞役算不算“貢獻”呢?

【4】有工傷,為何沒有農傷——每年農忙時節,因機器、農具的使用受傷的和農藥中毒的事故幾乎每村都有,有的甚至不治身亡,卻從來沒聽說有誰像工人在工作中受傷得到及時的救治和補償。



慧哥說事


在此我呼籲,提高農民養老金,刻不容緩!

交公糧的這批人,現在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了。

但是,很遺憾,現在的新農合每月只有90元(座標河南),年紀大會提高,最高也就兩三百一個月。
也有大病保險,但是算下來報銷不到一半。
他們交公糧和農業稅,已經將近30年了。
我記得小時,家裡糧食收完弄乾淨,先交公糧,要交好幾百斤。那時候農民種地根本無法養家餬口,都要出去打工,比如蓋房,做建築工等。上學交學費都要跑出去借錢。
如今,父母也退休了,還要養爺爺奶奶,自己退休金都不夠養活自己的。如果不是爺爺有點退休金,家裡生活壓力肯定要壓到我身上。
幸虧爺爺當年多讀了幾年書,成為了一名教師,不然,我估計現在我和弟弟都別想買商品房了。
但是我知道,未來父母的養老,只能由我們承擔了。而我們,還要承擔買房的重壓。
交了三十年的公糧,為何不能把退休金再提高點?城鄉差距太大了吧。
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在此我呼籲,提高農民養老金,刻不容緩!
每天堅持原創,已經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內容對您有幫助,也希望各位能夠給些鼓勵,關注,點贊,留言都可以!感謝讀者,感謝粉絲的長久陪伴!

趙冰峰


為什麼不可以呢?

交公糧那一代人,都已經快要退休或者退休了吧。他們出生在五六十年代,那時候物資匱乏,從小他們就無償的響應國家的號召,打土豪分田地,從新做了時代的主人!在哪個連自己都吃不飽飯的年代,他們為了城裡人可以吃飯,為了國家!就把家裡最好的糧食上繳給國家,或許你會說城裡人,從來沒免費吃過農村人的糧食,可是這麼多年國家一直調控著糧食價格,就是為了不生產糧食的城裡人可以心不慌。


現在他們老了,歲月染白了他們的黑髮,他們再也不是那個打土豪分田地的英俊小夥子了,也不是那個繡花做鞋的小姑娘。他們把最美好的時光,最美好勞動無償獻給了國家好多年,為了國家的需要,自己種的糧食,哪怕自己沒吃一口,也要送給國家。哪怕洪水淹沒了他們的家園,也要想辦法繼續交公糧。

現在他們老了,是不是真的考慮過他們的餘生呢!他們是不是還要再為國家節約,節約社保局的開支,節約國家的錢,國家需要她們的時候,他們總會第一個無償支援,現在他們也需要國家呀!

難道這麼多付出還不能換來一點微薄的社保嗎?


農村早報


有關農民以前交的公糧能否轉化為養老保險話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農民能否享受與城裡人一樣的養老待遇,這個問題有點沉重。

中國農民,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革命就作出了巨大貢獻與犧牲,從中共根據地建立起,中國農民無償的供應中共黨政軍的物資供給,抗戰時期亦是如此,特別是三年解放戰爭中,是中國農民用小推車推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還是中國農民在自己缺衣少吃的情況下,主動響應國家號召,擔起了供養全國人民口糧的任務,一直到1978年,這並不象宗元三農堂先生所說的繳納的農業稅,而是國家的任務,1978年至2006年時間,即農村分田到戶到2006年1月1日國家取消農業稅時間,農民先由交糧繼由交現金即農業稅。中國農民不但無償向國家交糧,還無償承擔了挑河治水,建水庫等國家基建任務。

需要申明的是,我國企業和農村在1978年以前沒有稅金一說,是按一定比例收益上交國庫的。農民由1978年一直到2006年一直在交農業稅。

城市職工1986年試行繳納養老保險,2011年國家規定企業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

城市職工1986年參加工作的工齡視為繳納養老保險,直至年滿15年即可退休。

綜上所述,城市1986年前參加工作的,

職工,能享受退休待遇,1978年前已上交公糧滿15年的農民有什麼理由不能享受退休待遇!


江蘇寶之林科技


看了回答感覺有99%的人同意給農民伍佰元以上的養老金,以現在的物價,每年六千元,也是不敢生病住院哪,交完了水電費,能混個溫飽?農民的要求真是太低了,可這麼低微的願望也實現不了,因為他們真沒幾年活頭了,估計此生是看不見那一天了!也許有人說,他們手裡有地,那是一筆資產,可在我們這裡,地白給都沒人種,七老八十的農民有幾個能拿動鍁鋤上山的?地還不是就只能撂荒了?想一想農村老人的晚年生活,真是不寒而慄呀!唯一遮風避雨的老宅,因年歲久遠缺少維護值不了幾個錢不說,不到閉上眼的那天,你能先處理了?住哪?

老來難,老來難,農村的老人尤其難!願有同情心的有識之士,多給鄉下的父老鄉親一些關注吧!他們的要求並不高,能讓他們吃飽肚子就心滿意足了,因為他們已喪失了勞動能力,每月百八十的確實不夠喝稀飯和吃鹹菜的。





黃羽飛雲超













農民以前交的“公糧”,可以轉為社保嗎?:

4050和60的農民,在農業生產、農村建設等方面,在支援工業發展、城市建設等方面,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為國家做出了貢獻和犧牲,理應得到關注與補償、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20多年以來,國家對“三農”給予了很大政策傾斜與惠顧,特別是意新一輪土地政策,使土地成為農民的家庭財產與可置換的資本!

一:

將交“公糧”的時間與交“社保”置換,可以轉變成另外一種補償方式:

①:時間太長、工作量太大,太複雜、實在是無法實現;

②:國家的建設、每個公民都有義務與責任,不能太過於計較;那些為解放全中國而犧性的英雄、烈士怎麼補償,誰能賠償他們的性命?;

③:這些年、國家已經給“三農”不少補貼與補償!所以、你的提議不可取!

二:怎樣更進一步補償、救助農村4050和60的農村老人(人員)?:

①:本人在前不久的一篇文章中、己經提出:4050老年農民每人每月給予300元一一500元的生活費補貼(直接到個人帳戶),

②:60年代出生的農民(1978年已成年的農民)買養老保險時、國家財政給20%一30%的資金補貼(直接到個人養老保險資金帳戶);

③:國家已出臺策:農村養老保險、可用土地、房屋及財產做抵壓、然後用貸款的資金買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④:農村“新農合”將去銷,併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農民買城鄉居民保險,國家、地方政府和村組將補貼25%一一35%的資金,直接打入買保人員的養老保險帳戶!這可對“三農”的最大利好!


海海147035523


農村農民萬歲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已經快60歲了,看到的是農村老人60歲後,每月領到的是七十多快錢的保險金,真是有點心酸。要說農民交的公糧可以轉化為社保,我只能說,在七十年代出生的每一個公民,都參加了社會主人建設,為國家作出了貢獻,到60歲後,都應該和城市工人一樣發放退休金。跟本不需要繁瑣的手續。

中國要是相俄羅斯哪麼強大,出生的孩子由國家撫養。中國能相朝鮮哪麼偉大,農民的住房由國家分配。中國能相印度哪麼富強,醫療費全免。



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而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富國強民。也就沒有強大的資本為農民買單。我所提出的是,中國不能繼續進回外國的糧食,進口過來的糧食不是不發芽,就是轉基因,在這樣下去的話,中國的出生率基本為零,農村有句俗話,叫灘小便宜吃大虧。


什麼叫無公害食品,都是虛假的廣告,只有讓農民富起來,統一放放種子,減少化肥用量,在農村徹底杜絕農藥用在農業生產上。按需發放在農民手中,我想是每個中國人都會稱讚。

更是老百姓費解的是,在農村低保戶,貧困戶的救助資金,那麼多的蒼蠅在寢室,為何一直髮放,而老百姓的退休金遲遲得不到解決。


農村農民萬歲


完全可以。當年畝產夏季三百斤,交一百二多斤。秋季四百斤交近二百斤。加上農建工程用糧,牲口料用糧,幹部下鄉吃飯用糧,忠子糧,戰備糧等等。農民實分二百多斤了原糧,棉油肉分斤分兩,不說了。好苦。一切都是為國,為城裡人。現在吃國糧領退脩金,城裡人吃高補金。今日說到農民的話算有良心。謝謝:


用戶1018636257381


中國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發展到今天現代化的中國,廣大農民是起了決定性作用的。

50年代,60年代的農民是交公糧的主力軍。他們辛辛苦苦手朝黃土背朝天,用簡單的耕做方式,養活著數億中國人民。他們留的口糧連自己有時都吃不飽。他們只講奉獻,不講回報。很值得現代人學習。

現在他們老了,幹不動了,也需要社會的照固,扶持。他們也需要生活,也需要吃飯,也需要看病。

國家給與一老一小的政策可能也包括他們,但是有的地區有,有的地區不一定有。既便有還是很低的,需要很大的提高。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願言,是他們時刻在為社會招想。國家就更應該重視他們。他們是我們社會主義中國建設發展的功臣。

公糧轉為社保是可行的。那只是措詞而己。我相信祖國不會忘記各行各業為祖國建設做出貢獻的人們,更不會忘記廣大的農民。會逐步提高農民的養老水平,生活會越來越好,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