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找不到您在哪兒,長大了爲您的職業驕傲!我的媽媽是醫生!

小時候找不到您在哪兒,長大了為您的職業驕傲!我的媽媽是醫生!

小時候,媽媽是全世界,

大大溫暖的手,輕聲細語的睡前故事,

會做一桌可口的飯,身上有好聞的肥皂味。

但,對於有些人來說,媽媽是個奢侈的詞,

溫暖的手給了別人,

睡前故事換了別人的健康,

身上總有股消毒水的味道!

別人是患者,

媽媽是醫生!

但是,長大後!

Ta們卻為長期缺席的媽媽驕傲!


我的母親是醫生

小時候找不到您在哪兒,長大了為您的職業驕傲!我的媽媽是醫生!

我寫下這個標題,心中不禁五味雜陳。我的母親是醫生,她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醫生,是浙大一院呼吸內科主任周建英教授。我寫下這些文字,心中浮現的沒有母親給我輔導作業的影子,也沒有母親帶我到遊樂場的情景。我腦海中縈繞不去的,是小的時候母親帶我去病房查房的情景,是母親在半夜接到電話去醫院搶救病人的身影,是每天早上起來母親留著的一張張便條,是母親手機裡那一張張病人的CT資料,是母親那總是匆匆忙忙的步伐……

小時候找不到您在哪兒,長大了為您的職業驕傲!我的媽媽是醫生!

寫著寫著,思緒飄得越來越遠,年華不僅讓母親從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邁入白髮蒼蒼的老年,也讓我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變成了一個三口之家的家長,而中間唯一不變的,是母親對醫學事業的執著探索;是母親教會我的對事業和人生的擔當;是母親對父親,對家的深沉的愛。生活是一條不斷流淌的河流,磨礪著每個人的思想和靈魂,在歲月的沙灘上,是那些我們無法忘卻和割捨的點點滴滴,那些時刻,看似遠去,但是他們永遠不會真的離去,正是那些時刻,改變著那天的我們,影響著之後每一天的我們,塑造了今天的我們。

2003年4月24日,對於別人那是一個平常的日子,但對於我,是這輩子永遠不能忘記的。那年我上高三,繁重的學習中,有時難免迷茫。那一年,“非典”一夜之間肆虐中華大地,全國各地傳來非典病人和治療非典的醫生死亡的噩耗,大街小巷都瀰漫著恐怖的氣氛,一聲不經意的咳嗽都能讓別人躲得遠遠地。母親作為呼吸科主任,每天都可能接觸這樣的病人。說實話,我和父親都非常擔心,但母親告訴我,絕大部分呼吸道病人都不是傳染病患者,讓我們儘管放心。可是就在4月24日那天,我放學回家,始終沒有等到母親出現在家裡,而且父親也不在家裡。我平常對於她的晚歸,已經習以為常,但那天,卻有些心神不定。終於等到父親疲憊的身影出現在家裡,我才知道,

母親作為浙江省非典防治的專家去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會診,卻接到了立即進駐非典隔離病房的命令。母親沒有猶豫就答應了,甚至都沒有回家收拾行李。父親接到電話趕回家,含著淚替母親收拾好行裝轉送到隔離病房。我“哇”的一聲哭了,裡面有高三學習壓力帶來的委屈,對她果斷進入隔離病房的不理解,更多的是對她生命安全的擔心。兩天後,母親的信從隔離病房傳到了我的手中——“兒子,我知道媽媽這麼做最對不起的是你和爸爸。但是,媽媽作為醫生,尤其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面對疾病就像戰士面對戰爭,絕對沒有任何退卻的理由。我們每個人在這個社會中,都有著自己的責任和擔當,現在,媽媽最重要的責任是和病魔作鬥爭,你的責任是刻苦學習……媽媽在病房裡會小心照顧自己,有些道理,你長大後會慢慢懂得…….”是的,作為母親唯一的兒子,我本能地站在她這一邊,我關心著報紙上關於非典隔離病房的一點點消息,我加倍努力地學習,我不再跟父親鬧脾氣,我的母親在隔離病房隨時冒著生命危險,我怎能辜負母親對我的期望。所幸,四十幾天之後,母親帶領的感染病專家團隊,終於戰勝了非典,當母親最終走出隔離病房,我感覺自己重新獲得了一個媽媽。母親之後因為抗擊非典,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手”
,但我並不在乎,我只在乎母親平平安安的到了家。那一年,高考破天荒地改到了6月,在母親走出非典隔離病房不久,在母親行動和精神的鼓舞下,我的高考順順利利地走過。曾經的萬頃波濤在我們走過之後卻彷彿波瀾不驚,只是報紙上的舊聞和口口相傳的故事,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到底經歷了什麼,懂得了什麼。

小時候找不到您在哪兒,長大了為您的職業驕傲!我的媽媽是醫生!

(2003抗擊非典)

我現在回首十五年前的情景,好像就在昨天。而這十五年間,我曾經在悉尼大學求學,期間努力勤工儉學,雖然父母親讓我不要太辛苦。但我理解父親母親的不易,想到母親每天在病房裡辛苦地工作,幾乎是天黑著就出門了,幾乎沒有一天在天亮時回到家裡,我也希望證明自己是有擔當的男子漢,我想這也是母親期待的。我在海外研究生畢業後,有很多海外工作的機會,但母親鼓勵我回國工作,我一點也沒有猶豫,我想這就是言傳身教的結果。回國參加工作之後,和母親的見面機會依然和小時候一樣少,週末母親總是在參加學術會議,有時候我和母親開玩笑:“媽,你這麼有經驗了,還要學習嗎?”母親總是嚴肅地說,醫學進展日新月異,一個團隊的進步,需要每一個人去付出,這樣團隊才能走得更遠。我還是從很多方面瞭解到,母親帶領的浙大一院呼吸內科是全國重點專科,團隊力量在浙江省內首屈一指,在國內名列前茅。對於這些,我有點不以為意,因為她是我的母親,我只在乎她是不是健康,快樂;但我是無比的驕傲,因為這是我的母親,這是她努力的方向。

小時候找不到您在哪兒,長大了為您的職業驕傲!我的媽媽是醫生!

母親確實很忙,忙得照顧不了家裡的細枝末節,但我能感到母親對家無比的熱愛。母親和父親結婚三十多年了,我從來沒有見他們紅過臉,難得有時間,她總是會多做一點家務。父親總是說和母親結婚的時候條件非常差,母親在生活條件上毫不苛求。她心裡時常記掛著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一有時間就去看望他們,幫他們做做家務,陪他們聊聊天。他們身體上有任何病痛,她都親自抽時間去陪護,哪怕是遠道出差回來,也要第一時間去看望長輩。父親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但是母親和姑姑嬸嬸的關係就是像姐妹一樣和睦。她從不計較在大家庭中的付出。她經常掛在嘴邊的是“家和萬事興”,我也在融洽的大家庭中快樂地成長。現在,母親已經成了婆婆,做了奶奶。她對於我們的小家庭更是愛護有加,對我妻子就像女兒一般愛護。但是她放不開的是熱愛的工作,

有時候,我看著她抱著我不到一歲的女兒,電話裡和別人交流著病人的信息和醫學的資料,我就想我女兒會不會一開口講的是醫學的詞語呢!

小時候找不到您在哪兒,長大了為您的職業驕傲!我的媽媽是醫生!

我的母親是醫生!正是這樣的母親,向我詮釋了什麼是真誠的愛;什麼是數十年柔韌的堅持,什麼是勇挑責任的脊樑,什麼是對事業執著的追求……我更懂得,我的母親只是千千萬萬醫務工作者的一個縮影,在中國的衛生事業中,有無數像母親一樣的人,在我們祖國的每一個角落,默默地散發著自己的光和熱,為了人民的健康無私奉獻。

別人都覺得我有個“假媽媽”,

我也覺得我的媽媽可能是假的,

但對患者來說,

我的媽媽是真實存在的,

那就好!


我的媽媽是醫生

小時候找不到您在哪兒,長大了為您的職業驕傲!我的媽媽是醫生!

在家中,常常被提起的一個話題便是老媽何時回家。自打記事起,媽媽的準時下班總是能夠引起我和老爸的驚奇。不僅僅是由於媽媽總是在醫院中忙到深夜,也是因為即便是在節假日,能夠見到媽媽的身影也是一件難得事情。有次,朋友見到我與爸爸一起慶生,驚訝地問道:“你媽媽真的存在麼?我甚至懷疑會不會是你在騙我們。”媽媽在記憶中便是這樣一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存在。

自然,老媽的神隱也時常引起我和爸爸的不滿。即使是在家,媽媽也放心不下病人的病情。家庭餐桌上的話題,也多是被媽媽接連不斷的電話鈴聲打斷。我也多次問媽媽,為啥你有這麼多的事情,為啥你總是不能早點回家,而媽媽則是總以患者的病情很嚴重作為回應。

小時候找不到您在哪兒,長大了為您的職業驕傲!我的媽媽是醫生!

作為外行的我,當然不能理解患者的病情究竟嚴重到何種地步,但是也經常看到媽媽在晚飯後前往醫院會診,以至於凌晨才返回家中,而翌日的早晨八點,又準時出現在病房中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如此努力和用心,當然會有所收穫。每當危重病人在媽媽的治療之下逐漸好轉,也能聽到媽媽在飯桌上略帶驕傲地談起在她的判斷有多麼地精確,治療方案多麼地有效。這時作為外行的我,才能理解媽媽對患者病情的翻雲覆雨、力挽狂瀾的能力是多麼重要!才能體會媽媽舍小家幫大家的意義。也因而分外珍惜每次和媽媽相聚的時間,幫媽媽盛一碗飯,替媽媽倒一杯水!

然而,血液病的兇險,個體的差異,送診的時間,等等因素結合,便是華佗在世,也總有不幸發生。雖然很少談起那些逝去的生命,但是我仍然能從媽媽的嘆息中感受到媽媽對那些病人的惋惜與遺憾。可隨之而來的,便是由於近年來逐漸緊張的醫患關係而產生的對媽媽的擔心。而媽媽總是自信地笑著說:“你放心好了,我能夠妥善處理的。”

小時候找不到您在哪兒,長大了為您的職業驕傲!我的媽媽是醫生!

小時候找不到您在哪兒,長大了為您的職業驕傲!我的媽媽是醫生!

(學生們給金潔教授準備生日驚喜)

而作為好奇寶寶的我也會問問媽媽,醫患關係是否真的如新聞報道般勢如水火。“只要我們儘量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和思考,多多傾聽患者的聲音,給予患者鼓勵和關心,細心為患者講解醫學原理,踐行希波克拉底的誓言,大部分的病人都是能夠理解和寬容我們的。我想古人說的醫者父母心便是如此了吧。”

媽媽注視著我,認真地說道。

小時候找不到您在哪兒,長大了為您的職業驕傲!我的媽媽是醫生!

是啊,醫者父母心不僅是說對待患者要像對待兒女一般平等相待,幫助他們早日康復,更應該是在他們痛苦時給予安慰鼓勵。即便是在現代醫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也並非所有的疾病都能被治好,正如特魯多醫生的名言一般,醫生能做到的不過是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若是醫生能多傾聽患者的聲音,而病人則能對醫生多一份信任,那麼在可期的將來,醫患矛盾也將被送入故紙堆中吧。

小時候找不到您在哪兒,長大了為您的職業驕傲!我的媽媽是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