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電影說的「四大天王」並不是指人物,它們才是主角!

徐克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在豆瓣評分為6.6分,票放4億多,從狄仁傑系列前兩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評分6.4票房3億,《狄仁傑之深度龍王》評分6.5票房6億的成績來看,算是保持了一貫的水準吧,只不過同日上映的《西虹市首富》豆瓣評分為6.7分,相差不大但是這票房嘛,《西虹市首富》目前已經突破16億,差距有些大,而在佔據票房榜第二的位置一週之後,由於新電影的上映,票房排位又下降不少。

狄仁傑電影說的“四大天王”並不是指人物,它們才是主角!

看過《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的網友說,這是一部特效大片,全片特效,劇情一塌糊塗,述說影片的不是,其實提起徐克,首先想動的就是徐克的怪,他那天馬行空的想法,也是他那爐火純青的特效運用,給我們帶來了驚喜。徐克自己也說“特效很容易被模仿和複製,我們最需要的仍是內容。”徐老怪自己也是在向這個方向努力,只不過相對於內容,他更擅長的是特效,所以他的內容是用特效來闡述的。

狄仁傑電影說的“四大天王”並不是指人物,它們才是主角!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在內容上承接《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由狄仁傑獲賜亢龍鐧為引,已和高祖並稱“二聖”卻仍權慾薰心不知滿足的武則天擔心狄仁傑勢大,意欲奪回亢龍鐧;而當年助高祖稱帝卻遭受不公的封魔族也來湊熱鬧,前來複仇。而本次狄仁傑就是要既防著武則天,又要破壞“封魔族”的陰謀。

狄仁傑電影說的“四大天王”並不是指人物,它們才是主角!

影片中徐克揚長避短,將他的天馬行空,再次升級,影片中出現的方術,天王,幻相都有跡可循,集百家為一體,將方術,佛教摻雜起來,甚至還有忍術的影子。

狄仁傑電影說的“四大天王”並不是指人物,它們才是主角!

方術貫穿整部影片,方術在歷史上也卻有存在,它神秘且傳奇,用方術的神秘為影片營造奇幻,懸疑的色彩,為案件添加神秘色彩,再好不過。被武則天請來的四大方士,各有所長,展現不同的方術道法,述說方術之奇,同時符隱派弟子水月的本事還擁有忍術的影子。

狄仁傑電影說的“四大天王”並不是指人物,它們才是主角!

“講經”時的迦樓羅鳥,乃是佛教中的金翅大鵬鳥,在印度神話中是迦葉波和毗那達的兒子,是主神毗溼奴的坐騎。而“封魔族”迷惑百姓的飛天,則是西域飛天和中原飛天形象的融合。

狄仁傑電影說的“四大天王”並不是指人物,它們才是主角!

影片中出現色魚和白猿也有來歷。在印度神話中,毗溼奴的眾多化身中,魚為其一。白猿也源自佛教中的“猴神”哈奴曼,是毗溼奴化身羅摩的忠實護衛,所以影片中的圓測也可算是是毗溼奴的化身。

狄仁傑電影說的“四大天王”並不是指人物,它們才是主角!

當然最不能忽視的還是最後出現的怒目天王。其實,在看到怒目天王的第一眼,感覺是醜,惡,將其理解成阿修羅王也無不可,身如赤火、千眼一頭便是阿修羅王形象的一種。在印度佛教神話中,阿修羅之所以永遠與天神為敵,便是因為他們覺得天神欺騙了自己,這與封魔族的遭遇也很相像。

狄仁傑電影說的“四大天王”並不是指人物,它們才是主角!

不得不說,徐克確實有鬼才,不愧徐老怪之名,在他的影片中真的是“沒有什麼不能放在一起”。只不過這些內容都太抽象,對於許多觀眾而言,看到的只能是一個又一個的特效罷了,再者狄仁傑給人的印象就是“中國第一神探”,影片中的狄仁傑雖是神探,但卻絲毫沒有推理過程,撲朔迷離的案情到了狄仁傑這裡似乎太流暢了些。影片上映前,可是曾說“狄仁傑可能破不了案”的,這讓對狄仁傑破案有期待的觀眾,也不免大失所望。不過,想想片名《狄仁傑之四大天王》而不是《神斷狄仁傑》也就能釋然了。

狄仁傑電影說的“四大天王”並不是指人物,它們才是主角!

看了以上這些,你還認為《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只是特效大片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