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行業10大流言與真相

現在社會網絡發達,什麼事情不懂了,上網百度一下都有答案。關於輪胎的知識也是,但是網上流傳的關於輪胎的一些知識是否當真如此還是車主們的錯誤認識?

輪胎行業10大流言與真相

1、輪胎電商成本低

真相:首先無論是來自第三方平臺的專業輪胎電商,還是大眾平臺的電商,比如天貓,京東等;還是輪胎品牌的自營電商,或者是來自淘寶或阿里的那種有棗沒棗打兩杆子的電商。甚至是手機所謂的微電,就目前來講如果建立真正的商業模式,幾乎沒有盈利的。如果你不信,你開個電商試試。轎車輪胎電商沒有盈利,卡客車輪胎不但沒有盈利而且未來的5年也幾乎不可能盈利。電商的運營成本並不低,而且大多都是在賠錢賺吆喝!

輪胎行業10大流言與真相

2、超過3年的輪胎不能用了

真相:截至到目前位置,就中國輪胎商業網的資訊中心所知,沒有一家國內甚至國外的機構或者是知名的輪胎企業告訴你輪胎超過3年就老化不能用了。輪胎雖然會隨著時間而老化,但是隨著技術的成熟,輪胎的耐候性能非常強,即使安裝到汽車上,如果沒有很惡略的意外(比如化學腐蝕),大部分的輪胎都可以在正常使用很長時間。

有的輪胎企業對輪胎的質保期為3年或5年或更久,但這也並不是說輪胎的保質期只有三年!

輪胎行業10大流言與真相

3、氮氣可以防止爆胎

真相:普通的空氣已經有近80%的氮氣了,所謂的氮氣純度頂多也在90%以上而已。即使理論上能達到100%,也幾乎對輪胎的性能不會有什麼幫助。輪胎內部的空氣質量的確影響力輪胎的性能,但是更多的是空氣的乾燥程度,也就是說乾燥的空氣是輪胎充氣質量的最重要條件。而氮氣的消費更多的是心理因素,當然也不是說氮氣就有什麼害處。

輪胎行業10大流言與真相

4、不三包輪胎很有市場

真相:不三包輪胎以其低廉的價格和靈活的商業政策,在近幾年的輪胎交易中,尤其是卡客車領域佔據了較多的市場。但是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演化和輪胎技術的進步,本身近乎違法的商業運營和產品責任一定會走向終點,然而由於中國市場的複雜程度,大約需要近5年左右的時間來清理這樣的“腫瘤”。

輪胎行業10大流言與真相

5、中國品牌輪胎不如外資品牌

真相:客觀上中國的品牌輪胎和外資品牌的確有一定差距,但是首先中國的輪胎廠能已經連續8年是全球第一,在眾多的輪胎生產廠家中,尤其是國內較知名的輪胎企業產品品牌非常優秀,甚至超過很多外資品牌,尤其是卡客車市場的產品,比如來自中國的知名品牌:玲瓏,雙星,三角,風神,賽輪,正新等都獲得的真正用戶的認可。而且國內的大部分知名輪胎企業其設備精良,選材穩定。而對於乘用車輪胎來講,由於品牌的影響力,短時間還無法被消費者接受,但是從縣城或農村可能有更多的入口。有些跑題了,品牌和渠道的規劃是另外的話題了。

輪胎行業10大流言與真相

6、輪胎的操控性能很重要

真相:對於目前來講,幾乎很少有用戶瞭解什麼是操控性,有哪些指標,到底有什麼用。對與目前市場在售的輪胎來講,操控性能的確有差異,但是這些差異幾乎是在輪胎極限的狀態下才能體現。而對於絕大部分的消費者來講,比如時速120公里的高速,30公里的市區來講幾乎所有的輪胎都滿足所有的要求。並不是說操控性不重要,而是因為輪胎的性能是多向的,如果操控性能過高會隨時更多的其他性能,比如舒適性等。

輪胎行業10大流言與真相

7、輪胎越寬越安全

真相:輪胎的接地面積和形態,包括海陸比已經橡膠配方和花紋都影響著輪胎的安全。更寬的輪胎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橫向的接地面積,會在一定程度上擴大橫向的抓地力,但是由於輪胎更寬,其不均勻性以及輪胎的橫向平順性都將下降。即使輪胎升級通常也是不能隨便增加輪胎的寬度的。而輪胎的安全是個綜合的因素,並不決定於輪胎的寬度。

輪胎行業10大流言與真相

8、做大品牌輪胎好賺錢

真相:輪胎的價格有產品技術因素和商業營銷因素確定,哪種輪胎能賺錢最終取決於用戶的認可。無可否認較大品牌的輪胎有著強勁的品牌支撐和用戶的認可,是獲得輪胎生意的重要入口。但是大品牌往往價格透明,競爭激烈,很難有不錯的利潤,反而是不怎麼有名的輪胎可能有更好的利潤率。

輪胎行業10大流言與真相

9、夏天(或冬天)應該調低(或調高)輪胎氣壓

真相:輪胎的氣壓大體來自於輪胎本身的技術要求,比如標籤或者輪胎胎側的數字;或者來自於汽車廠家的要求。並不來自於那些所謂的“經驗”;原因我們就不展開討論了,有興趣的可以直接發表提問。結論就是幾乎在任何時候維持輪胎/汽車廠家的建議氣壓就足夠了。那些所謂的調高調低建議都是不可靠的。

10》輪胎商業網把這個填空留給大家,還有哪些不靠譜的流言蜚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