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世界隔了一层记忆

你与世界隔了一层记忆

从无尽的渴慕中

里尔克(奥地利)

从无尽的渴慕中生出有限的

行动,象喷泉软弱地升起

又颤栗着迅速地弯下腰去。

可是,在这飞舞的泪珠里,

也展现了平时对我们不出一声的

我们自身那欢乐向上的力。

杨武能 译

你与世界隔了一层记忆

你与世界隔了一层记忆


失眠者博尔赫斯焦灼的模样,透过文字传染给了我,甚至都微弱地感觉到,世界的沙漏永恒的转动,夜晚没有岔路,万事万物的出口沉迷,闪电与雷雨干扰不了蚊子叮咬的频率。

炎热的夏夜,空气拥挤。尼采说孤独是个人的事情,很长时间都想不明白,尼采到底是喟叹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还是因此通晓而疯癫。《快乐的科学》中“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就是你未来的生活”,纠结于此,怕是心魔的开始。

晚唐名将高骈算是英雄与文人气质剪得,夏日午后,想是初夏,因为蔷薇花开的季节,“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空气中浮动的气息,主要是蔷薇的气息,轻风逸动,流淌不已。看样,高骈心情愉悦,通体舒畅,光阴重叠。

唐朝本身就是个诡异的时代,文臣武将建功立业,然后英雄末路,转而虚无缥缈的奢求驻颜有术长生不老,《北梦琐言》、《玉堂闲话》皆有不少篇章,道的精髓,今人求之不得,昔时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做个天上的神仙。终于虚妄于晚唐的诸多人。包括高骈。

你与世界隔了一层记忆

生命的爱欲纷繁如莫迪亚诺小说《沉睡的记忆》,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遇见,重复的遇见,而且只是沉默地在同一条街擦肩而过。这种重复没有时间地点,尽可以把自我代入,莫名的神秘感,从古至今,像今月曾经照古人。

后来瞧白先勇红楼梦讲座的视频,再去读《树犹如此》,生而为人,流年风雨,平淡的语气,白描的文字,其后隐隐的萧索与悲恸,最浓的时光里思念,想想张爱玲的决绝也不过如此,你我皆是局中人。

活得琐碎抑或精彩,几乎全在个体感性。佛讲无常,就是没有定数,盛衰均有结果,有的看得见,有的模糊不清。失明的博尔赫斯除了那些展示的人生真相,或许类似的焦灼中,存在的所谓意义,追求艺术或者文学的慰藉,也未尝不可。

人世皆攘攘,谷川俊太郎诗歌中的感伤,无论何时何地读之,就是俗世我们自身的感伤。抛开诗人的特质,物质中起起伏伏,关于爱,真的能够好好去爱一个人吗?沧海一粟,男女之爱,变相的自我找寻,老矣竹篮打水。

你与世界隔了一层记忆

孤独的里尔克漫游在精神世界里,在他的自言自语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汇是“寂寞”和“爱”。早期的译本基本都是冯至所译,可以说冯至遇见里尔克,迟于他遇见鲁迅、沈伊默,前者的《中国小说史》,后者的唐诗解析,三者潜行默化于冯至的十四行现代诗,只有孤独的里尔克最后成了诗人的精神导师。

比起冯至,作为翻译家的查良铮较为人熟知,早年买过的《普希金抒情诗集》、《雪莱抒情诗选》,《拜伦抒情诗选》、《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等等都是其译作。不过查良铮诗人之名穆旦,恐为文学史湮没。现在看来,穆旦诗中的玄机,超越了现世生活。譬如《诗八首》,充满了爱情的绝望。

绝望也好,至少不会心存侥幸。爱屋及乌,原本可以理解,顾城的诗歌,也算是忠粉,为了莫名其妙的诗歌去洗刷诗人的怪异BT心态,就没有必要了,杀妻伤妻,里尔克同样是孤家寡人,人生原本是《红楼梦》里白茫茫一片的结束,个体的狂欢退而求其次,到底还是孤独的。

就像巴博科夫在文学课堂上对奥斯丁《曼斯菲尔德庄园》的转折,给学生们开列出一长串头晕目眩,书中人物提到的书单,文学的种种,大概如此的隔膜琐碎,各取所需吧。

于是,人人沿着自己不断废弃的过去,涂抹着记忆,直至最后的乌托邦。

你与世界隔了一层记忆

【绘画:HJose Maria Velasco ( 墨西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