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瓦在8月22日的小記雜想

老瓦在8月22日的小記雜想

週六晚上,高中同學、陶瓷藝術家劉瑞海給我打電話,說週日下午,他有一批汝瓷作品要出窯,讓我三點之前趕到滎陽的耕讀草堂,他的工作室---無匠坊就設在那裡。

這個電話,源於之前我和他預先打的一個招呼,因為我家屬從未親眼目睹過開窯的場景,想去現場看看。

週日上午一直下雨,眼看著到了中午時分雨還沒有停的架勢,我就給瑞海打電話,說不去了。

結果中午剛過,就雨過天晴了。

上午坐屋裡還涼颼颼的,轉眼到了下午出門散步,立馬就感受到了溫度騰騰的往上升,頭曬得有點小暈。

真是處暑(出暑)不到,不能胡鬧哦。好在,只剩一天的時間了。

今年夏天,咱鄭州熱的真特麼有點兒帶樣了。

有點異象。

老瓦在8月22日的小記雜想

週末兩天的時間,把村上春樹的新作《刺殺騎士團長》看完了。

最初讀的時候,思想很難融入進去。

都看到50多頁了,紙質文字上的村上還天馬行空的沉浸在其擅長的細膩瑣碎的主觀世界中絮絮叨叨。大作家都喜歡這樣鋪墊,畢竟有將近60萬字的容量。

所有非母語的文學作品,都存在著一個譯文能不能達到原作水準的問題。所以這麼些年來我一直對於日本偵破題材的小說情有獨鍾,自己小時候看松本清張《點與線》時的那種強烈記憶,至今難忘。畢竟於抽絲剝繭中尋獲罪犯揭開命案真相的強烈吸引力與情節代入感,會讓我們忽略到譯文的小小缺陷。

這些缺陷,總是有的,即便《刺殺騎士團長》的譯者是林少華。

正如同《刺殺騎士團長》一二部的標題一樣,顯性理念與流變隱喻彰顯的是已近古稀之年的村上春樹那顆蓬勃強大的心臟所能夠支撐起來並可以提供出源源不斷敏捷才思給予創作供養的天馬行空並可以將自身之思維融入到主人公體內並用細膩的場景文字和思想緯度於虛擬時空的自然切換並能發散出似乎是真實存在的場景般的語言感召力。

此類作品不能常看,看後還是挺壓抑的。因為《挪威的森林》而被中國讀者所熟悉的村上春樹,其實更擅長駕馭這種于思想深處對於未知世界的奇思構想和人物虛構。

那些虛構的人,其實正是村上春樹心中更多個不同的“我”的肆意解讀。看慣寫實題材的讀者,多看看村上的作品,還是挺開闊思路的。

村上春樹不僅是亞洲的,他同時更是全世界的。

被國內評論家拿來大加稱讚的村上對於南京大屠殺事件的些許描述,我想這僅僅是一個可以自由隨意的撰寫出自己真實思想並能夠深刻反思的著名作家的正常認知吧。

希特勒和他的納粹是惡魔,日本軍國主義同樣讓我們痛恨。

我們所缺乏的,村上春樹一點也不缺。比如說吧,於寫作上的自由,像風一樣的自由。

老瓦在8月22日的小記雜想

週日晚上,老瓦和《好食記》的創始人焦素芳、白家橋頭肥腸粉的創始人郎麟一道,在海匯中心的阿海小館,款待來自濟源“吃貨傳奇群”的帶頭大哥孔黎明一家三口。

孔黎明網名姜太公。我們去濟源品嚐當地美食,小孔總是熱心陪同跑前跑後的,很夠意思的一個老弟。

阿海家的出品,較之半年前有所提高和穩定,菜品也豐富了不少,融合了其他的菜系,比如說酸菜魚。阿海小館家的煲湯一流,其當家產品之一,叫五指毛桃煲龍骨。

我之前在他家正光北街的那個店,喝過幾次,口感很有特色,也挺有記憶點。

五指毛桃,是廣東人常用的煲湯材料,它屬於桑科植物,並不是桃。其主要的功效,據說是能夠清熱祛溼。對於廣東煲湯的各種功效說,我一直信的並不堅決。但於雨後驕陽直射下的高溫燻蒸中,喝碗靚湯,內心總希望清熱祛溼的良好效果,會顯現在自己的身上。

我還曾經在家裡嘗試過用阿海家出品的五指毛桃的完整湯料煲過海虹,味道也挺鮮美的。

老瓦在8月22日的小記雜想

今天,有朋友轉發了一篇文章,叫《談談鄧小平》 。認真拜讀以後,感觸頗深。

小平同志1976年4月被第二次打倒、1977年7月再次復出擔任國家主要領導職務,作為鄭州國棉六廠子弟小學的一名小學生,我都參加過慶祝遊行。遊行的路線是沿著咱鄭州的建設路嵩山路中原路伏牛路建設路,使勁走。

沒錯,您沒有看錯。

歡呼小平同志被打倒和慶祝其復出的遊行,我都參加了。舉著三角小彩旗,口號喊的很有勁。口號裡的主人公嘛,自然都是同一個人。第一次歡呼打倒,第二次慶祝復出。中間僅僅相隔一年多的時間。

《談談鄧小平》這篇文章有幾個主要觀點:

首先,小平同志的可貴,就是對內不折騰,對外韜光養晦,死死抓住這幾十年難得的國際環境,果斷把中國推上了一個臺階。

另外,小平同志是個注重實際的人,他知道中國最關鍵的不是說,而是做。所以他說不爭論,他的策略是,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就留給未來。

小平同志出來工作以後,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做了一個講話,題目叫《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別小看這個看上去普通的標題,其實包含了這之後中國驚天鉅變的基本原力。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三句話有著豐富的潛臺詞、高度的政治智慧、無窮的後續可能性。就這三句話,除了小平,別人想也想不到,想到了也不敢說,說出來也沒用。

還有一點就是作者認為,一個能真正推動歷史的人,需要具備三個基本的條件:眼界、意志和威望。三者具其一者,在1977年的中國並不少。三者具其二的,也有。但三者俱備的,只有小平同志一人。

作者寫道:“小平同志看上去並不是一個具有宏大構思,思想深刻,滿懷理想遠景的人,今天批評他的人,常拿“貓論”“摸著石頭過河論”說事。我認為他們完全說反了。不搞宏大構思,摸著石頭過河,恰恰是小平最了不起的地方。歷史上,各種海市蜃樓、空頭支票把人類害慘了。小平最令人敬佩的,就是他老老實實承認自己一開始也沒有什麼想法,反正你們下面要解放思想,膽子大一點,步子快一點,就先幹起來吧,別太出格就行,邊幹邊學邊總結邊調整”。

今年的12月份,我們將迎來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的盛大慶典。

偉人,往往是在他永遠的離去後,其高瞻遠矚的戰略構想,總會惠及到一代又代的人。小平同志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也一定會被無數的希望過上幸福生活的中國老百姓們所衷心緬懷和隆重紀念的。

今天是2018年8月22日,今天是小平同志誕辰114週年的紀念日。

我是瓦爾特,我在記錄著鄭州的點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