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力推「體育產業30條」 推進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建設

8月29日,上海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副市長陳群介紹了上海近期正式出臺的《關於加快本市體育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即“體育產業30條”)相關情況。

《意見》由總體要求、重點發展領域、構建現代體育市場體系、完善和落實體育產業政策等四方面共30條構成。《意見》提出了上海體育產業創新發展的三個階段性目標,即到2020年,上海市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2000億元左右,體育產業總體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到2025年,上海市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4000億元左右,躋身世界體育產業發達城市行列;到2035年,達到與卓越全球城市相適應的體育產業發展水平。

上海力推“体育产业30条” 推进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

在重點發展領域部分,《意見》明確了加快本市體育產業發展的五個重點。

一、加快國際體育賽事之都建設。重點是完善重大賽事佈局,打造職業賽事高地,擴大本土原創賽事影響力,提高賽事質量和效益。主要的舉措包括:優化完善“以獎代補”的政府資助方式;完善體育賽事品質標準體系和賽事綜合效應評估體系、建立賽事動態監測機制等。

二、提升健身休閒產業能級。一方面,要豐富健身休閒服務項目,支持冰雪、水上、山地戶外、汽車摩托車和航空等具有消費引領性的健身休閒項目發展。另一方面,要加強健身休閒設施供給,制定公共體育設施中遠期規劃,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全覆蓋計劃,打造“15分鐘體育生活圈”。此外,還要優化健身休閒產業佈局,重點打造一批健身休閒集聚區和以健身休閒服務為核心的體育產業示範基地。

三、完善體育服務產業體系。提高體育場館服務水平,積極推進公共體育設施“改造功能、改革機制”兩改工程,推廣所有權、經營權分離改革;活躍體育中介服務市場;推動體育傳媒發展。

四、打造國際體育貿易中心。引進一批體育用品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落實資金獎勵、出入境便利等鼓勵政策;擴大體育服務貿易規模;探索在上海自貿試驗區開展體育服務產業政策試點。

五、增強體育裝備研發製造能力。推動體育裝備製造轉型升級;加強體育裝備技術創新;支持建設國家體育用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開展相關國家標準試點。

在構建現代體育市場體系方面,《意見》強調要堅持市場化改革基本方向並明確了五個重點方面:

一、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綜合性體育企業

二、創新產業發展方式,加快推進體育產業集聚發展和融合發展

三、擴大體育消費

四、推進合作交流,推動長三角地區體育產業協同發展,拓寬體育產業國際交流合作

五、深化“放管服”改革

體育產業是朝陽產業、綠色產業,儘管發展速度很快,但總體上仍處於培育階段,需要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為此,《意見》提出了財政資金引導、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加大金融扶持、保障產業用地供給、強化人才隊伍支撐等五方面的政策

一、體育產業項目使用工業、研發用地可以“帶產業項目”掛牌方式供地。

二、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合作利用工業廠房、倉儲用房、傳統商業街等存量房產、土地興辦體育產業,在符合城市規劃的前提下,土地用途和使用權人可暫不變更。三、推動銀企合作,支持建立體育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

四、引導保險公司開發場地設施責任、運動人身意外傷害等體育保險。

五、鼓勵退役運動員從事體育產業工作的扶持政策。

據悉,由市體育局和市教委聯合主辦的上海市第十六屆運動會將於今年9月28日至11月10日舉行。

往期推薦TOP3

上海力推“体育产业30条” 推进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