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農旅融合是關鍵,但如何做好?

做好農業產業與旅遊業的深度有效融合是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的關鍵,同時也是鄉村發展的難點。許多地區都在推行鄉村旅遊的發展,但是大部分還是走了彎路,關鍵在於沒有真正的做到農旅融合,形成特色的產業發展優勢、品牌特色優勢。導致一定區域內相關資源的浪費、產品市場的惡性競爭,農民沒有實現真正的富裕。

那麼怎樣才能真正的農旅融合發展呢?

鄉村振興:農旅融合是關鍵,但如何做好?

(一)基礎設施要加強

(1)旅遊交通工程

包括交通基礎線路引導(對接外部交通、打通內部交通)、綠道與慢行系統優化(承接上一層次旅遊規劃、完善全域綠道網絡)、交通配套設施建設(完善交通標識、慢行設施)、特色交通方式引導。

(2)旅遊服務配套工程

包括線上的智慧信息服務(網絡端和移動端開發),線下的旅遊集散服務(服務基營、服務點、自駕遊集散中心三類服務設施)、旅遊標識系統(綜合介紹牌、指示牌、景點介紹牌三類旅遊導覽牌)、環衛設施服務等。

(3)旅遊綠化種植工程

包括道路綠化體系引導(集鎮道路、景區外道路、一般道路分類引導)、濱水綠化體系引導、農耕田園綠化體系引導、生活空間綠化體系引導等。

(4)水系界面——旅遊水系優化工程

包括生態優化(對本區域水系進行基礎整改,增強水系生態價值)、景觀提升(調整水、岸、林、田、村的關係,優化水系水岸景觀)、豐富遊線(農鄉水上游線組織引導)、做足體驗(水上、水邊)等。

(5)鄉貌界面——鄉村環境塑造工程

編制專項技術標準,並給予專項資金補助,聚焦但不限於以下領域:房屋立面優化、道路硬化亮化、村莊綠化、垃圾處理。

(6)旅遊環境保護工程

聯合多部門行動,促進本區域環境保護:強化監督管理、增強廢物處理、產業提質增效、強化宣傳教育

鄉村振興:農旅融合是關鍵,但如何做好?

(二)運管體制要完善

(1)構建管理機構

成立本區域現代農業園區開發專職部門“管委會”,確定管委會核心職能:現代農業發展、農鄉旅遊業發展以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

其中農鄉旅遊業發展職能包括編制規劃、規劃推進、招商引資、系統工程、鎮村指導、營銷推廣等。

(2)明確開發模式

農鄉旅遊開發模式建議:政府主導(管委會主導下鄉鎮政府執行)+外來投資(純外來資本投資開發+合作開發)。

(3)制定落地政策

土地政策:年度用地供應、用地差別化管理、引導閒置土地資源開發、引導集體土地利用。

財稅政策:財政資金投入、稅費扶持、減輕企業收費負擔。

金融政策:利用眾籌平臺,採用團購+預購形式,向愛好者(全社會)募集項目資金。

(4)實施人才保障

包括人才的培養、評定和引進等。

鄉村振興:農旅融合是關鍵,但如何做好?

(三)產品體系要構建

(1)產業要素構建

特色餐飲系統:圍繞本地特色農產品及美食,開發農家、漁家、林家、私家(精品民宿)、商家等不同主題旅遊餐飲系列,打造美食農鄉品牌。

特色住宿系統:住宿系統分為酒店、民宿、營地三類,打造立體住宿系統,滿足遊客不同層級需求。

景區遊覽系統:創新產品設計、升級原有景區,創建新的農業休閒旅遊示範點,打造全域旅遊產品體驗,最終形成鄉村旅遊區+旅遊景區+旅遊新業態(房車自駕車營地、藝術村落。民宿村落等)的產品體系。

特色購物系統:依託豐富的農特產品和民間特色商品,構建中心(購物市場)——節點(農家、景區、集散中心)兩級購物體系,打造覆蓋全域的購物網絡。

(2)產品體系構建

立足現代農業園區以農為本的產業定位和本項目特色品牌定位,構建三大類產品體系,並以具體的項目建設支撐三大產品線。

文化田園(依託農業文化、地域文化等)

歡樂田園(針對親子休閒、運動休閒、田園休閒等)

度假田園(依託農村、農房、農園等)

(3)核心項目設計

確定農業園區項目設計基本原則:重生態、輕體量、輕建設。

確定農業園區項目創意基本依據:基於資源基礎、基於現狀發展、基於市場偏好、基於發展願景。

關注項目落地保障,包括政策、用地等要素的支持程度。

在此基礎上,重點策劃3-5個龍頭項目並制定分佈實施規劃,以項目為抓手示範帶動全區域農業旅遊發展。

鄉村振興:農旅融合是關鍵,但如何做好?

湯俊,現任北京創行合一規劃設計院執行院長

旅遊項目要規劃,要方案,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