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日系車德系車的區別一上高速就能看出來?

用戶67867472905


德系車和日系車似乎是一個永遠說不盡道不完的話題,德系車與日系車是國內最大的兩個派別的,之間的紛爭也是從未間斷。德系車與日系車還是有一些區別的,網友說一上高速就能看出來。



德系車與日系車的高速表現還是有一些差別的,德系車高速穩定性會略好一些,這是因為兩國國情是不同的,算是比較好的迎合了國情。


說到不限速高速我們就會想到德國,德國基本沒有全部路段限速的高速。根據德國ADAC 2013年的數據統計,其高速62%不限速,27%的路段常年限速,7%的路段不定期限速。德國高速不限速,對汽車高速穩定性提出了要求,因此工程師會比較注重汽車底盤的研發,也就有了德系車底盤紮實操控性好的優點。

日本是一個多山島國公路依山而建並且多彎,為了安全政府將高速公路限速設為110km/h,比我國限定的時速還要慢。因此日系車對極速要不高,因此日系車高速穩定性和底盤的紮實程度會遜色一些的。不過日本也因此誕生了漂移術,日本也被稱作是漂移的故鄉。



德系車和日系車相比,德系車重視操控和性能,但是由於嚴苛的環保法限制,德系車多渦輪增壓發動機,這也是德系多渦輪性能車的原因。而日本資源匱乏,日系車比較注重燃油耐久性,這是國人喜歡日系車的願意,省油省心。


德系車與日系車各有優點和不足,根據自己的實際用車需求選擇即可。


小強說說車


不扯那些鹹的淡的,就談談我駕駛過的那幾款德系和日系車,在高速上的表現,免得誤導廣大人民群眾,引起不必要的拍磚與噴糞!

德系代表

  1. 大眾POLO(四眼款)

我剛工作的第二年,由於喜愛汽車,便拿出自己所有繼續,家人給了一半的贊助,我提了那臺四眼POLO1.4,為了所謂的“新車磨合”,我沒少拉高速,雖然POLO車身嬌小,但是高速上的表現卻異常穩定,它一度被我拉到180,神奇的是車身沒有發飄也無抖動,這也正是為什麼我留它到如今的原因。


2. 大眾途銳

估計現在說途銳,會成為眾矢之的,但是我所說的是2010款途銳,2012年因為工作關係我曾開過兩個月的途銳,因為我是做旅遊工作的,所以涉及的地形就比較多元。但高速表現這一塊,我只能說比其它同類SUV更舒適,越野性能也是有板有眼,當然與硬派越野還是有一點差距。

日系代表

  1. 蘭德酷路澤LC200

除了日常的工作用車以外,本人現座駕也是一臺2014款酷路澤LC200(中東版),始於2016年11月份的那次全國環遊,1.4萬公里的行程有85%的路況都是高速公路。雖然酷路澤是非承載式車身,車身比較高但是梯形鋼樑使得車身重心較低,所以即使我偶爾的高速駕駛,車身依然很穩固,當然風燥會變大。

2.日產途樂Y60

出於愛玩,2016年本人買了臺二手途樂Y60,又花了幾萬塊做了些改裝。雖然是二手車,但是由於車重和非承載式車身,高速行駛依然很穩定,絲毫沒有發飄,動力也都跟得上,但是不得不說,由於車型的關係,我的這兩款日系車的風燥與操控靈活性,真的不如德系車,但是相差並不大!


棟哥曰


德系、日系車跑高速的差異主要還是德、日系車的設計理念的不同所導致的,德系車除了在發動機方面更追求性能,其在底盤方面的的技術、材質、調教也均強於日系車(主要是民用車上的差異),不單是德系車,其實所有的歐系車的底盤調教都很到位,比如法系、英系車等,雖然沒有德系那麼出名,但底盤技術絲毫不差!相比之下日系車的底盤技術相對薄弱一些,但更重要的是設計理念的不同!



日系車在高速上表現令一些新手信心不足的原因主要因為轉向輕、懸掛行程長、彈簧軟、離地距離高、輪胎窄!上面列出這幾項問題其實也代表了日系車的設計思路!如在市內駕駛汽車,以上那幾點反而是優點,比如轉向輕市內駕駛時很輕鬆!懸掛長彈簧軟市內開起來非常的舒適,日產大沙發就是這麼來的!離地距離高能保證足夠的通過性,防止沒事總拖底!輪胎窄,摩擦係數就小,能適當兼顧一些油耗!這麼一看,日系車的這些特點在市內跑完全是優點啊,可一旦速度上來了,這些優點就變成缺點了!

轉向輕,在高速時會感覺方向盤過於靈活,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懸掛行程長、簧軟平時舒適,但在高速時來個緊急變線之類的,支撐不足,加上底盤離地距離大,重心偏高,就導致高速變線時車子忽忽悠悠晃盪的感覺、側支撐略顯不足(其實輪胎依然緊貼地面,只是駕駛艙出現晃盪)!胎窄看似不影響什麼,其實對高速時的車身穩定影響很大,前幾年開過幾回上一代飛度,110KM以後單手把方向盤感覺沒底氣,後來換上了185的胎,再單手駕駛有很明顯的提升!

以上這些就比較能說明日系與歐系之間的造車理念差異了,歐洲地廣人稀,雖然德國人口密度不小,但對比日本的人口密度那是完全沒法比的,日本的人口密度太大!以前旅遊去過一回,市內的交通也確實很堵,只不過秩序非常好,才確保了車輛的通行,但是車速真心不快,德系車的性能在日本是根本用不上的!所以戰後的日系車的研發理念根本不重視性能、底盤,而是把重心放到了耐久度上!這也的確負荷那個時代的背景!而日本的高速目前的限速還是最高100KM,還保留著昭和時期的建設思路,即使日本高速目前的實際平均速度已經達到了135KM—145KM(呵呵,看來日本人也會超速!),但日本最新的幾條高速依然沿用限速100KM的規則!所以在這種核心思路的主導下,日本的民用車就根本沒必要在底盤上較真了,100KM以內,微面都能曾受,更不用說日系車了,所以日系車跑高速的感覺終究沒有德系(歐系)那麼穩、那麼有信心,當然這與“車輕、偷工減料”無關!雖說日系車底盤並沒什麼偷工減料,但不得不說有些懸掛用的材質也該更新了,沒偷工減料不代表級別就一樣!德系車普遍用鋁合金擺臂加膠套了,日系車還在用前鑄鐵擺臂後空心管懸掛呢,所以在用料上終究與德系車(歐系)有差異!日系車的底盤對比自己是沒減料,但對比德系車確實有差距!
總而言之,上了高速後的日系車和德系車的駕駛感覺確實有差異,但B級車以上的日系差距並不大,跑個150KM左右都沒什麼問題!主要是一些A級、A0跑高速有時候有種不穩的感覺,原因上面也說了,日系A級離地距離太高了,比如花冠,底盤離地距離都達到接近17釐米了,這甚至比一些德系SUV底盤離地距離還要大,重心高、輪胎窄,高速駕駛的感覺就肯動沒有德系車好!


非專業車評


很多人說日系車輕,不知道這種說法的依據是什麼(實際上相同級別的車重差別不大)。還有的說日系車的板材薄,這種說法不妥(其實不是單純的薄厚問題,關鍵是作為車用板材品質的差別)。說一個小事件,我的一個同事,開的是別克,撞上了一輛寶馬(程度不算大),把寶馬車撞了一個坑(一個凹面)。兩位駕駛人正在協商怎麼解決問題時,突然聽到了砰的一聲,結果是那個凹面沒了,恢復了原來的面貌(應該就是剛性非常好,具體到技術問題,那就太專業了)。兩人都面帶笑容,覺得挺有意思。當然了,寶馬車主放棄了賠償。通過這件事,才體會到,薄厚並非關鍵,還有專業品質問題。讓我一直感到奇怪的是,日本的造車歷史比中國長,造車技術也非常先進,怎麼造的車在中國就是不行(很多人說日本車的發動機好,我也認為日本車有的發動機不錯),我說的不行,是作為長途代步工具不行。我要的是一個高安全係數的代步工具,不是某個高質量的零部件,或者說,用高品質的零部件拼湊起來的,安全係數卻低下代步工具。你如果非常注重某個部件(或者說某個大部件)的品質,作為參考重點,那,談車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有的分析說,日本的國情,路況及規則,形成了日系車地盤的調校理念(高速發飄),剎車軟的毛病。可問題是,跟中國合資以後,在中國銷售的車,還是按照日本的國情調校地盤及剎車,如果是一開始還可以理解,說不了解中國的國情,路況,還是有情可原的。可這麼多年過去了,一點改進都沒有,是不是怪哉?是不願意改進那,還是沒有這個能力,要麼就是,各部件的製造技術在不斷的進步,提高。要是把各個部件再整合成完美的,安全係數高代步工具,會不會有點力不從心了。總之,感覺日系車,可作為城市代步車,棒棒的。如果要是出遠門,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另作它選吧。很多國產車,很多德系車都是不錯的選擇。


清華22777930


前段時間我就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對於德系汽車和日系汽車,從表面和大眾消費者的口碑來說,日系汽車最大的確定和不足就是“皮薄”,而德系汽車跟日系汽車就持相反的狀況。

有網友這麼說過:很多人都沒有深入瞭解日系德系的本質,首先日本人造車都是跟德國學的;在本質上德系車都是以科技創新為主,在新技術的應用上可能多多少少會有一點小的問題出現,不過很正常,用車感受會提升;

而日系車都是以傳統技術為主,性能肯定會穩定一些,但是用車體驗就沒有了,再說日本車主要以節能減重為主,所以技術永遠都會比德系低一個層次。

但有這麼一句話,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完的大眾”,拋開愛國情懷來講,老百姓開車注重的是安心穩定別老修車,而不是鬧心經常去修車。

而因為德系車是德國產,德國是世界上最早擁有高速公路的國家,如今更是無限速行駛,所以他造的車在我國最適合上高速跑。所以德國車的發動機最大扭矩的轉速相對較高,對於油耗的控制也不是其重中之重,旨在高轉速換擋,高轉速行駛。

對於日系車,上面說過主打的是省油,大多數車型的設計不一定是為了跑高速,而且車重設計都不會高於比例,甚至僅僅達標,那麼跑高速飄什麼的,就是短板,你不能要求即省油還要車不重,還要不飄,這其實也是一個糾結。

對此我不持贊同和反對的意見,但買車還是買德系,除非你很少開高速,從省油來說買日系,從實用安全買德系,年青人喜歡日系,中老年人大多數都是歐美產品。

Anywhere anytime,覆蓋全國的移動互聯網汽車救援網絡平臺,救援就在你身邊,關鍵時刻顯身手!回答車主各類養車用車急救問題,認為有用的請關注並點贊,謝謝!


孫行者汽車救援


這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定論”,是我們國內大多數人心中的定論:日系車上了高速就是飄得,無論是開起還是坐起感覺不穩當;而德系車就要紮實得多,跟人安穩的感覺。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大家都覺得德系車用料足,德國車企厚道!而日系車就是偷工減料,自然不如德系車。


二者的區別不僅僅是開起的感覺,還在於安全,德系車比日系車安全,日系車就是“紙糊”的。所以,上了高速,如果發生事故,那日系車和德系車的差距就更明顯了。


以上言論不是出自於我自己,只是根據大多數人的想法總結的。因為對於這種問題,我覺得無解。


阿川說車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為什麼日系和德系的區別一上高速就能看出來?一提起日系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說高速發飄,一提起德系大家又都異口同聲的說高速穩,真的有這麼邪乎?

說說我開皇冠的感受吧,前段時間剛幫一個朋友收過一臺15款的皇冠,2.5自吸大六缸,朋友之所以看重這臺車一個是這輛車的車況確實不錯,另一個就是它那臺已經成為絕唱的2.5v6發動機。經過一番上下其手的檢查之後,除了有幾個地方補漆之外,其餘的完全挑不出毛病,4s店保養記錄很全,底盤規整,一滴不漏。



接下來就是路試了,開上去那叫一個安靜,六缸級的平順確實讓人印象深刻,換擋相當順滑,幾乎是感覺不到什麼頓挫。為了周全起見還特意跑了一下高速,深踩一腳油門,變速箱連續降幾個檔位,自吸的魅力並不在於它有多麼澎湃,而是越到後段越渾厚的從容。在高速上跑了四十多分鐘,時速都保持在100以上,在車輛較少的路段跑到了140以上,懸掛給人的整體感覺就是柔韌,對震動的處理很有高級感,還有不錯的支撐力,還是讓人信心滿滿,絲毫沒有感覺到有什麼發飄,變道併線也都輕鬆自在,非常沉穩,絲毫不輸某些德系。



除了皇冠之外,凱美瑞,雅閣,英菲尼迪q50l,包括天籟,雷克薩斯es這些車也都沒有發飄的跡象。德系車也不是都不飄,斯柯達晶銳這款車,也是我曾經開過的一臺車,在拉高速的過程中,到了時速120以上也已經開始出現控制不穩的情況了。

當然不否認有部分日系車確實高速飄的明顯,主要還是一些緊湊級車型,像威馳,致炫,甚至是卡羅拉。這種所謂的飄和底盤懸掛有直接關係,一些底盤做的好的車絲毫不會有飄的感覺,標緻雪鐵龍高速穩就是源自於底盤調教功力深厚。另外還和車身造型,車身配重等有關。

如果矇住你的眼,讓你分別乘坐邁騰和q50l,又有幾個能清晰的分辨出來呢。

歡迎大家道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李老貓說車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的就是德系車高速穩,日系車高速漂。我們在說具體哪種更穩之前先來說說哪些因素決定高速行駛的穩定性。

1.首先肯定就是重心,重心越低高速行駛穩定性越高,這個也是很簡單的物理原理,SUV在高速行駛中穩定性肯定不如同級別轎車,跑車的穩定性好一定程度也是由於重心低。


2.後驅一定程度比前驅車穩定性更好。因為同級別車型中採用後驅驅動它的前後配重比更接近於50:50,所以相對來說穩定性更好。

3.輪胎因素,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要素,由於轎車與路面觸摸的只有輪胎,輪胎的抓地力,胎面的寬度,氣壓,扁平比,胎壁的強度,以及是不是為單導向,都會對直線穩定性造成影響


4.空氣動力學要素

。幾乎一切的轎車,底盤都接近於平面,而車頂與玻璃、引擎蓋則構成了一個曲面,從旁邊面來看,類似於機翼的剖面形狀,也就契合了升力原理,所以在高速行駛時,會或多或少的發生升力,然後影響轎車的穩定性。因而,轎車的外型越有利於減小這個升力,它的高速穩定性也就越好。別的旁邊面面積大的車,比方suv和麵包車,更簡單受橫風的影響。


5.懸掛調教,懸掛的調教可以說對高速穩定性至關重要,同時不同的懸架系統在穩定性方面同樣不同,雙叉臂相對來說要比麥弗遜穩定性更強。同時懸架的調教更多體現的是廠商的對車型的定位以及調教的功底,大家也都知道法系車在底盤調教方面的功底不錯,穩定性同樣表現更好。


整體來說德系車的穩定性要比日系車好,其實德系車的穩定性也是有歷史方面的原因,因為德國在上世紀40年代就開始普及高速公路,發展到了後來的無限速高速公路,所以德系車一直以高速穩定性作為一項必要指標。相比日系車發展歷史,由於本身資源短缺,更注重燃油經濟性等方面。

大家對日系車和德系車高速穩定性方面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分享。

關於汽車內容我們一起探討。


視車工坊


看價位!個人認為中低端車型開高速都差不多,中高端車型開起來都一個樣,不要拿德系三馬車比較,人家賣的多貴!

勞斯萊斯更穩了!一分價錢一分貨!價位差不多的車基本上開高速感覺差不多的,上次我開朋友的保時捷卡宴都是飄的!搖搖晃晃的!可能是底盤件有問題了!

高價位的日系車照樣沉穩!比如雷克薩斯LS500跑180以上穩得很!不會相差太大的!


草根奇譚


  • 1、研發取向:眾所周知,歐洲高速公路發達,很多還不限速,因此,德系車有高速行駛需求,而日本國土面積狹小,高速限速,加上日本人更多的是保守,因此高速需求相對較少,研發方向多為偏向家用、實用。

  • 2、技術沉澱:多年的高速車研發經驗的積累,是德系車從發動機、變速箱、底盤、外形風阻等多方面都有技術沉澱,而日系相對來說差一些!
  • 3、發動機:德系車大部分採用渦輪增壓發動機,渦輪增壓發動機扭矩來的早,扭矩大,給變速箱匹配冗餘性更大,高速響應較好!日系大多采用自吸發動機,最大扭矩來的慢、晚,為了達到與德系相近的加速,就需要變速箱的匹配。


  • 4、變速箱:很多人說日系車輕,導致高速發飄,而日系實際來說並不輕,很多同級別日系車甚至比德系重一些!關鍵是調教取向,發動機的扭矩輸出是一定的,因此為了獲得更好的駕駛體驗,就需要變速箱的匹配,日系車偏向於低速響應性,變速箱齒比設定偏向與低速,低速油門顯得特別敏感,但是由於發動機變速箱的齒比還要強調連續性,強調低速,在高速時齒比就偏小,因此高速響應較差。
  • 5、外形風阻:德系車一貫注重風阻設計,最小風阻可以達到0.22,這對於汽車高速響應性有很大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