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網際網路化今有鏈改,鏈改是概念遊戲還是實實在在變革大機遇?

古有互聯網化今有鏈改,鏈改是概念遊戲還是實實在在變革大機遇?

一方面,排山倒海的質疑區塊鏈的聲浪依舊洶湧;另一方面,區塊鏈領域的佈道者、從業者們不懼熊市背景,熱切地迎接著區塊鏈第三次浪潮---鏈改的到來。整理有關鏈改信息,從以下按個方面予以歸納:一、鏈改是什麼?二、誰在鏈改?三、怎麼判定鏈改成敗。

一、鏈改是什麼?

鏈改是區塊鏈改革的縮寫詞,是傳統企業加上區塊鏈技術,按照區塊鏈規則運行,就猶如之前傳統企業互聯網化一樣,不是簡簡單單地用區塊鏈技術,是全部邏輯的顛覆與變革。

對傳統企業進行區塊鏈經濟化改造,讓其上鍊經營,成為區塊鏈經濟組織,這就是鏈改。這裡的傳統企業也包括現今的互聯網企業,在區塊鏈的世界裡,看似全新的互聯網公司,也屬舊公司,也是傳統企業了。

進一步說,鏈改是通過發行Token,凝聚共識,替代傳統股份制協作模式,提升了生產力,改善自身經營行為,目的包括但不限於: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創新商業模式、增強競爭壁壘等。

之前大家把區塊鏈的重點放在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不可篡改,都沒有觸及到商業邏輯的核心。鏈改把核心放在通證經濟如何真正落地,升級改造傳統的商業邏輯。

鏈改實驗發起人王學宗更強調區塊鏈經濟這樣的概念,認為區塊鏈經濟是傳統經濟非公平交易的救贖,是社會問題的救贖。他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鏈改是解決經濟危機的好辦法。

區塊鏈經濟是分佈式賬本技術 + Token機制+社群制度。王學宗在文章中寫到:經濟危機的本質,是資源配置效率出現大問題,是技術創新機制不對。通過鏈改,通過ABT,可以激活經濟創新能力,重新調整生產關係,解決經濟危機和社會公平問題。

古有互聯網化今有鏈改,鏈改是概念遊戲還是實實在在變革大機遇?

2018年8月11日下午召開的區塊鏈改革全國行動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有專家建議把鏈改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認為,鏈改本身就是一種創新使命。

區塊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王軍進行大會總結,鏈改是在真實的應用場景中利用區塊鏈、AI等技術創造新的價值流動的一種方式 ,區塊鏈的應用應在交易鏈、傳播鏈、供應鏈等等實體經濟迫切需要的應用場景中立即發起改革試點,落地總結,不斷優化,為實體經濟加速賦能。

二、誰在鏈改?

有人把鏈改比喻成給奴隸發工資,不可能的事。鏈改是以犧牲公司權益為主的,就像奴隸制改革,一個農場主,一開始免費讓奴隸工作,改革之後,就必須要給奴隸發工資。這怎麼可能。但鏈改確確實實地發生了,不少區域已在行動的路上。

很多人認為區塊鏈就是語言遊戲,說的人多做的人少,鏈改概念火了,也只看到漫天飛舞的論調,不見真實案例。但,如果你稍微有耐心,好好地查詢一下後,會大吃一驚。

2018年之前就有不少初創企業在從事鏈改了,2018年後,鏈改的主力軍,初創企業已切換到腰部企業。腰部企業是指各個行業中規模不能算最大、行業中的地位不在核心,但是又能獨立求活,有一定的核心競爭力和產業資源的企業。

腰部企業有資金,有團隊,有一定的產業資源,還想著顛覆行業也擔心被行業拋棄。

伴隨著腰部企業革命的,是創投資本的群體性興奮。各路資本紛紛成立獨立的Token Fund基金。一邊在市場上尋找投資標的,一邊推動自己的已投資企業進行鏈改。

古有互聯網化今有鏈改,鏈改是概念遊戲還是實實在在變革大機遇?

在網絡上搜索資料時發現,僅鏈改節點社群招募的新聞,截至8月7日就有18家企業加入鏈改計劃。它們分別是:

1.北京前沿環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鏈上英才(北京)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3.北京旗點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4.青島開創旗點教育諮詢有限公司;5.豐泰克(北京)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6.中企網聚數據運營管理有限公司;7.深圳合鏈科技有限公司;8.杭州美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9.拓萬(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深圳新學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11.南看客科技有限公司;12.上海興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3.北京單向科技有限公司;14.上海鏈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5.四川微服出行科技有限公司;16.北京露營科技有限公司;17.杭州網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8.區塊大數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君灝資本創始合夥人史伯平預測,在2018年底,會出現一批鏈改的落地案例,其中會有1~2個成為行業標杆;在2020年左右,區塊鏈行業裡的新“BAT”將初露端倪。

我們必須認識到任何新技術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技術和技術之間的“連接”與“相應”作用,會使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速度加快。新技術不是對舊技術的取代,也不是對其他技術的排斥,而是相互之間有關係,形成新的各自分工,而不同技術的兼容並存則表明有關群體之間的權力關係。這也是物聯網、大數據、5G以及區塊鏈技術等整合力量的原因。

由於生產背後的社會權力關係的變化的敏感性,以及區塊鏈技術本身的模糊性與不確定性,鏈改的落地和有成效地推進,或許還需更長的時間。

古有互聯網化今有鏈改,鏈改是概念遊戲還是實實在在變革大機遇?

鏈改試驗發起人王學宗

三、鏈改成功的五個標準

在廣大區塊鏈初創公司身後,創投資本自然不會落後。包括紅杉、經緯、德豐傑、創新工場、洪泰基金等老牌投資機構也公開入場佈局。無論是股權投資,還是Token投資,我們都能頻繁的看到他們的身影。

君灝資本創始合夥人史伯平喊話:企業家,鏈改風口已至。

區塊鏈技術誕生於2008年底,已經歷時10年了。與互聯網一樣,區塊鏈行業內的風口也有幾次了。史伯平認為,第三次區塊鏈風口最大概率會起自鏈改。

史伯平把鏈改分為三個層次:

1、技術鏈改:用區塊鏈技術的一些特性來改進自身的IT體統,降本增效。

2、經濟學鏈改:利用區塊鏈基礎上的智能合約和Token,來改善企業客戶,員工,股東之間的利益分配關係,使三方更好的形成合力、使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更加協調。

3、思維鏈改:利用區塊鏈技術背後的哲學和社會學原理,來改進和升級企業家經營企業和產業鏈的指導思想。讓企業家升級認知,讓企業升級經營維度。

古有互聯網化今有鏈改,鏈改是概念遊戲還是實實在在變革大機遇?

君灝資本創始合夥人史伯平

在“金色相對論”第十期“鏈改:為什麼?改什麼?”討論會上,鏈改試驗發起人王學宗認為可以從五個方面來衡量鏈改是否成功。

第一、利益協調:原來的公司制度下的股東利益、員工利益、消費者利益,是否沒有被侵犯?是否可以通過利益協調,高效地由公司制變為區塊鏈組織?

第二、效率提升:經濟協作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是否可以大大提升?其Token既不是通貨膨脹的、又不是通貨緊縮的?

第三、範圍擴大:是否可以發育為同一Token下的經濟生態體系?

第四、技術安全:企業上鍊經營,其依賴的鏈是否是可以安全傳遞價值和信任的?其Token是否不被黑客攻破?

第五、法規並行:鏈改本身不能違背普世的法律價值觀,不能衝擊現行法律制度。可以兼顧傳統經濟法和區塊鏈法律實踐,可以通過跨國法律體系來無縫橋接,讓違約責任可以受到法律制裁。

(邱恆明綜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