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制勝,讓孩子從「磨洋工」到自覺主動

一“招”制勝,讓孩子從“磨洋工”到自覺主動

手機依賴症,社交障礙,起床困難症,拖延症……每天都有很多人被這些問題困擾,連小孩子也不例外。

這些“現代病”現在已經相當普遍,有的“症狀”真的需要引起重視,比如害人於無形的拖延症。

1

什麼是拖延症?幾乎每個孩子都有拖拖拉拉的現象,有個經典的比喻叫做“牽著蝸牛去散步”。

女兒吃飯睡覺起床都拖拉。早上起床要喊三遍,總是最後一個吃完飯。吃飯特別慢,愛做小動作或者看電視,別人碗都洗好了他還在吃。

兒子小學三年級,做作業總是喜歡邊做邊玩,一不盯著他就玩玩具,作業總會拖到很晚,無法按時完成作業。

兒子6歲了,做不喜歡或者不願意的事情時很拖拉,比如晚上到點還想玩不想睡覺,刷牙洗腳就是慢吞吞的,下半年就要上學了,可把我急壞了。

一“招”制勝,讓孩子從“磨洋工”到自覺主動

當你的孩子有上面的表現,那就是拖延症無誤了。

每當被孩子的拖延惡習逼到束手無策時,許多父母都會忍不住自我懷疑:“孩子做什麼事情都一拖再拖,難道是我遺傳給他的嗎?因為我自己也拖延。”

或者:“為什麼?我和另一半都不是拖拖拉拉的人,偏偏這種壞習慣就發生在我們的孩子身上?到底為什麼?”

2

到底拖延症患者的大腦和那些按計劃做事的人有什麼區別?TED演講:你有拖延症嗎?的作者提出了一個很簡單易懂的觀點。

那些按計劃做事的人,大腦結構是這樣的:

一“招”制勝,讓孩子從“磨洋工”到自覺主動

而拖延症患者,大腦結構是這樣的:

一“招”制勝,讓孩子從“磨洋工”到自覺主動

兩種人的大腦裡都存在一個小人兒,叫“理性的決策制定者”(Rational Decision-Maker),他掌握著船舵,從大局出發,有長期規劃並做一些實際的工作。

拖延症患者的大腦裡多了一個被稱為

“及時滿足猴子”(Instant Gratification Monkey) 的小人兒,他活在當下,對未來沒有概念,總會搶過方向盤鼓勵你幹相對簡單,開心卻浪費時間的事。

一“招”制勝,讓孩子從“磨洋工”到自覺主動

Rational Decision-Maker:This is a perfect time to get some work done.

理性的決策制定者:現在是開始幹活的最佳時機。

Instant Gratification Monkey:Nope!

及時滿足猴子:才不是呢!

拖延症患者的腦袋裡,這兩個小人兒整天都在“打架”。

想象一下這個畫面,週末,7歲的二年級小孩準備寫家庭作業,但老師佈置了很多,他一時無法下手,於是翻了翻抽屜開始研究自己的卡通小汽車。

這樣磨磨蹭蹭一天後,快週一了。小孩突然意識到再不寫作業明天會被老師罰站,或者被當眾批評,這時候才開始被迫寫作業。

這個時候,大腦裡起作用的小人兒叫恐懼怪獸 (The Panic Monster),他是拖延症患者的守護天使,每當deadline(截止日期)臨近時他就會出來嚇唬你,提醒你做不完事情的糟糕後果,比如會被罰站或是當眾受批評。

一“招”制勝,讓孩子從“磨洋工”到自覺主動

3

從小學到中學,孩子的課業量是一個遞增的過程,有的孩子從小學就開始開夜車,每天加班加點地補作業。

然而,拖延症的危害遠不止作業沒做完這麼簡單。

當拖延成為了孩子的習慣,再想糾正就會變得難上加難,而且拖延會像病毒一樣蔓延,生活當中的拖延會很快遷移到學習、性格、人際交往等方方面面,讓孩子徹底成長為一個“懶人”,甚至讓孩子產生強烈的挫敗感,總是不停的自我否定,出現內疚感和自卑心理,變得焦慮和抑鬱。

家長要從日常小事中做起,慢慢糾正孩子磨磨蹭蹭的不良習慣,別再讓拖延耽誤了孩子學習和成長。

該怎麼解決呢?方法不在多而在有效,今天來介紹一種行之有效的使用辦法。

有一位媽媽為了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症,做了兩份孩子的作息時間表。一份磨蹭版,一份聰明版。

一“招”制勝,讓孩子從“磨洋工”到自覺主動

磨蹭版的時間表中,每件事都辦得拖拖拉拉,一天結束後也沒有遊戲時間,孩子只能脾氣暴躁入睡。

而不磨蹭的一版,所有事情按計劃完成後,還有和媽媽一起的遊戲時間,“聰明人選這裡!”

這種方法看似簡單粗暴,但孩子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時間浪費在哪了。

年幼的孩子對時間概念的感知很抽象,可能孩子認為每件事浪費10分鐘有什麼關係,那麼每一件事情都浪費10分鐘,一個晚上有多大的區別,一年365天又有多大的區別。

4

這種作息表怎麼製作呢?

◢ 首先,媽媽需要花3-5天的時間,每天記錄孩子的日常生活作息,因為只記錄一天是非常具有偶然性的。

要儘可能的詳細,包括孩子在每件事上拖延的時間,比如寫作業時開小差、說話、發呆浪費了多長時間。

等一週結束時,把這幾天的生活作息總結成一個更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新作息表。

一“招”制勝,讓孩子從“磨洋工”到自覺主動

◢ 對照日常生活作息表,讓孩子一起參與做一個理想版的時間表,去掉磨蹭和拖拉的時間,把每天規劃的井井有條。

切忌不要好高騖遠,例如把吃飯洗澡等每件小事壓縮到很短的時間,這樣不僅難實現,長期達不到目標孩子也會產生內疚、逆反等消極情緒。

一“招”制勝,讓孩子從“磨洋工”到自覺主動

◢ 每天打印一張出來,每完成一項在後面打鉤或貼一個小貼紙。適當時候給予孩子應有的鼓勵和適度的懲罰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執行計劃。

良好的習慣維持一段時間,不僅可以減少孩子對家長監督的依賴,還可以從高效生活中感受到樂趣,拖延的習慣就隨之戒掉了!

孩子有孩子的節奏,我們成年人按照我們的節奏去要求孩子顯然是不公平的,但是放任不管顯然也是不對的。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和他們一起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是幫助孩子克服“拖延症”的最好辦法!”

有行動力的家長和寶貝,現在拿出紙開始行動吧~

這裡有最優質的在線英語小班課,有學習,更有陪伴;這裡有最專業的全職歐美外教,懂教學,更懂孩子;這裡有99%還原線下互動的線上上課平臺,省路途,更省時間;這裡最適合孩子的分級閱讀課程,學英語,更漲知識;這裡是LingoBee小靈蜂英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