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女兒爲什麼叫公主?本意原來如此,KTV里都叫濫了

說起“公主”,現在可真是用濫了,原先各家各戶的寶貝女兒被家裡人稱為小公主,現在可好,夜總會的房間專職服務員也稱之為公主,含金量是越來越低了。

那公主這個詞到底是怎麼來的呢?說起來就太源遠流長了。

公主,是中國古代對皇女、王女的稱謂。這個詞,來源於遙遠的周朝,據《公羊傳》記載:“‘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在周朝時,在周天子以下,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把女兒嫁給諸侯時,不親自主持婚禮,而是讓姬姓公爵級別的諸侯主婚,這便是“公主”的由來。原來,“公”指的是公爵,“主”指的是主婚,兩者合起來就叫做“公主”。

皇帝的女兒為什麼叫公主?本意原來如此,KTV裡都叫濫了

到了後來,這公主也分了級別。西漢時皇帝之女稱公主,級別一般為縣公主,諸王之女稱為翁主。到東漢時,又有了郡公主,就比縣公主高了一級。兩晉時期,皇女多為郡公主,簡稱為郡主,哎,這個詞在電視劇裡就經常聽見了。唐代的公主一般都是郡主,我們所說的太平公主、安樂公主,都是褒義詞命名的美稱。

有人說,清朝就不叫公主了,都叫格格,其實不然。後金時期,皇女與宗女皆稱為格格。等到皇太極一建立清朝,就立馬向中原學習,改皇女為公主。順治皇帝入關後規定:嫡出皇女為固倫公主,庶出皇女為和碩公主,再往下,親王、貝勒之女就不能稱為公主了,稱為格格,有和碩格格、多羅格格等不同等級。後來格格作為非正式稱號時,也被用於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

皇帝的女兒為什麼叫公主?本意原來如此,KTV裡都叫濫了

公主有皇族的血統,是所謂的金枝玉葉,其身份地位之高是其他婦女無法相比的。就連她們的丈夫——駙馬也只是臣子。駙馬都尉是漢武帝時所設掌管皇帝車駕的官員,後來成了公主丈夫的專稱。也就是說,駙馬就是個趕車的,公主是君,駙馬是臣,甚至是奴。誰若與皇帝的女兒結親,須整日提心吊膽,察言觀色,無異請獅虎入室,“皇帝的女兒”,不好娶啊!

皇帝的女兒為什麼叫公主?本意原來如此,KTV裡都叫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