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急救溺水兒童,溺水千萬不能這樣救不然只會害死他

如何正確急救溺水兒童,溺水千萬不能這樣救不然只會害死他

對於“溺水”這個事件,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宣傳教育,不要野泳!不要野泳!不要野泳!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萬一兒童發生意外溺水,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採取正確的急救措施。

溺水的人為原因很多。不瞭解水性,對自己的體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確估計,進入水中便可導致溺水。

即使是習水性的人由於某種原因也會在水下出現四肢痙攣、抽搐,導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出現的原因可能是未做充分準備活動,下水後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也可能是由於游泳的時間過長,使體內的二氧化碳喪失過多而引起。

安全意識淡薄、私自動非開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會被水底的水草纏繞而導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青少年缺乏游泳的安全觀念,彼此之間互相嬉戲、打鬧,發生意外後又驚慌失措,就會錯過救治時機,導致溺水死亡。

身體不好,患有心臟病、貧血、癲癇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舊病復發,從而導致溺水。

一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就像一朵盛開的鮮花,燦爛而奪目。生命安全高於一切。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144600名中小學生在各種意外事故中死亡,大約每月死亡1200多人,每天死亡39人,這就意味著每天將要消失一個班級。2003年,我國遭遇了高溫酷暑天氣,許多青少年擅自去江邊、河邊游泳嬉戲,導致溺水的人數大量增多,溺水死亡的人數比例在意外事故中佔死亡人數的53.2%,已是意外事故中佔比例最高的一項。

從游泳的時間上來看,每年的3-10月為溺水意外事故的多發期,主要是由於這個時期的氣溫較熱,而且在這個時間正好是節假日和假期,許多青少年都喜歡結伴出遊,特別是因為天熱,大家都願意到水邊玩耍、游泳、往往這時,就很容易發生危險的情況,還有部分青少年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發生溺水事故。

從游泳的技能上來看,發生溺水事故的多為不會游泳的青少年,擅自到江河及池塘、水庫嬉戲玩耍,不小心掉進江裡、河裡、水庫裡、而身邊又沒人及時正確的救助,最終導致溺水死亡。

溺水施救禁忌—“倒掛控水”

如何正確急救溺水兒童,溺水千萬不能這樣救不然只會害死他

溺水兒童的黃金搶救時間只有5分鐘,如果超過5分鐘,人的大腦就會因為長期缺氧而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溺水過程:人沉於水中時,首先會本能屏氣,然而由於缺氧最終只能被迫深呼吸,水一般進入到兩個地方,一是經由口鼻呼吸道至肺泡,二是由於誤吞進入胃腸。當人們溺水後,實際上進入肺部的水很少,人在溺水後,水進入咽喉,我們的喉頭脛會自動關閉,就算水進入口腔,我們湖北省的水,基本上是淡水,通過肺泡基本上可以吸收掉。

在溺水者中發現,溺水者肺部的水很少。因此如果兒童發生溺水,沒有必要長時間的“控水”,更不要花過多的時間來倒出肺裡的水,而要在撥打120急救電話以後,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心肺復甦。

溺水者的岸上覆蘇救護(現場急救):對現場搶救來說,原則是一樣的,都要儘快地恢復呼吸與心跳。

排除異物的救護:救上來只是工作的一半,使溺水者復甦是另一半,而且對挽救生命來說是同等重要的。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內汙泥、痰涕,有假牙取下假牙,救護人員單腿屈膝,將溺水者俯臥於救護者的大腿上,借體位使溺水者體內水由氣管口腔中排出(有些農村將溺水者俯臥橫入在牛背上,頭腳下懸,趕牛行走,這樣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將溺水者頭部轉向側面,以便讓水從其口鼻中流出,保持上呼吸道的通暢。再將頭轉回正面。(急救者從後、抱起溺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頭向下,也能使水倒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