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味道,是一種智慧的延續,他們善於將自然轉化爲美味

閩西擁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種,夏耘,秋收,冬藏,四季輪迴中,都隱藏著一套嚴密的歷法,歷經千年而不衰。然而,沿襲客家先祖的生活智慧,並以此安排自己的飲食,已內化為他們特有的基因。這是關於智慧的故事,是客家人與自然相處的秘密。

客家味道,是一種智慧的延續,他們善於將自然轉化為美味

水仙茶

據料記載,上個世紀初,漳平的大會村有一個茶農叫劉永發,在考察了當時閩北茶葉的種植、加工史工藝後,他從建甌水吉購買了水仙茶苗帶回老家栽培,從而開創了漳平種植水仙茶的歷史。至今,在大會村的深山裡,還留有上千棵水仙老叢樹。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生來就愛喝茶,民間諺語說,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在眾多的茶葉品種中,福建漳平水仙茶以沁人心脾的芬芳,和甘韻無窮的滋味,受到廣大茶人的青睞。

客家味道,是一種智慧的延續,他們善於將自然轉化為美味

花生

龍巖鹹酥花生加工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清朝末年,在龍巖城區及龍門、東肖等鄉鎮,已有10多個較大的加工作坊批量生產花生。由於產地自然條件優越,傳統加工焙制方法獨特,產品具有酥、香、脆的地方風味。

龍巖大池,是種植花生的優良產地。這裡曾是一處衝擊平原,平坦的地形,肥沃的沙土壤,成為花生種植最好的選擇。

客家味道,是一種智慧的延續,他們善於將自然轉化為美味

武平綠茶

桃溪鎮位於武平縣的北端,蒞臨梁野山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低溫多雨,相對溼度大,霧日多,這些得天獨後的優勢,成為種植武平綠茶最好的天然要素。但在八十年代,由於缺乏品牌的宣,深傳藏於大山之中的綠茶,不為外人所知曉。

綠茶色澤靚麗,沖泡後味道濃郁,香氣高銳,條形緊實,是其他綠茶品種不具備的特點,而這些完全仰賴武平綠茶的生長環境,和客家茶商們的智慧。

在2016年,第八屆中綠杯評比中,武平綠茶再一次獲得金獎,被評為中國十大綠茶公共品牌,這也是福建綠茶首次進入全國十大綠茶公共品牌。

客家味道,是一種智慧的延續,他們善於將自然轉化為美味

中國人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從古到今,遷徙中的客家人精心使用著腳下的每一寸土地,獲取食物的活動和非凡智慧,無處不在。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不變的家鄉味道,總能被美味記憶和傳遞,連接著永恆的鄉土之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