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颱風 爲何喜歡「共舞「

這幾天,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頗為熱鬧,今年第15號颱風“麗琵”和第17號“赫克託”剛剛停止編號,第18號颱風“溫比亞”就又生成。就在8月14日,還一度出現了第14號颱風“摩羯”、15號颱風“麗琵”、16號颱風“貝碧嘉”和17號颱風“赫克託”四個颱風“共舞”的局面。在這個8月盛夏,颱風真是此消彼長,“水袖”共舞。

盛夏时节,台风 为何喜欢“共舞“

第14號颱風“摩羯”、15號颱風“麗琵”、16號颱風“貝碧嘉”和17號颱風“赫克託”路徑圖。來源:中央氣象臺

“多臺共舞”是常態嗎?

歷史上(1949年至2018年8月15日)兩臺共存的情況比較常見;“三臺共舞”的情況也比較多,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100次左右三臺風同時存在的情況,平均每年出現1.5次;但“四臺共舞”的情況較少,約有十幾次;“五臺共舞”的情況較為罕見,出現過3次,分別出現在1960年8月、1967年7月和9月,以1960年的“五旋共生”最為壯觀,它們分別是6014號颱風“卡門”(Carmen)、6015號颱風“貝絲”(Bess)、6016號颱風“艾琳”(Elaine)、6017號颱風“黛拉”(Della)和6018號颱風“費依”(Faye)。

從2015年至2018年8月15日,三臺風同時存在的情況出現了5次;四臺風同時存在的情況出現了2次。

盛夏时节,台风 为何喜欢“共舞“

6014號颱風“卡門”(Carmen)、6015號颱風“貝絲”(Bess)、6016號颱風“艾琳”(Elaine)、6017號颱風“黛拉”(Della)和6018號颱風“費依”(Faye)路徑圖,圓圈示意了五個氣旋同時存在的時刻。

盛夏时节,台风 为何喜欢“共舞“

李慧 製圖

為什麼颱風喜歡“扎堆”,“多臺共舞”的原因是什麼?

對於颱風生成來說,如果一個熱帶擾動周邊存在另一些擾動,它們可能會相互影響,或消散或聚合為一。如果海域足夠廣闊,擾動間距離很遠,便可獨立發展,出現雙颱風甚至多臺風現象。當赤道複合帶比較活躍時,廣闊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多處暖海域的大氣環流及海洋條件適合颱風發展,生成多個颱風的可能性增大。

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海域,海面廣闊,高海溫的面積也比較大,為颱風“扎堆”生成提供了基礎條件。有研究表明,颱風活動確實具有群發性尤其是颱風盛期的7~9月。當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熱帶地區具備適當的大氣海洋環境場時,且具有比較有利的動力條件時,颱風容易成群結隊組團而來。這種現象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算是比較正常的現象,經常會出現“三臺共舞”甚至“四臺共舞”的現象,但在海域相對小一些的大西洋海域,多臺共舞出現的幾率就要少很多。

盛夏时节,台风 为何喜欢“共舞“

王美麗 製圖

“多臺共舞”易生“藤原效應”

“藤原效應”又稱“雙颱風效應”,指當兩個颱風靠近時會產生相互影響。通常情況,雙颱風會沿著颱風中心連線中點逆時針旋轉。氣象學家發現雙颱風效應千變萬化,大約有這樣一些情況:一個颱風完全支配另一個的移動方向;兩個颱風互相排斥;一個颱風跟隨另一個颱風移動;一個颱風吞併另一個。受“藤原效應”影響,兩個颱風處於一種“弱肉強食”的關係。勢力較弱的颱風,移動速度變慢,路徑容易發生變化;勢力較強的颱風移動速度可能加快。

此外,“藤原效應”會增加颱風預報難度。

盛夏时节,台风 为何喜欢“共舞“

“藤原效應”示意圖,李慧 製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