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恐懼的不是星期一,而是我們熟悉的生活

星期一是一週的開始,也是很多人不喜歡的一天,可以稱之為“黑色星期一”。它意味著又要開始面對簡單機械的工作,意味著忙忙碌碌的朝八晚六,乃至源源不斷的加班。到了週末晚上甚至週一早上才想起,是不是上週有什麼事情沒幹?下週要彙報什麼工作?

讓我們恐懼的不是星期一,而是我們熟悉的生活

01 對自己工作缺乏信心

沒有規劃,工作反而更痛苦。有段時間我在想,為什麼這麼討厭週一,難道僅僅是工作開始。其實不是,而是缺乏工作信心。想象中應該是穿好衣服打好領帶,吃完早餐,定定心心開始一週工作。真實的情況時,被鬧鐘叫醒,睡眼惺忪的梳妝完畢,隨手拿個麵包零食就出門上班。在上班的路上,等待公交車的時候,開始想一週要處理什麼工作。該面對的問題還是逃避不了。

逃避自己能力外的事情。領導的盤問總是揮之不去的陰影。不是工作處理不好,而是害怕出現意外情況,如果領導問xx問題怎麼解決,我回答不上來怎麼辦?會不會很丟臉。開始懊悔上週沒有查下相關資料,做些準備工作。都希望自己對答如流,其實總有事情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或者權限範圍,有時候會莫名其妙背黑鍋。

看了那麼多段子文章,到頭來就是嘴貧犯困。頭疼是的是自己的工作和工資一樣一成不變,瑣碎的事情重複做,只能讓我們成為瑣碎處理專家,然後繼續處理瑣事。比如打印文件、打電話請示流程。人是適應力很強的生物,所以我們會習慣走在固定的工作軌道上,哪怕是一條崎嶇的山路。我不幸的發現,每週自己過的差不多的生活,不忙碌,卻覺得自己仍然很浮躁。想到雙11、行用卡賬單已到,看到四位數的銀行賬戶,覺得自己很窮。

02 為公司做事很賣力,卻很少為自己努力

恐懼的不是繁忙的工作節奏,而是對自己沒有提高。畢業已經4年,面對熟悉的同事、領導,對身邊的事情習以為常。每週公司裡的節奏也很清楚,開會、工作、報告,忙完下班,一切都是那麼習以為常。有人會說:‘怎麼可能,我一年做了那麼多事情,重複做,都成為專家了。不要把公司的成長,當作自己的本事。只能說,我們為公司做出了貢獻,對得起公司給的薪水。

讓我們恐懼的不是星期一,而是我們熟悉的生活

不要被忙碌的假象所騙。最簡單的測試方法,假設現在自己出去創業,你能覺得自己有什麼?金錢、人脈還是知識?在公司的環境下,大部分人可以說是上班很認真,對自己負責的工作努力完成,怕被領導批評,怕拖同事後腿。看似工作努力,其實真正有價值的部分很少。

03 控制自己能決定的部分

學會自我控制,不要寄希望於別人。我有一段時間很痛苦,痛苦的不是自己的工作,而是需要配合別人工作。尤其是你需要為別人的工作負責.這部分主要是指需要自己做的事情,比如做報告、查資料,自己不能控制的,主要是需要他人完成的部分,比如對方資料發過來,才能做彙報填數據。這個時候眼看著領導限定的時間到了,卻不能收到對方及時回覆。對方可能連個微信都懶得回覆你,需要一遍一遍打電話去催促。

沒有精英的腦袋,也不可能讓乾的像精英那麼輕鬆。看《我的前半生》裡面的賀涵,工作井井條、吐詞清晰、表達能力強,那時候就像如果自己能夠像他一樣自信有才能,那應付現在的工作豈不是小菜一碟。我們要面對的現實是自己是個普通人,沒有超能力,也沒有主角光環。每天不但需要處理好事情,更需要處理好人際關係。

04 平衡好週末和工作

我估算了下,我一般週末是這樣度過的

早上:賴床刷手機+吃早飯+收拾狗窩

中午;吃午飯+出去看電影或者娛樂

晚上:上網+看電影

互聯網打破週末與工作日的界限。隨著微信、qq的社交工具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領導可能不好意思電話麻煩你,但是他會微信留言:xx報告下週一別忘了交給我。同事週末輪班,遇到問題,拍個圖片發給你,讓你能看清楚。大家會發現,工作隨時在等著我們。我們會發現手機不僅僅是用來刷微博、聊天吹牛,還能夠讓工作觸手可及。這個時候或許或許懷念有線電話時代,那時別人還真是不會輕易找到你。

讓我們恐懼的不是星期一,而是我們熟悉的生活

太多選擇,反而讓我們喪失了目標感,無從選擇,甚至週末比上班更忙碌。互聯網時代給了我們太多的選擇,我們可以代寫文章、打遊戲賣裝備、甚至開個微店做做小生意。朋友小A。以前挺宅的她,週末反而安排得比工作日還要緊湊。見朋友、聊八卦、看電影、看劇、上培訓班……不過這些活動並沒有緩解她心裡逐漸累積起來的焦慮和毫無產出的工作所帶來的“無意義”感。

週末的時候最好抽半個小時,想想有什麼事情還未處理完。週末的時候為自己工作,上班的時候為公司工作。工作日縫隙,也要學會休息。看電影追劇,爽不爽。當是很爽,看完就不爽,因為找不到目標了,劇裡的內容也記不住了。

05 整理好生活節奏

我們要學會整理好自己的生活節奏。時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變化。我們需要學會接受工作與生活界限的模糊,也需要讓自己跳出繁忙的工作圈。節假日,是讓我們休息、自我調整的時間,而不是徹底放鬆神經。

學習每週做一點困難的事情,不要讓手機操控生活。有一天,和友人出門遊玩,到了三、四點。有人說,時間差不多了,可以回去了。我很詫異,還早麼。他晃了晃手機,說手機沒電了,沒帶充電寶,得回家充電。手機方便了我們,卻也綁架我們的精神世界。

希望大家都可以微笑面對工作,而不是心事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