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號「辮帥」,領著「辮軍」,想要復辟帝制,但對袁世凱唯命是從

通過辛亥革命雖然終結了封建主義帝制,結束了清王朝的統治。但是一些失去統治地位的滿族貴族和漢族官僚仍然想要改變民國的政局,實現復辟。

外號“辮帥”,領著“辮軍”,想要復辟帝制,但對袁世凱唯命是從

​清室復辟大致有四股勢力,一是以恭親王和肅親王為首的清廷親貴。在辛亥革命的時候他們反對遜位,反對共和,號稱宗社黨。民國建立之後,他們居住在租界勾結帝國主義勢力,在東北和內蒙一帶組織“勤王”武裝,多次發動叛亂。二是一些清朝的遺老名宿,這些人都在清朝中央和地方擔任過要職,自稱“頑民”,恥食民國俸祿。他們拉攏一度反對共和的實權人物,比如張勳、馮國璋等,企圖製造混亂復辟帝制。三是清末的保皇黨,如康有為等人。民國之後,康有為仍然堅持反動立場,積極鼓吹清室復辟。四是長江巡閱使張勳,他的是唯一掌握兵權的復辟派。張勳的隊伍仍然留著髮辮,表示對清室的效忠。因此張勳還有個外號叫做“辮帥”,他麾下的定武軍也有著“辮軍”的稱呼。

外號“辮帥”,領著“辮軍”,想要復辟帝制,但對袁世凱唯命是從

雖然復辟派都以擁戴溥儀復辟為號召,但是復辟派之間也相互有猜忌。在北洋政府建立之後,袁世凱也想對付清室的復辟派。袁世凱認為沒有武裝力量的小朝廷和遺老對北洋政權沒什麼太大威脅,所以袁世凱一直謀求與他們和解。但是張勳手握兵權,當袁世凱知道張勳和滿清遺老密謀復辟的時候,就派徐世昌和田文烈到兗州說服他。

外號“辮帥”,領著“辮軍”,想要復辟帝制,但對袁世凱唯命是從

張勳拜過徐世昌為師,對徐世昌言聽計從。他對徐世昌說,“袁公之知不能負,君臣之義不能忘,袁公不負朝廷,勳安敢負袁公”!張勳託徐世昌轉告袁世凱,只要袁世凱在,張勳唯命是從。從此之後,袁世凱不但對張勳放心,還加強“辮軍”的實力,把“辮軍”作為對付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