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涇川:田園風光美 鄉村旅遊熱

「攝影」涇川:田園風光美 鄉村旅遊熱

鄭家溝村流水淙淙,景色宜人。

入夏以來,涇川縣的鄉村旅遊不斷升溫,小長假、雙休日,來鄉村休閒觀光,享受清涼的城裡人絡繹不絕。

出縣城7.5公里,便是汭豐鎮鄭家溝村。這裡小橋流水,炊煙人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一派迷人的田園風光。路邊的農家樂里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沿新修建的木棧道拾級而上,我們來到位於村後的趟窪山原生態自然風光觀景平臺,放眼望去,位於汭河南岸的鄭家溝村仿漢長城、攔水壩、遊客中心、採摘園等景點盡收眼底,遠處的蔬菜大棚整齊排列、風格獨特的民居錯落有致,頓生宜居宜遊的田園美感。

和鄭家溝村一樣“高顏值”的鳳凰村位於涇河北岸,風景秀麗。村裡因勢利導,堅持生態旅遊與美麗鄉村建設同步推進,使鳳凰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宜遊村,一些國外遊客也慕名紛至沓來。包村幹部袁彩琴高興地說,鳳凰村這幾年的變化主要得益於農村“三變”改革和鄉村旅遊業的發展,鳳凰村的“青山綠水”變成了“金山銀山”。

近年來,涇川縣遵循鄉村發展規律,以“土氣”打造鄉村旅遊,做到以“農”為根,除了在景觀上盡力保持原汁原味,還積極挖掘文化資源,讓遊客能瞭解隴原大地傳統文化,體會當地民風民俗。

王村鎮完顏村有村民5000餘人,絕大部分人姓完顏,清代光緒年間的《涇川鄉土志》記載:“完顏氏,相傳為大金後裔,承麟帝為元所滅,其後裔遁於安定,遂為涇川土著。”王村鎮紀委書記孫海濤介紹,完顏村發展旅遊,注重打好歷史牌和文化牌,按照保護文物、傳承特色民俗文化,開創特色民俗旅遊的思路,將建設民俗文化展示、體驗、旅遊、探秘等區域。

飲食文化是發展旅遊產業中重要的一環。涇明鄉白家民俗文化村新修的街道上,各具特色的小吃店一字排開,在門口懸掛著“老白蒸雞肉”小旗的店鋪裡,店主白老漢正在熱情地招呼遊客。他說做夢也沒有想到,發展鄉村旅遊,讓他不用外出打工,在自己家裡每月就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

近年來,涇川縣搶抓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機遇,深入挖掘古村古鎮、山水生態、農耕文化等地域文化資源,按照“一鎮一特色、一村一風韻”的思路,突出“土氣、老氣、生氣、朝氣”,精心開發旅遊特色鄉村,鄉村旅遊業發展紅紅火火,助農增收取得明顯成效。截至7月底,全縣鄉村旅遊人數達15萬人次,旅遊收入接近10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3%。

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 呂亞龍

「攝影」涇川:田園風光美 鄉村旅遊熱

登高望遠,鄭家溝村田園風光盡收眼底。

「攝影」涇川:田園風光美 鄉村旅遊熱

鄉村舞臺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還有效倡導了鄉村文明。

「攝影」涇川:田園風光美 鄉村旅遊熱

完顏村因地制宜,打造獨具完顏文化特色的景點項目。

「攝影」涇川:田園風光美 鄉村旅遊熱

在家門口開店掙錢,村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

「攝影」涇川:田園風光美 鄉村旅遊熱

外國遊客在鳳凰村拍照留念。

「攝影」涇川:田園風光美 鄉村旅遊熱

集休閒娛樂、生態觀光於一體的鳳凰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好去處。

「攝影」涇川:田園風光美 鄉村旅遊熱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涇明鄉白家村的景色盡顯鄉土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