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哄搶文物,考古隊緊急挖掘「三把半傘」出土五國寶一甗王

公元1989年10月,江西省新幹縣政府決定趁著洪訊未到之機,斥資過萬來組織農民一起參與修繕贛江大堤。

當時,住在贛江兩岸的農民,差不多全部都被組織到河灘上去挖沙裝袋來修固河堤,在這眾多的鎮村農民當中,最賣力的是新幹縣大洋鎮程家村的農民,所以他們屢次受到縣政府宣傳部在廣播中對其積極性大加的表揚,號召其他鄉鎮的農民向他們學習。

住在程家村的村民都知道有這麼一個流傳了千百年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在贛江的河岸邊的廣大土地上有不曉得是哪朝哪代的皇親國戚,在這裡修築了許多的亭臺樓閣用來享受,

村民哄搶文物,考古隊緊急挖掘“三把半傘”出土五國寶一甗王

後來他們衰敗了,此處也被別國攻佔,慌忙逃走時就把他們積累的財寶都埋在了周圍的小山包之下,據說他們一共埋下了九缸十八甕的價值連城的金銀財寶。後來這些人都死了,再也沒有返回來了。

贛江兩岸之上從古到今都一直聳立著數不清的大山包,他們的海拔只有五六十米,遠遠看去就像一把把在雨中撐開來遮雨的雨傘,後來由於當地人不斷的取土來搞基礎田地建設,致使土山都被挖平了,最後只剩下三個半的小山包了,因此被村民稱為“三把半傘”。

當時程家村的村民正在汗流浹背地從一座小山包上挖出沙子來填充沙袋,然後再運到河堤上去加固堤壩。忽然一個村民“啊”的一聲喊,竟然挖出了一個閃閃發亮的器物來,

村民哄搶文物,考古隊緊急挖掘“三把半傘”出土五國寶一甗王

其他的村民都以為他挖到了傳說中的金子,馬上一擁而上來搶奪這個器物,幾個人都抓著這個像是大金香爐的東西不放手,為了平息爭奪,他們商量著把這個香爐砸成8塊,1人拿一塊,同時也驗證一下這個東西究竟是不是用金子做的?竟然真的將香爐砸碎了,卻發現它不是金子做的,只是銅而已,不禁大失所望。

不過雖然是銅,但他們想銅也能當廢品賣掉換錢,所以繼續在這個地方挖下去,挖出了更多的青銅器來……這時村幹部聞訊趕來,喝止了他們這種哄搶文物的行為。

村民哄搶文物,考古隊緊急挖掘“三把半傘”出土五國寶一甗王

接到發現文物的消息之後,當地的考古隊馬上趕來了程家村,對挖出青銅器的地方進行了勘探,發現這是一個商代時期的大型古墓。

為了防止村民繼續哄搶文物,考古隊馬上對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的挖掘,因為都是流沙,比較容易挖,考古隊只挖了半米左右,就挖出了一大批的青銅器來了,包括有一些青銅鼎,青銅兵器,青銅劍,還有一些陶器等等。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努力挖掘,考古隊終於把整個墓葬文物都挖掘出來了,並且搞清楚了墓葬的形制和規模,他們發現這是一座商朝時候的諸侯王的大墓,建築規模宏大,佔地面積達到八十平方米。

村民哄搶文物,考古隊緊急挖掘“三把半傘”出土五國寶一甗王

考古隊員在墓室的東部發現了數量很多的陶器,不過很多都已經破損了;在墓室的中間放著的是非常珍貴的青銅器,雖然也有些損壞,但整體保存得比較完好;在西邊發現有許多製作精美,造型奇特的玉器零零散散的鋪滿了地面。

考古隊一共從這個商代大幕之中清理出文物一千五百多個,包括有青銅器有四百八十六個,玉器七百五十四件,陶器三百五十六個,骨器五個。

村民哄搶文物,考古隊緊急挖掘“三把半傘”出土五國寶一甗王

考古專家把這些文物運回博物館進行研究之後,不禁讚歎道,這批文物質量上乘,造型獨特,製作優良,堪稱是珍品中的精品,不可多得,舉世罕見 。

後來經過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的評級,被評定為國寶級文物一共有五件,國家一級文物二十三件。

在這五件國寶文物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高達105公分的獸面紋鹿耳四足青銅甗,它是3000年前的古人用來烹飪食物的器具。

村民哄搶文物,考古隊緊急挖掘“三把半傘”出土五國寶一甗王

重量竟然達到一百五十七斤,是至今為止,在華夏大地發現的容量最多體積最大的青銅甗,因此被專家們暱稱為“中國甗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