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哄抢文物,考古队紧急挖掘“三把半伞”出土五国宝一甗王

公元1989年10月,江西省新干县政府决定趁着洪讯未到之机,斥资过万来组织农民一起参与修缮赣江大堤。

当时,住在赣江两岸的农民,差不多全部都被组织到河滩上去挖沙装袋来修固河堤,在这众多的镇村农民当中,最卖力的是新干县大洋镇程家村的农民,所以他们屡次受到县政府宣传部在广播中对其积极性大加的表扬,号召其他乡镇的农民向他们学习。

住在程家村的村民都知道有这么一个流传了千百年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赣江的河岸边的广大土地上有不晓得是哪朝哪代的皇亲国戚,在这里修筑了许多的亭台楼阁用来享受,

村民哄抢文物,考古队紧急挖掘“三把半伞”出土五国宝一甗王

后来他们衰败了,此处也被别国攻占,慌忙逃走时就把他们积累的财宝都埋在了周围的小山包之下,据说他们一共埋下了九缸十八瓮的价值连城的金银财宝。后来这些人都死了,再也没有返回来了。

赣江两岸之上从古到今都一直耸立着数不清的大山包,他们的海拔只有五六十米,远远看去就像一把把在雨中撑开来遮雨的雨伞,后来由于当地人不断的取土来搞基础田地建设,致使土山都被挖平了,最后只剩下三个半的小山包了,因此被村民称为“三把半伞”。

当时程家村的村民正在汗流浃背地从一座小山包上挖出沙子来填充沙袋,然后再运到河堤上去加固堤坝。忽然一个村民“啊”的一声喊,竟然挖出了一个闪闪发亮的器物来,

村民哄抢文物,考古队紧急挖掘“三把半伞”出土五国宝一甗王

其他的村民都以为他挖到了传说中的金子,马上一拥而上来抢夺这个器物,几个人都抓着这个像是大金香炉的东西不放手,为了平息争夺,他们商量着把这个香炉砸成8块,1人拿一块,同时也验证一下这个东西究竟是不是用金子做的?竟然真的将香炉砸碎了,却发现它不是金子做的,只是铜而已,不禁大失所望。

不过虽然是铜,但他们想铜也能当废品卖掉换钱,所以继续在这个地方挖下去,挖出了更多的青铜器来……这时村干部闻讯赶来,喝止了他们这种哄抢文物的行为。

村民哄抢文物,考古队紧急挖掘“三把半伞”出土五国宝一甗王

接到发现文物的消息之后,当地的考古队马上赶来了程家村,对挖出青铜器的地方进行了勘探,发现这是一个商代时期的大型古墓。

为了防止村民继续哄抢文物,考古队马上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因为都是流沙,比较容易挖,考古队只挖了半米左右,就挖出了一大批的青铜器来了,包括有一些青铜鼎,青铜兵器,青铜剑,还有一些陶器等等。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挖掘,考古队终于把整个墓葬文物都挖掘出来了,并且搞清楚了墓葬的形制和规模,他们发现这是一座商朝时候的诸侯王的大墓,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到八十平方米。

村民哄抢文物,考古队紧急挖掘“三把半伞”出土五国宝一甗王

考古队员在墓室的东部发现了数量很多的陶器,不过很多都已经破损了;在墓室的中间放着的是非常珍贵的青铜器,虽然也有些损坏,但整体保存得比较完好;在西边发现有许多制作精美,造型奇特的玉器零零散散的铺满了地面。

考古队一共从这个商代大幕之中清理出文物一千五百多个,包括有青铜器有四百八十六个,玉器七百五十四件,陶器三百五十六个,骨器五个。

村民哄抢文物,考古队紧急挖掘“三把半伞”出土五国宝一甗王

考古专家把这些文物运回博物馆进行研究之后,不禁赞叹道,这批文物质量上乘,造型独特,制作优良,堪称是珍品中的精品,不可多得,举世罕见 。

后来经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评级,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一共有五件,国家一级文物二十三件。

在这五件国宝文物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高达105公分的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它是3000年前的古人用来烹饪食物的器具。

村民哄抢文物,考古队紧急挖掘“三把半伞”出土五国宝一甗王

重量竟然达到一百五十七斤,是至今为止,在华夏大地发现的容量最多体积最大的青铜甗,因此被专家们昵称为“中国甗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