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爲爭議的皇帝朱厚照,頑劣性格和人文情懷註定得不到平衡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佑樘的長子,也是明孝宗唯一的兒子。明孝宗小時候經歷坎坷,父親明憲宗朱見深的後宮被悍妒的萬貴妃一手把持,明孝宗朱佑樘的母親也被萬貴妃逼得自盡。朱佑樘在那種環境活下來已經很不容易,所以他做了皇帝后,後宮只有張皇后一人,這在中國整個古代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而朱佑樘唯一的兒子朱厚照在歷史上的評價並不太好,大致就是因其喜好玩樂戀女色,修建豹房專門供其享樂,八大太監八虎專權弄得朝廷烏煙瘴氣等等原因。
明朝最為爭議的皇帝朱厚照,頑劣性格和人文情懷註定得不到平衡近年來有些史學家提出朱厚照有被抹黑的成分,不過正統史學家普遍還是不同意這個觀點。想想也是,畢竟沒有什麼真憑實據可以為朱厚照翻案,我們只能從歷史的一些印跡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明史記載朱厚照“性聰穎,好騎射”,同時最後也評價他“奮然欲以武功自雄” ;“假使承孝宗之遺澤,制節謹度,有中主之操,則國泰而名完,豈至重後人之訾議哉!”。也就是說朱厚照讀書過目不忘,騎射武功頗為出色,明史給予這兩句總結評價的意思是“不要總想著用武力去出風頭”;“若是你像你的父親先帝一樣跟我們文人好好合作,也就不會挨這麼多罵了。”
明朝最為爭議的皇帝朱厚照,頑劣性格和人文情懷註定得不到平衡朱厚照的父親朱佑樘作為明朝的中興之主,除了他的本身能力外,與他和朝堂文人的穩定合作有分不開的關係,而朱厚照偏偏不是這樣安分守己的個性,所以在明朝時期平民知識分子的力量在自身還不成熟的時候就操控了國家政權的環境裡,朱厚照被抹黑一部分也是不可避免的。

從歷史資料的一些記錄中,我們可以摘取幾件事來看。朱厚照在祖母王太后去世後親自安排葬禮,出殯時天下大雨,朱厚照免去了百官的跪拜之禮;朱厚照長時間在豹房時並沒有荒廢批閱奏章;朱厚照在應州大戰時與將士們同吃同住取得應州大捷,身為帝王並沒有搞任何特殊;朱厚照打敗蒙古五萬來犯,平定三次叛亂,多次的賑災減負;“八虎”雖然受到寵信但並沒有把持朝政;朱厚照雖與朝堂文人大臣們很多意見相悖但並沒有因此懲罰降罪於哪個大臣。
明朝最為爭議的皇帝朱厚照,頑劣性格和人文情懷註定得不到平衡可以看出,朱厚照是個文治武功兼備的人,並且德行也絕對不差。他或許不是一代明君,但要說是如歷史給他的定位那般荒誕就太牽強了。到了清朝,為了鞏固統治,將上一個漢王朝有意的抹黑也是很好理解的。整個明朝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偏科嚴重到荒唐的不同門類的藝術家皇帝,那麼是否有統治者在編纂前朝歷史時刻意誇大也是值得懷疑的。

明武宗朱厚照的頑劣性格中,常常充斥著對於國家大事的殺伐決斷,也有著溫和近人的人文情懷,但始終得不到平衡。他死時31歲,他的死或者反映了性格和現實朝堂的抗衡始終是個敗局,就連死因也以一個未解之謎結束,很多人始終相信朱厚照是被蓄意害死。到今天對他不屑批判者有之,為他不平推崇者有之,使他成為了整個明史最具爭議的一位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