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为争议的皇帝朱厚照,顽劣性格和人文情怀注定得不到平衡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佑樘的长子,也是明孝宗唯一的儿子。明孝宗小时候经历坎坷,父亲明宪宗朱见深的后宫被悍妒的万贵妃一手把持,明孝宗朱佑樘的母亲也被万贵妃逼得自尽。朱佑樘在那种环境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所以他做了皇帝后,后宫只有张皇后一人,这在中国整个古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而朱佑樘唯一的儿子朱厚照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太好,大致就是因其喜好玩乐恋女色,修建豹房专门供其享乐,八大太监八虎专权弄得朝廷乌烟瘴气等等原因。
明朝最为争议的皇帝朱厚照,顽劣性格和人文情怀注定得不到平衡近年来有些史学家提出朱厚照有被抹黑的成分,不过正统史学家普遍还是不同意这个观点。想想也是,毕竟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可以为朱厚照翻案,我们只能从历史的一些印迹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明史记载朱厚照“性聪颖,好骑射”,同时最后也评价他“奋然欲以武功自雄” ;“假使承孝宗之遗泽,制节谨度,有中主之操,则国泰而名完,岂至重后人之訾议哉!”。也就是说朱厚照读书过目不忘,骑射武功颇为出色,明史给予这两句总结评价的意思是“不要总想着用武力去出风头”;“若是你像你的父亲先帝一样跟我们文人好好合作,也就不会挨这么多骂了。”
明朝最为争议的皇帝朱厚照,顽劣性格和人文情怀注定得不到平衡朱厚照的父亲朱佑樘作为明朝的中兴之主,除了他的本身能力外,与他和朝堂文人的稳定合作有分不开的关系,而朱厚照偏偏不是这样安分守己的个性,所以在明朝时期平民知识分子的力量在自身还不成熟的时候就操控了国家政权的环境里,朱厚照被抹黑一部分也是不可避免的。

从历史资料的一些记录中,我们可以摘取几件事来看。朱厚照在祖母王太后去世后亲自安排葬礼,出殡时天下大雨,朱厚照免去了百官的跪拜之礼;朱厚照长时间在豹房时并没有荒废批阅奏章;朱厚照在应州大战时与将士们同吃同住取得应州大捷,身为帝王并没有搞任何特殊;朱厚照打败蒙古五万来犯,平定三次叛乱,多次的赈灾减负;“八虎”虽然受到宠信但并没有把持朝政;朱厚照虽与朝堂文人大臣们很多意见相悖但并没有因此惩罚降罪于哪个大臣。
明朝最为争议的皇帝朱厚照,顽劣性格和人文情怀注定得不到平衡可以看出,朱厚照是个文治武功兼备的人,并且德行也绝对不差。他或许不是一代明君,但要说是如历史给他的定位那般荒诞就太牵强了。到了清朝,为了巩固统治,将上一个汉王朝有意的抹黑也是很好理解的。整个明朝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偏科严重到荒唐的不同门类的艺术家皇帝,那么是否有统治者在编纂前朝历史时刻意夸大也是值得怀疑的。

明武宗朱厚照的顽劣性格中,常常充斥着对于国家大事的杀伐决断,也有着温和近人的人文情怀,但始终得不到平衡。他死时31岁,他的死或者反映了性格和现实朝堂的抗衡始终是个败局,就连死因也以一个未解之谜结束,很多人始终相信朱厚照是被蓄意害死。到今天对他不屑批判者有之,为他不平推崇者有之,使他成为了整个明史最具争议的一位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