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孩子離家出走頻發,根源到底在哪裡?


暑假孩子離家出走頻發,根源到底在哪裡?

現在正值暑假,孩子們和家人相處的時間比平時更多了,矛盾也隨之而來。很多孩子一賭氣,就上演“該出走時就出走”的戲碼,家長們對此又氣又怕,既氣孩子不懂事,又擔心孩子發生危險。過去一個多月,全國警方共接到兒童走失報警數百起,這個數字真的是相當驚人!孩子無論因為什麼離家出走,這種做法都是不對的。但作為家長,在面對孩子出走時,最重要的不是責罵孩子,而是找到孩子出走的原因並及時解決,以免孩子重蹈覆轍。

暑假孩子離家出走頻發,根源到底在哪裡?

1. 考試成績不理想,擔心責罵前幾天,家住東莞的呂先生家裡,就經歷了一場讓人膽戰心驚的孩子離家出走事件。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呂先生8歲的女兒琪琪和10歲侄女思思在留下一封信件後離家出走,經過民警和家人一天一夜的緊張尋找,終於將兩個小女孩成功找回,所幸的是孩子並沒有受到傷害。

點評:考試成績不理想,孩子會承受很大的精神壓力,如果這時家長再一味打罵,只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讓孩子萌生 “出走”的想法逃避懲罰。

暑假孩子離家出走頻發,根源到底在哪裡?

2. 逃避課業繁重的補習班最近,南昌13歲男孩小煒小學剛畢業,正準備升入初中,因不願意參加補習班與父母發生矛盾後賭氣離家出走,至今仍然下落不明。因為補課班問題,出走的不止有孩子,還有大人。近日,諸暨一母親給女兒報了暑期培訓班後,因失信帶孩子出去旅遊的承諾,母女倆一番爭吵後,母親竟然離家出走,無奈之下,女兒只得報警求助。

點評:家長給孩子報補課班,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根據孩子的特點和需求有針對性地報名,不要盲目跟風報太多,以免孩子身體吃不消,產生厭倦和逃避心理。

暑假孩子離家出走頻發,根源到底在哪裡?

3. 二胎家庭,老大缺乏關愛7月24日,武漢某派出所民警接到群眾報警,一名十幾歲的女學生長時間在某小吃店內做作業,拒絕回家。後來經民警調查得知,這名14歲的女孩已經一個星期沒有回家了,因為覺得家裡有了二胎弟弟,自己不被關心,所以選擇離家出走。無獨有偶,近日,河南來武漢打工的林先生一家,也上演了老大離家出走的一幕。6歲大女兒覺得媽媽只關心10個月大的弟弟,偷偷溜出家後迷路,被好心民警收留,而孩子媽媽在12個小時後,才發現孩子不見了……

點評:有二胎的家庭,家長不能忽視老大的心理變化。當家長將更多心思放在更需要照顧的老二身上時,也要給予老大足夠的關愛,以免孩子產生心理落差。

暑假孩子離家出走頻發,根源到底在哪裡?

4. 沉迷手機遊戲,與家長衝突前兩天,嶗山市7歲女孩因為看動畫片的問題和姥姥賭氣,一氣之下離家出走,經過民警多方搜查,終於在女孩的同學家中將其找到。上海市的張先生,卻因為阻止女兒玩手機而悔不當初。14歲女兒小燕因為沉迷玩手機,被張先生責罵了幾句,一時想不開離家出走,隨後跳河身亡。

點評:沉迷玩手機或看電視,是孩子自我封閉的一種表現。那麼作為家長,你平時有沒有經常陪伴孩子,和孩子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聆聽孩子的傾訴呢?

暑假孩子離家出走頻發,根源到底在哪裡?

5. 逃避家庭矛盾,出走見網友7月25日,濟南站執勤民警巡邏時,在售票窗口發現一個哭泣的女孩,遂將其帶回到民警值班室做進一步調查。民警經過一番勸解詢問後瞭解到,這名13歲的女孩是因為在家中時與父母產生矛盾,被訓斥了幾句,於是產生離家出走的念頭,打算去見剛認識兩三個月的江西網友。民警聽到後非常震驚,趕緊聯繫女孩的家人將其帶回。

點評:家長和孩子溝通要注意方法,尤其是處於叛逆期的孩子,要注意疏導孩子的情緒,更要告訴他提高防範意識,現在社會魚龍混雜,千萬不可莽撞行事約見網友。家長一旦發現孩子離家出走,要第一時間聯絡孩子的老師、同學以及親戚,看孩子是否和這些人在一起;派人手到孩子經常出入的場所以及家附近的網吧、商場、公園等地點尋找;此外,家長還要儘快報警,調取附近監控並通過警力尋找孩子。尋找失蹤兒童,我們更專業。普家融合安全衛士,兼具DNA永備尋人和AI人臉識別即時尋人功能,快速定位走失兒童位置並確定其身份,幫助走失兒童早日回家!【歡迎關注、點贊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