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五代喜歡用別的朝代國號?不是五代膚淺,而是這個習俗太強大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雖然很多時期都有“中國”這個稱呼,但真正的國號,卻是另有他名,比如咱們所熟知的,“唐”、“宋”、“明”等等,都是某一個時期咱們中國的國號。

在這麼多的朝代中,有一個時期,很多人對它的國號都會有些疑惑,那就是唐朝之後的五代時期。這段時期的五個朝代,咱們現在稱呼它們時,都會在前面加上一個“後”字,比如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五代命短不富強咱們大家都知道,但起個國號還要用別的朝代用過的,難道五代就這麼膚淺沒文化?

為何五代喜歡用別的朝代國號?不是五代膚淺,而是這個習俗太強大

其實不然!這國號啊,命名可是都有“講究”的!一般來說,大概能分為四種。

第一種,使用前朝曾封給新天子的職位(或者說封地)來命名。

這個很好理解,舉幾個例子:項羽得天下的時候,封給劉邦漢王的稱號,駐守巴蜀、漢中等地,後來劉邦就建立了漢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漢獻帝封曹操為魏王,後來他兒子曹丕登基,就成立了魏朝;再後來司馬炎奪帝位,用的是他爹司馬昭曾被封的晉王,因此取國號晉。

五代時的後梁之主朱溫,在唐朝時就是被封為了梁王,封地是開封一帶,也叫“大梁”,因此朱溫就用“梁”為國號。歷史上用這種方法來命國號的,算是主流。

為何五代喜歡用別的朝代國號?不是五代膚淺,而是這個習俗太強大

第二種,使用自己的姓氏(或者說家族血統)來命名。

最為典型的例子,直接說五代時的:後唐之主李存瑁,他曾被唐朝封為晉王,按理說應該建國號為“晉”,但他覺得,自己姓李,大唐也姓李,自己登基了,延續的是李家的血統,應該叫“唐”!不過實質上,他的這個“唐”和李淵的“唐”,真不是一回事,畢竟,他可是沙陀人,原姓是“朱邪”,“李”只是大唐賜給他的姓。

還有後漢之主劉知遠,覺得自己姓劉,便取國號為“漢”;後周之主郭威,覺得自己是西周時期的貴族虢叔之後,乾脆就命國號為“周”!這攀親的本事,也挺厲害的。

為何五代喜歡用別的朝代國號?不是五代膚淺,而是這個習俗太強大

第三種,使用自己曾發跡的地方來命名。

這個和第一種有點類似,但畢竟沒有封號什麼什麼王,所以還是有些區別的。比如宋太祖趙匡胤,他創建宋朝時,就是因為自己曾在宋州發跡,官至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所以登基時便用“宋”來當國號。

為何五代喜歡用別的朝代國號?不是五代膚淺,而是這個習俗太強大

第四種,按照自己的想法、信仰等來命名。

這個就有點天馬行空了,沒個標準,但也有些酷。比如王莽篡漢,覺得前無古人,改朝換代,是個新鮮事,一切都要新,於是命國號為“新”;李自成推翻明朝,覺得明朝氣數已盡,這是天意,順天者昌,所以命國號為“順”;

朱元璋信仰光明,在金庸小說裡,還與明教、光明頂等關係密切,所以命國號為“明”;女真族覺得金克鐵,是大好,於是命名“金”;後來皇太極入主中原,覺得金人在宋朝時給漢人留下的名聲太不好,而女真又為滿族,滿帶有水,明朝的明帶有“日月”,日月為火,因此,取名“清”,水克火。

為何五代喜歡用別的朝代國號?不是五代膚淺,而是這個習俗太強大

整體上來看,歷史中的朝代命名,都是上面這幾種原則。但不管如何命名,古往今來,我們都有個共同的名字——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