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隱閉:是否患上社交焦慮症?

最近,社會非常關注「隱閉青少年」這個問題,因為他們不但白白浪費了很多「黃金歲月」,影響學業和工作,而且令身邊的親友非常擔心。

害羞、隱閉:是否患上社交焦慮症?

社交焦慮與害羞不同

社交焦慮症近年漸受關注,求診人數亦不斷上升,一生髮病率約百分之三。

社交焦慮症徵兆

(1)其中一個徵兆:害怕成為眾人注目的對象,避免社交場合

(2)最少兩個緊張徵兆 :面泛紅潮 ;作悶作嘔 ;大、 小便急的感覺

(3)情緒不穩

(4)知道是不需和過分

(5)影響日常生活

害羞、隱閉:是否患上社交焦慮症?

成因與性格有關

社交焦慮的成因可與性格、家庭、成長背景及過去經歷有關。性格害羞、內儉、孤僻的人,或缺乏自信心者,他們一般並非社交能手,害怕與人接觸,甚至將自己收藏起來,部分隱閉青年就是患上社交焦慮症。此外,若家庭對孩童過分呵護,例如不讓子女參加學校旅行等社交活動,久而久之,他們變得不懂與人相處,失去交際能力。另一方面,過去在社交中的不快經驗,都是成因之一。患者可能因一次當眾被奚落或受很大挫折,因而害怕再面對社交場合。

社交焦慮症屬精緒病的一種,同樣與腦部傳遞物失衡有關。因此,患者一般需要服藥治療,以穩定情緒,並且教導患者控制焦慮情緒,例如在緊張時深唿吸及進行鬆弛活動等。然後,再配合行為治療法,讓患者循序漸進地參與社交活動,從而累積成功交際經驗,增強自信心。患者應多找朋友陪伴自己去街,最初可找一個死黨陪伴,信心增加後,可多找幾位朋友陪伴。

害羞、隱閉:是否患上社交焦慮症?

想改善社交表現,可以參考以下幾點社交技巧:

社交技巧

1. 在公眾場合放膽說話,表達自己思想,不要隱藏自己。

2. 不要太介意別人的批評,應嘗試接受別人善意的批評。

3. 儘量遷就別人的興趣,不要因為興趣不同而逃避與朋友相處。

4. 嘗試改變自己思想方式,不要只回憶在社交場合中失敗的經驗,應想想成功經驗,從而提升自信心。

5. 在社交場合中控制個人情緒,不要亂髮脾氣,應心平氣和與別人相處。

6. 包容他人,不要否定別人的活動。

7. 在衣著方面,應選擇適合該場合的服裝。

8. 不論男女均須注意儀容,女士可化淡妝,男士應注意髮型及儀容整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