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類香港記憶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我發現自己多年來與科學最接近的時候,不是把手放在《黎曼幾何基礎》的封面上企圖用心靈感受黎曼的智慧的時候,而是童年沉迷漫畫的某日,醍醐灌頂般說出“看漫畫書一天,感覺像一分鐘;看教科書一分鐘,感覺像一年”的那個瞬間——這句話,不正是對愛因斯坦相對論的通俗解釋麼?

是的,時空是相對的,而漫畫,顯然就是開啟秘密時空的那把魔法鑰匙。隨意拿起一本翻開,任由眼睛從一個格子跳到另一個格子,任由思想從一個時空跳到另一個時空,可以看到天昏地暗。

而諸漫畫中,香港漫畫的魔法力絕對不容小覷——畢竟,小時候啟發我頓悟相對論的那一本漫畫就是王澤的《老夫子》;畢竟,不是所有的漫畫都叫香港漫畫

兩本漫畫,一個摩登年代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老夫子,過了55年到如今外貌依舊沒發生什麼變化的不老妖男子,跟他的好基友大番薯和秦先生,當過乞丐也做過偵探,去過古代也來過未來,接受過神仙的幫助也受到過外星人的恐嚇,整蠱過別人也伸張過市井小民的正義,在把生活過得多姿多彩之餘,更將一個個四字成語演繹得靈動且形象,助力了無數學習成語的小朋友(如我)和大朋友(如我爺爺)。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據說秦先生的原型就是王澤本人

即便抄襲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著名漫畫家朋弟的作品,這本憑著架空故事的漫畫也風靡了華人世界——它總能犀利無比地戳到現實。明明充滿辛辣的諷刺,卻總能用無厘頭幽默讓人覺得妙趣橫生。亦莊亦諧間,描摹盡人生百態。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半斤八兩》

作者王澤,天津人,33歲跑去香港混,一套《老夫子》卻做到了讓香港人自己說,這漫畫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這是因為,漫畫裡場景都取自當香港的生活場景。比如,一張床分上中下三層出租的故事看似誇張,在當時香港,卻是真的有一家八口一張床的情況。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也是因為老夫子的遭遇很容易會讓讀者產生共鳴,比如,受薪族經常受老闆欺負,於是老夫子替大家宣洩不滿。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更與王澤開始畫老夫子的時期不無關係。那是香港的60年代,華洋共處的重要時期,所謂的摩登時代”。經濟開始起步,西方文化給本土的傳統不斷帶來的衝擊也越來越劇烈。《老夫子》中那表現出來的對中西方文化充滿矛盾的情結,恰好也反映出了當時的港人對西方文明和中國傳統的複雜且微妙的情感。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但不管怎麼說,摩登的東西始終是會比較受歡迎。所以,60年代的香港,出現了另一套能夠與《老夫子》平分天下的公仔書,那就是風靡大街小巷的、

堪稱摩登香港的摩登指南的、李慧珍的《13點》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十三點,上海話裡用來形容某人做事沒腦子,傻到可愛。李惠珍少女時期活潑又好動,她媽就親暱地喚她13點,後來她畫漫畫,就把這個名字給了自己故事的女主角。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漫畫《13點》

女主角13點,含著金鑰匙出生,有穿不完的漂亮衣服,開不完的時髦趴體,就連早餐,也吃的是歐式的多士和牛奶而不是油條和白粥。而當時,正值香港大力發展輕工業,社會上佔比最大的職業女性是工廠女工。女工們工作辛苦,月薪卻也不過百文,一本《13點》,無疑給她們送去了一個天真的夢想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而最大的想法,自然是對夢想生活的憧憬

漫畫裡共出現過一千多套時裝——難怪當時的時裝店,會直接把漫畫當參考樣書拿給顧客看,問她們要選做哪一件。而如今的我們看回《13點》,雖說當時的摩登已變成了懷舊,也不得不感慨,老香港同胞們真的比你會玩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比如這個包,要多前衛有多前衛

那時,男仔喜歡梳貓王的“騎樓裝”頭,他們穿西裝或者花襯衫、邀請喜歡梳八九吋高的筷子姐妹花頭、穿迷你裙的都市女郎、放著《House of the rising sun》或者披頭士的歌跳舞。而這些潮流的蹤影,全都可以在《13點》裡找到痕跡。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花襯衫要配喇叭褲,以及騷走位

不僅如此,院辦我還震驚地發現:現在很火的、大家都以為是新概念的無聲蹦迪,其實早在半個世紀前,就被玩過了!!!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實在是摩登得不行

據說,《13點》每出一期會印一個紙版模特兒和一些可以套在模特兒身上的“時裝”——時裝從晚禮服到便服到睡衣一應俱全,讀者可以把它們剪下來,給模特兒換裝玩。院辦的少女心此刻儼然已被撩動,求問,現在哪裡可以買到當時的《13點》?

香港漫畫帝國的締造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不過60年代的小孩看公仔書,很少是買回去看的。5角一本挺貴,你若是偷你媽的錢,還得冒上被揍的風險。所以,大部分普通小孩就動用微薄的零花錢咯,去報攤或者租書鋪,一毛錢十張卡,卡上蓋著攤檔的印,一卡看一本。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而放著各種漫畫供顧客消遣的理髮鋪,也是看漫畫的聖地。那時候有個十來歲的小男孩,別人出門理個頭10分鐘,他經常一理就是5個鐘,多出的4小時零50分,全被他花在看漫畫上,慢慢看,從何日君的《黑蝙蝠》到許冠文的《財叔》,從《老夫子》到《13點》,葷腥不忌。

這個6歲隨家人移居來港的小男孩,家境不好13歲輟了學,卻醉心漫畫將之立為畢生志向。

時間邁進70年代,香港經濟也步入轉型發展期。“轉型”兩個字意味著貧富差距大、不公現象多、社會環境亂。

最底層的勞苦大眾,擺個“走鬼檔”,要跟政府方面鬥智,還要受到流氓惡霸的欺壓。大部分的屋村都是黑社會的地盤,青少年被“踢入會”是常事。各種層出不窮的風化案也搞得市民人心惶惶。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所以說藝術總有生活背景

男孩變成了小夥住在觀塘工作在灣仔,大家知道,尤其灣仔一地,魚龍混雜生猛異常。火氣旺的年輕人,幾個friend結成一班赤手空拳活動筋骨的事情常有。於是,他就想寫個故事,寫一班英雄,出來混,行俠仗義一番。《小流氓》橫空出世。或許《小流氓》這個名字大家聽起來覺得陌生,那是因為1975香港政府正式通過「不良刊物法例」後,

它便改了名字,叫《龍虎門》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早期《龍虎門》

火雲邪神的出處也找到了!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龍虎門》內頁:從右到左讀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2000年後的《龍虎門》的畫風明顯現代感強了很多

是的,男孩就是《龍虎門》他爹,香港漫畫界的龍頭人物黃玉郎

他白手起家,不僅將日本漫畫的造型和中國傳統的連環圖形式相結合起來,畫出《神兵玄奇》等作品,開創了香港漫畫的新紀元;更一手創辦玉郎集團(今文化傳信),建立起

從創意、構圖、腳本繪製、上色、修校、到發行的一整條分工明確的“漫畫生產流水線”,把漫畫當成產業做,打造起香港的漫畫王國。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總體來說,香港的漫畫創作環境挺不錯的

動作漫畫,現代人的武俠夢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龍虎門》作為港漫畫裡最早接觸街頭罪惡題材的作品,讓小流氓模樣的英雄和兄弟一起,一區區去打怪,懲惡揚善。

情結緊張刺激,畫面流暢飽滿,又大打色情暴力擦邊球,每一個元素都寫著三個大字:荷爾蒙,不火就奇怪了。正好彼時社會上武打影視作品的風頭極盛,《小流氓》與競爭對手上官小寶的《李小龍》,一併使動作漫畫成為港漫的主流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這也是為何,現在說起港漫,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肌肉男+等待被救的大胸女+天馬行空的武俠故事。

這股風潮,從70年代吹到80年代後,由黃玉郎的徒弟馬榮成引領(雖然倆人後來分了,馬榮成還被人砍了右手),他憑藉一部《中華英雄》,期期賣出20萬冊,把影響力直接輻射到東南亞,開啟了港漫的黃金時代。當然了,馮志明的《刀劍笑》也是香港武俠漫畫的又一高峰。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馬榮成另一代表作還有《風雲》

吹到90年代,彼時《天若有情》《英雄本色》《監獄風雲》等類型片較好又賣座,大大啟迪了牛佬,他叫上一批港漫生力軍,

把舊江湖故事套用進現代江湖,從此《古惑仔》誕生。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牛家班的成員,為了讓《古惑仔》儘量接近現實,甚至會跑到酒吧,旺角,尖沙咀,食肆等過夜生活的人聚集的地方去搜集資料和拍照,《古惑仔》能大火,能連載至1600期,將浩南的故事從20歲講到50歲,不是沒有原因的。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浩南的著裝曾一度受到香港小青年爭相模仿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前輩上官小寶的《李小龍》也只連載到1560多期

而《古惑仔》火遍華人世界,自然也離不開鄭伊健陳小春謝天華的浩南山雞大天二。不過不少漫畫迷都吐槽,無論從人物豐富度還是內涵深度上看,電影連原著漫畫冰山一角都不及,但在從小學六年級起就痴迷香港黑幫片的院辦我眼中,二者都很好。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友情歲月

也總有人喜歡吐槽古惑仔無非是小混混打架的膚淺故事。我想,他們大概忽略了《古惑仔》創作的時代背景。97將近,前途的未知搞得大家人心惶惶,身份認同的困惑從社會層面蔓延至個人層面的自我認知,而《古惑仔》中每一個人物的獨特鮮明與萬中無一顯然就是戳中痛點。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更何況,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純黑與純白。如果僅僅因為《古惑仔》的主角是黑幫人物,就忽略他們身上的情與義,無視他們命運故事的精彩,只能說,真可惜。

更何況,你說中二也好,但其實動作漫畫,不就是給庸常的我們,造了一個浪漫的英雄夢嗎?

根植本土的繽紛多彩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雖說動作漫畫到今天依然是香港漫畫裡最叫座的主流,但其實,港漫的世界一直很多元。

有讓人看到背脊發涼的驚悚故事,比如漢民作的《怪異集》;也有讓人笑到吐血的甘小文和上官小強的無厘頭搞笑漫畫;也有都市愛情故事,比如劉雲傑的《FEEL 100%》 .......簡直像五羊甜筒一樣口味繽紛。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漢民作還畫過《人肉叉燒包》,他許多漫畫都取材自本土社會事件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一看封面就很港式無厘頭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90年代的Feel 100%,講述都市人的愛情觀,主角是設計師,現在看依然很潮

千禧年後,出現不少獨立漫畫家,,比如大家熟知的麥兜麥嘜系列,就是作家謝立文和畫家麥家碧合力創作的。這兩隻豬身上看似平淡無奇,卻幼稚又深奧,憂鬱又樂觀的故事,看哭過多少人啊!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完美故事告訴我,每一天都可以是完美的一天

雖說千禧年後,大家都覺得港漫勢微了,但依然有堅守著的造夢者,保持著一定的創作水準,根植本土,用獨有的港式幽默講精彩的故事,比如2015年鄭健和與鄧志輝合作的《西行記》,你看這臺詞,非港漫不可有。

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看遍港漫就是看遍另类香港记忆

大家總說,有一種電影叫香港電影,有一種流行樂叫香港流行樂,其實,何嘗不是“有一種漫畫叫香港漫畫呢”?香港漫畫,在有心人的眼中,恐怕早已不僅是開啟異次元時空的魔法鑰匙。

本文作者 |夏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