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也許真的無法衡量。常有人說“人定勝天”,往往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的力量大多都微不足道,但如果有了時間的幫忙……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在印度,世界上最大的河間島Majuli面臨著消失的危險,在過去70年裡,Majuli的面積消失了一半以上,人們認為它將在不久後淹沒於河水之中。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與小島一起消失的,還有因為水土流失而死去的原始叢林和野生動物。雖然印度當局正在努力找出如何拯救海島,但如果不是一個人幾十年的努力,這個小島早已不復存在。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他叫Jadav Payeng,一個生於阿薩姆邦(Assam Region)的普通印度人。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1979年,16歲的印度男孩Jadav Payeng看到一個奇異景象。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一場洪水捲來無數的蛇。洪水過後,成千上萬的蛇全都奄奄一息癱在岸邊,而這樣的景象改變了他的一生。因為沙洲上沒有樹木的遮擋,蛇被活活曬死,Jadav看著這幅景象,不由自主留下了眼淚。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從此,為了拯救Majuli島,Jadav將他一生心血都投入到植樹造林。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這份義務勞至今已經持續了39年。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如今他已種植了550公頃的森林,比紐約的中央公園(340公頃)還要大。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了很多動物的家。孟加拉虎和印度犀牛是這裡的常駐客。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每年都有超過100頭大象來這裡“度假”。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Payeng造林的故事引發了許多用科學鑑證學者的思考。“大自然有其食物鏈,為甚麼我們不能好好跟隨?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如果我們作為有知性的生命不去保護動物,有誰會保護牠們?”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Payeng的經驗告訴我們,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大量的統計數字去了解砍伐森林造成的破壞,亦不需要龐大的工程去庇護自然財富的生存。在緊絀的資源與有限的知識下,Payeng展示了人類最基本與大自然融和的本能。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2012年,印度新德里的尼赫魯大學對 Payeng頒發認可,稱他為“印度森林之子” (Forest Man of India)。直到如今,他依然守護著小島,幹著他40年如一日的事。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類似的故事中國同樣在發生,前幾天播出的焦點訪談節目裡,報道了科學家們通過30多年的“花式種樹”,終於馴服了內蒙古庫布其沙漠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在短短的不到20年間,庫布其沙漠森林覆蓋率、植被覆蓋率已分別由2002年的0.8%、16.2%,大幅提升到2016年的15.7%、53%。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玩過螞蟻森林的同學應該都見過庫布其沙漠,它是中國第七大沙漠,總面積約1.39萬平方公里,流動沙丘約佔61%,長400公里,寬50公里,沙丘高10~60米。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經過30年的治理,庫布其沙漠治理區流動沙地從總面積的73.3%減少到44.5%,固定半固定沙地從總面積的26.7%提高到55.5%。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看圖說話最直觀,下圖是2000年庫布其沙漠的衛星遙感圖,黃黃的一大片全是沙漠。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到了2016年,大部分地區已經被綠色覆蓋。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為了能提升沙漠種樹的成活率,咱們的科學家腦洞大開,創造性地發明了許多花式種樹法。比如“微創種植法”,10秒就能種一棵沙柳,效率槓槓的!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微創,即以常水壓為動力,在沙地衝出栽植孔洞,然後將浸泡後的灌木條插入栽植孔中,使苗條與沙土層緊緊結合。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看似簡單的“微創植樹法”可使樹木成活率由20%提高到80%以上,且十幾秒就可以種一棵樹,大大提高了植樹效率,是庫布其治沙植樹主要方法之一。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1/3的沙漠得到治理,而其中更深層次的影響,是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態資源逐步恢復,據統計庫布其沙漠生物種類從以往不足10種,增加到了530種,沙漠中還出現了幾百萬畝釐米級厚的土壤!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作為世界上唯一被整體治理的沙漠,庫布其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為“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範區”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庫布其治沙技術已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肅、雲南、河北等地成功複製,而且已向沙特、蒙古等“一帶一路”國家推廣,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

40年前,一位16歲少年開始每天在荒島上種樹,如今……

兩個國家,不同的人

不同的方法,同一個目的

由衷地向這群“對抗”大自然的人

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