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声到恶魔(终):比瓦格纳早100年的事

从人声到恶魔(终):比瓦格纳早100年的事

西方音乐史是否就是教科书讲的模样?

西方音乐史是否只有一个版本?

让我们给你不一样的内容,

古典音乐意外史!!!


从人声到恶魔(终):比瓦格纳早100年的事

抢先于瓦格纳的事

万事俱备,把五线谱纸铺好,莫扎特将创作出怎样的音乐呢?请留意巴松管用弱音奏出的部分:开始三小节是C小调,但后面是什么?基本上是勋伯格的十二音列技法了,这样过激的音程跳跃,当时的人们听起来一定很难接受——因为这已经是20世纪的音响效果了。

这个让人困惑的主题在12小节里结束,之后整个乐团重复演奏一次。随着低音声部回响,整个乐团加上了和声就显的有调性了。调性回归,自然回到了“熟悉的味道”。不过,莫扎特从13小节开始重复这一主题,同时加上了和声。但他所加的和声是每一小节移动一下的减七和弦——减七和弦是不属于任何一种调性的重力和弦,所以莫扎特的这首新钢琴协奏曲是作为“无调性”音乐创作出来的。

从人声到恶魔(终):比瓦格纳早100年的事

调性稍微显现是在20小节之后,向着C小调的属和弦方向走去,不久在第34小节进入副主题。这里弦乐静默,由管乐四人合奏,以半音阶进行着。到了合奏的后半部分,也就是木管相互呼应的时候,乐曲才终于有了明确的调性。但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乐曲进行到第一乐章结束,一刻不停的持续着半音阶的无调性感和令人炫目的多调性感交错着,由巴松管和钢琴交织着呈现出来。这种音响效果能让人轻易联想到瓦格纳,但这可是要比瓦格纳早100多年的事了。

但在他所处的时代,这样的创作毫无疑问是“被禁止的游戏”。从小他接受的教育是“创作音乐的方向必须与听众喜好一致”,不论走到哪,就必须写出当地人喜欢的音乐,到了巴黎为巴黎,去了意大利为意大利。“音乐家是仆人”,这是莫扎特时代的设定。但这种设定对于30岁之后的莫扎特来讲愈来愈厌恶。比起让听众们满意,真正唱自己内心的歌自然成了莫扎特心中情不自禁的表达。之前的两首钢琴协奏曲,把竖笛如此推崇就是一次突破“禁忌”的尝试,这一次自然要走的更远些。《C小调》K491在当年4月7号首演之后的评价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从第一乐章的呈现来看,大胆猜测应该不会得到什么过高的评价。

从人声到恶魔(终):比瓦格纳早100年的事

进入第二乐章,被第一乐章超前的创作手法搞晕的听众们变得豁然开朗,好像满天乌云瞬间被风吹散,转眼晴空万里了。乐句在平稳的降E大调上进行,主题通过钢琴吟唱犹如泪水洗过的蓝天来表达出难言的悲伤。19小节开始双簧管和巴松(之后是长笛)配合着进入,直到这一乐章结束,弦乐几乎都是单纯的起着伴奏作用。钢琴和木管声部扮演着“独唱家”的角色,相互交织着演唱着……最初段落的主角是费亚拉的双簧管,下一段落是施塔德勒的竖笛,结尾是全体演奏。

终乐章是变奏曲,主角依旧是钢琴和木管声部,弦乐依旧做陪衬:钢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雄壮感开始演奏,木管则把变奏段落彻底承接下来,全曲就在这种紧张的、没有缓和的C小调中结束了。依照以往做法,莫扎特一般会将结束段进行同音转调处理,比如之前的《D小调》K466,最终会转入D大调,让大家安心。这一次他没有这么做,只是在强烈的C小调上升音阶与和弦中结束了全曲。

从人声到恶魔(终):比瓦格纳早100年的事

从人声到恶魔

《C小调》K491的第一乐章可以说是莫扎特最“魔性”的创作,但贝多芬非常喜欢这部作品,相传他的《C小调第三号协奏曲》就是根据这部作品创作出来的。

莫扎特“这种放飞自我”、不顾听众感受的行为也得到了报应:全胜时期的音乐会预约会员有174人,而这一年就减少到130人,三年之后只剩下一个人了。当然,所有的黑锅不能全由《C小调》K491一部作品来背,更多原因还是因为莫扎特对于当时的听众来讲真的是愈来愈像“炽天使”了。这种听从自己内心快感一旦品尝过一次,就如同上瘾一般,让曾经那个“整个世界都是阳光”的莫扎特变得愈来愈像个“魔鬼”,音乐创作也愈来愈变得横行霸道。尤其是在面对弦乐五重奏演奏形式上,要知道“弦乐五重奏”这样的演奏形式最常出现的场景是“餐厅”……拿《D大调弦乐五重奏》K593的终乐章主题为例,连续下滑的半音阶主题让当时的听众难以忍受!!!不得已,在莫扎特死后,乐谱出版方将其进行了修改。直到1970年之后,莫扎特的原版乐谱录音才陆续再现天日。相比而言修改版安全多了,但也平庸多了。所以在十八世纪,莫扎特后期拒绝“取悦他人”的做法,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勇敢而又悲壮呢。

从人声到恶魔(终):比瓦格纳早100年的事

不过这样的抗争注定也是昙花一现,或者对于莫扎特自己来讲也是偶尔的“离经叛道”去尝个新鲜。他在第二年就开始回归“正轨”了,下一季的钢琴协奏曲《C大调》K503以及再一年创作的《D大调》K537回归了之前创作的五首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 K449》(1 784年2月)、《降B大调 K450》(1784年3月)、《D大调 K451》(1784年3月)、《G大调 K453》(1784年 4月)、《降B大调 K456》(1784年9月)、《F大调 K459》(1784年12月)】的老路,成了相对平常的创作,管乐部分也退回了这五首作品之前的水平,没有了华丽的独奏。

从人声到恶魔(终):比瓦格纳早100年的事

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年,莫扎特为更加小型的管弦乐团创作了《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K595。从表面上看,这首作品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乐曲构思可谓是“行将就木”,或者客气一些说是“天鹅之歌”的属性,拥有着神秘美感;却完全没有五年之前的华丽。它就像是深秋寒风中,最后一片树叶在用尽最后的力气抵抗着飘落的命运……

协奏曲写成这样是否意味着不会再有下一部同类型的作品了呢?冥冥之中预示着死亡,在完成这部作品之后,莫扎特的生命之烛维持了不到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