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搬到羣衆家門口——六枝特區開通贍養案件巡迴審判直通車

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六枝特区开通赡养案件巡回审判直通车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們~

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六枝特区开通赡养案件巡回审判直通车

為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傳統美德,敦促贍養義務人履行贍養義務,嚴厲打擊不履行贍養義務的違法犯罪行為,切實解決脫貧攻堅中因贍養義務人不履行贍養義務,造成被贍養人“被貧困”“被危房”“被無房”等問題。六枝特區把法治扶貧作為脫貧攻堅12項措施之一,印發了《關於敦促贍養義務人履行贍養義務的通告》《關於敦促將被贍養人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的通告》,運行“贍養案件巡迴審判直通車”,將訴訟在脫貧一線啟動,庭審在群眾中間展開,效果在社會層面彰顯,全力營造“敬老養老光榮,有老不養可恥”的輿論氛圍,達到審理一案,警示一片,影響一方的效果。

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六枝特区开通赡养案件巡回审判直通车

訴訟在脫貧一線啟動

在開展法治扶貧過程中,六枝特區將法律援助權限下放到村(居),幫扶人和村幹部可以直接將法律援助事項交司法部門,減少了當事人來回跑路的麻煩和負擔。同時,為了方便群眾開庭,特區法院還將法庭搬到了村莊和田間地頭,就地立案、就地開庭,當庭調解、當庭結案,進一步提高了巡迴審判效率,降低了老百姓的訴訟成本。

“對出現子女不贍養老人的行為,其幫扶人和村幹部向特區司法局上報後,司法局將派出律師,進行法律援助,通過調解,開庭審理,讓老人們得到贍養,實現老有所養,助推脫貧攻堅。”六枝特區司法局局長馬武榮介紹。

據瞭解,六枝特區在每個村(居)均設有法律諮詢室,並公佈電話號碼,群眾在出現矛盾糾紛時,可以到村法律諮詢室諮詢,或者直接撥通諮詢電話,相關人員將進行解疑答惑。此舉在滿足群眾司法需求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司法服務水平與司法公信力。

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六枝特区开通赡养案件巡回审判直通车
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六枝特区开通赡养案件巡回审判直通车

庭審在群眾中間展開

審判員肖維瓊敲響法槌:“請全體肅靜,現在開庭。”

8月29日下午四點,六枝特區人民法院運行“贍養案件巡迴審判直通車”,在銀壺社區楊豐村審理了一起贍養糾紛案件,贏得了旁聽群眾一致“點贊”。

已過古稀之年的畢某某和陳某某,共生育三男兩女,現五子女均已成家立業。因年事已高,兩位老人喪失了勞動能力,也失去了生活來源,不得已向子女求助。但其子女們都不願交付贍養費,經村支兩委和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多次調解未果後,兩位老人將五子女訴至法院。

法庭上,法官肖維瓊意識到被告具有對抗傾向,便與被告談心,消除他們的疑慮。隨後,肖維瓊趁熱打鐵,慢慢轉入糾紛發生正題,還原雙方矛盾的本來面目,並找出雙方矛盾的爭議焦點。找到矛盾焦點後,肖維瓊對原、被告進行談心,釋明法律,進行勸解。經過一番調解後,雙方達成協議。

將“贍養案件巡迴審判直通車”開進村(居),通過在當事人所在地現場調解,有利於矛盾糾紛的化解。同時,以案講法、以案釋法,使參與旁聽的群眾接受到具體且生動的普法教育,極大地發揮了“審結一案,教育一片”的示範教育作用。特區檢察院駐銀壺社區楊豐村第一書記陶偉說。

在開展法治扶貧中,六枝特區為了進一步提高巡迴審判效率和方便老百姓在家門口參加訴訟,開通“贍養案件巡迴審判直通車”,不僅提高了法庭辦案的質量和效率,也拉近了司法部門與老百姓的距離,讓人民群眾在訴訟活動中深切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溫暖。

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六枝特区开通赡养案件巡回审判直通车

效果在社會層面彰顯

“通過旁聽庭審後,感觸很深,也瞭解到了更多的法律知識。回去後,我將利用群眾會、拉家常等形式向村民們做好宣傳,教育大家贍養老人。”楊豐村衙門頭組村民小組長周富祥說。

“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我們在這裡開庭,目的就是教育大家贍養老人,也本著解決問題的原則,將家庭矛盾降到最低。”法庭上,法官肖維瓊倡導大家傳承贍養老人美德。

“老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回去後要好好的對待自己的老人,一輩做給一輩看,教育子女尊老愛幼。”旁聽的群眾紛紛表示。

近年來,六枝特區將巡迴審判納入法庭審判的常態,將庭審開在群眾身邊,最大限度做到便民、利民、為民,把群眾要走的路留給法官,一枚國徽,一條橫幅,幾張桌椅,讓司法如春風一般吹遍鄉里田間。

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六枝特区开通赡养案件巡回审判直通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