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英雄的名單,隱藏著志願軍最大失利的祕密

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也就是1950年8月至1953年8月,志願軍立三等功以上的官兵共有302724人。其中被授予榮譽稱號(英雄、模範)和榮立特等功的共有513人。

特級英雄2人,

一級英雄51人,

一級模範4人,

二級英雄286人,

二級模範83人,

特等功臣85人(不包含英雄模範中榮立特等功的)

57名一級以上英雄、模範中:

12軍4人,分別是伍先華、胡修道、黃家富、楊春增;

15軍5人,分別是黃繼光、邱少雲、柴雲振、孫佔元、崔建國;

20軍10人,分別是楊根思、於泮宮、沈樹根、餘新發、張益仁、王興記、卜廣德、毛張苗、孫振祿、魏玉德,其中王興記、張益仁為一級模範,卜之後、毛張苗、孫振祿、魏玉德為兩個一等功;

23人1人,許家朋;

26軍7人,分別是王兆才、王德明、周厚剛、秦建彬、陳德忠、雷寶森、劉慶亮;

27軍5人,分別是於喜田、孔慶三、高景灝、譚炳雲、孫鳳矩,其中孫鳳矩為一級模範;

38軍3人,分別是徐長富、郭忠田、曹玉海;

39軍1人,倪祥明;

40軍4人,分別是王學鳳、吳志洲、曹慶功、劉維漢;

42軍1人,貟寶山;

47軍4人,分別是李延年、張永富、楊寶山、羅盛教,其中羅盛教為一級模範;

63軍1人,郭恩志;

67軍1人,李家發;

68軍3人,分別是李鳳林、高成山、楊育才;

鐵道兵1人,楊連弟;

空軍6人,分別是王海、趙寶桐、孫生祿、張積慧、魯珉、劉玉堤。

楊根思、黃繼光、孫佔元、楊連弟、邱少雲、伍先華、許家朋、胡修道、楊春增、楊育才、李家發還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一級國旗勳章、金星獎章。

其中,伍先華、楊春增、黃繼光、邱少雲、孫佔元、楊根思、周厚剛、陳德忠、孫慶三、曹玉海、倪祥明、王學鳳、吳志洲、曹慶功、劉維漢、貟寶山,楊寶山、李家發、李鳳林、高成山、孫生祿、楊連弟、許家朋、羅盛教共24人再也沒有回來。

注1:在抗美援朝紀念館官網的一級英雄名單中無貟寶山。注2:志願軍二級英雄、模範,特等功臣名單還需進一步核查。

這份英雄的名單,隱藏著志願軍最大失利的秘密

(63軍鐵原陣地)

鐵原阻擊戰大家都知道,為了避免噴子噴我,先申明,沒有對鐵原不敬的意思。

鐵原阻擊戰只是第五次戰役轉移階段中的一部分。而在第五次戰役轉移階段作戰中,20軍有6名一級英雄, 26軍3人,27軍2人,63軍1人。其他各軍的慘烈激戰不能因為鐵原而掩蓋了光芒。

這份英雄的名單,隱藏著志願軍最大失利的秘密

(26軍雞雄山陣地)

看完以上內容,大家有沒有看出些端倪呢?

前段時間,有讀者問我,為什麼十五軍在第五次戰役轉移階段走出了一條詭異的路線。前段時間也刊載了嚴老師對180師失利的分析文章。

對180師失利的問題,我的看法是另外一種。但我自己認為,這一階段的作戰,是個非常敏感的問題,我有沒有膽量寫,還是問題。

那麼採取變通的方式,我們來看看志願軍一級以上英雄、模範名單。在這一階段,十五軍、六十四軍、六十五軍無人上榜,打了著名的鐵原的六十三軍僅1人,而二十七軍有2人;另外兩個作戰主力,二十軍更是多達6人,二十六軍也有3人。

注:5月27日,中朝聯合司令部決定:停止部分部分軍和軍團休整計劃,立即轉入防禦,迅速將志願軍第63、第64、第15、第26、第20軍和人民軍第5、2、3軍團共5個軍3個軍團,展開於臨津江、漢灘江以北芝浦裡、華川、楊口、杆城地區,進行防禦,堅決制止敵軍進攻。

這份英雄的名單,隱藏著志願軍最大失利的秘密

(20軍千佛山陣地)

這個數據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但多達12名一級英雄中,第九兵團佔了11個,三兵團沒有,十九兵團1個,這也能從側面說明一些問題。

也許有人會說太偏頗,那再加上二級英雄和特等功臣,第五次戰役轉移階段作戰中,12軍1人(二級英雄、特等功臣是後來的事,當時立一等功),15軍2人,20軍17人,26軍5人,27軍6人,60軍1人(181師542團8連班長張書明),63軍3人,65軍2人。這個數據也很能從側面說明問題啊。

這份英雄的名單,隱藏著志願軍最大失利的秘密

(65軍旺方山反擊戰,這張照片是個著名的故事,最上方的戰士雖然不在英雄、模範和特等功臣名單中,但也是一位一等功臣)

連載裡要不要展開寫這階段作戰,我還沒想好,我膽子小,最怕別人給我扣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