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明明满身是“洞”,却滴水不漏

相信每个小伙伴小时候吃饭都用过这样的碗。碗上有一颗一颗的“米粒”,透光一看像珍珠一样温润。可能小时候偶尔也会疑惑这个透光的“米粒”是怎么做到的呢,但是看多了,也就习以为常,没多在意了。

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明明满身是“洞”,却滴水不漏

不过你知道吗?其实我们小时候用的这种漏洞的瓷碗,可是景德镇大名鼎鼎的玲珑瓷呢,它与青花瓷、色釉瓷、粉彩瓷并列为景德镇四大名瓷!

怎么样,是不是顿时觉得小时候吃过的饭,都变得高大上了起来?

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明明满身是“洞”,却滴水不漏

说来玲珑瓷虽不如另外三大“名瓷”那么声名远扬,但它的历史却是最悠久的。玲珑瓷上的这种镂空工艺最早可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就已学会在陶器的坯体上镂通成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形作为生活中的装饰,不过此时的人们还未掌握给陶器上釉的方法。

到了西晋时期,出现了一种上青釉的镂空罐,这类罐子的腹上有数排圆形镂孔,不过因为陶器的坯体较厚,当时制釉工艺也十分有限,因此镂孔处是空心的,并未被青釉覆盖住。该类罐器在当时主要用来做熏香和蒸食之用。

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明明满身是“洞”,却滴水不漏

历史上,不少的创新都来源于一次偶然事故。相传,宋代景德镇瓷器中有一种熏炉的产品,炉盖采用镂空装饰。在一次烧成中,窑内温度过高,加之釉料的高温流动性好,从而使釉料熔融后流动而将炉盖上的空洞填平。

当窑工开窑后,正为眼前的这批“残缺品”叹息不已时,却突然发现这被釉覆盖住空洞的作品在与光对照时,却是显得光亮透明,平滑晶莹,宛若瓷中精灵。

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明明满身是“洞”,却滴水不漏

这种在制瓷中偶然出现的产品缺陷,给了匠工们以启迪。聪慧的匠工触类旁通,开始有意识地在瓶、盘、碗上镂孔,然后在孔洞中填釉,烧制出来,最后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匠工们终于是成熟掌握了这种全新装饰风格的制瓷技艺。

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明明满身是“洞”,却滴水不漏

镂空

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明明满身是“洞”,却滴水不漏

填釉

自我们去年8月份开始做第一期【建盏押窑】到如今的第十一期【柴烧押宝】以来,景德镇的四大名瓷,我们已经做过其中三大类了,分别是柴窑青花、万花珐琅、高温色釉,距离完全囊括景德镇四大名瓷,就只差一期玲珑瓷的押窑活动了。

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一,明明满身是“洞”,却滴水不漏

玲珑瓷是景德镇传统瓷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