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青春龍泉驛

以青春為名 伴夢想前行

關注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2018.08.07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迎來“立秋”節氣

末伏夏盡

涼風漸至

隨著立秋的到來

整個秋季漸次拉開序幕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據瞭解,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我國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立秋”分為三候:

“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說立秋過後,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並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就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說,立秋只是進入名義上的秋天氣象學以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降到22攝氏度以下作為秋季開始,按這個標準,我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秋季的地區,各地天氣依然很熱。

“立秋處在中伏和末伏之際,暑氣仍存,天氣不會馬上涼爽起來。”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豔玲提醒說,此時節,公眾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一旦出現“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

立秋民俗

貼秋膘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立秋這天,民間素有貼秋膘的習俗。

在清代,立秋節這天有“懸秤稱人”的習俗,和立夏之日所稱之數相比較,以檢驗人們過夏後的胖瘦情況。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傳統貼秋膘,講究吃營養豐富的肉類食品,一般要燉肉、燉雞、燉鴨、燒魚或包肉餡餃子。

不過,雖說“貼足秋膘好過冬”,但也要注意切勿盲目進補。

尤其是有以下症狀的四類人群,是不適合“貼秋膘”的。

腸胃疾病

夏天溫度高、溼度大,易引起腸胃不適,因此有“暑溼困脾”之說。一入秋就大量進補肉食會加重腸胃負擔,再加上油膩食物本就不好消化,易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腹瀉、胃脹等症狀。

另外,秋天也是消化道疾病的高發期,頻繁吃肥甘厚味之物會讓脆弱的腸胃“雪上加霜”。這時最該做的是給腸胃一個調整適應期,儘量少吃高油高脂食物。

可多食用潤肺、生津、利溼、健脾的食品,如蓮藕、薏仁、紅小豆等,也可煮成粥喝。

心腦血管疾病

對於有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基礎疾病的人來說,短時間集中吃高油高脂、肥甘厚味的食物更危險,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飲食還應

堅持以清淡為主,儘量別吃辛辣、高鹽食物,避免三餐過飽,及時補充水分。

痛風

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血尿酸增高,造成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及皮下組織而導致的疾病。

“貼秋膘”時難免會攝入不少動物內臟、海鮮等含嘌呤較多的食物,加之活動少、肥胖等因素,就容易引發痛風。秋季痛風發病率本就很高,痛風患者更不能盲目“貼秋膘”。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病因不明,但高脂飲食和大量酒精攝入是公認最主要的誘因之一。這會導致胰腺分泌過度旺盛,還可以引起十二指腸乳頭水腫與膽胰壺腹括約肌痙攣等,繼而出現胰液排洩障礙。胰腺及其周圍組織被胰液自身消化,引起嚴重的化學性炎症,主要表現為急性劇烈腹痛、發熱、噁心嘔吐等。

因此,立秋進補一定要理性!

啃秋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由於立秋處在中伏和末伏之際,酷熱的“秋老虎”尚在,暑氣難消,仍然要注意防暑降溫。

漢族歲時風俗,立秋日吃瓜,稱之為“啃秋”,又稱“咬秋”。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啃秋”的主角,自然是解暑神器——西瓜。

“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民間還有說法,“咬秋”吃西瓜可以不生秋痱子。

其實,除了西瓜以外,還有三種瓜是特別適合化解“秋老虎”的暑熱。

絲瓜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絲瓜,性寒、味甘,入肝、胃經,具有消暑利腸、祛風化痰、涼血解毒的功效。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絲瓜瘦肉湯。不管是燉著吃、煲湯喝、還是蒜蓉、清蒸都可以,即使烹飪以後,絲瓜的清香味也很足,而且還有利尿涼血、解毒通便的作用。

瓠瓜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另一種適合立秋食用的,就是瓠瓜。中醫認為,瓠瓜性平,有利水消腫、止渴除煩、通淋散結的功效。

初秋,氣溫較高,人容易食慾不振,將肉類與瓠瓜一起烹飪,瓠瓜中特有的鮮香,會讓肉變得格外美味。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立秋這天,一些地區還會包餃子,稱之為“咬秋餃”,瓠瓜入餡,將是一個非常養生的選擇。

冬瓜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除了以上幾種,冬瓜也是解暑佳品。

立秋後,暑難消,吃點冬瓜,可以清熱消暑、增進食慾。因為冬瓜含有多種維生素,及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夠調節人體的代謝平衡。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冬瓜帶皮,一起煲湯,是暑熱正盛時的絕佳食譜。

喝秋水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由於夏季流汗較多,人們會在立秋這一天全家人喝一杯立秋水,寓意消積暑,免秋來腹瀉、鬧肚子。

洗澡為防秋老虎

立秋這天洗澡方面很講究。有的地方要在太陽出來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陽曬過的水洗,有的地方這天還忌諱洗澡。

這些講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為了不生秋痱子。因為在立秋後還有“秋老虎”一說,還會熱上一段時間,所以盛夏的一些如痱子等疾病還會存在。

比如,老蘇州人在立秋這一天,就有早上洗溫水澡的傳統。有的時候,還會從院子裡的薄荷樹上剪下數片薄荷葉,放在泡澡水裡。

曬秋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山區,有“曬秋”習俗。因為平地少,農民便利用自家窗臺、房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曬秋”的秋不僅指秋天,更寓意著豐收和收穫的果實。

立秋養生

立秋之後,暑去涼來,但炎夏酷熱仍未消,天氣逐漸轉向乾熱,早晚涼爽,白天悶熱。此時,人易倦怠、乏力,清熱消暑要繼續,但相對炎夏要有變化。

潤肺柔肝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乾燥,氣燥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產生疾病。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另外,肺盛之時易影響肝,而肝主情志,疏洩氣血,人們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等表現,可通過養陰、柔肝、疏解等方法調理。

養陰清燥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秋燥症主要靠預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蔔、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狀。

防治感冒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立秋後,白天炙熱的氣溫到了晚上,就開始變得清涼起來,因此,早晚溫差過大容易引起頻繁感冒。專家提醒,在衣著和居家休息方面,應更注意防止夜間著涼,儘量少用空調。可趁早晚清涼時分勤開窗戶通風,流通空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調養起居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太過。

適量運動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立秋後,溼熱仍沒有完全消退,在這個時節進行健身鍛鍊應該避免運動量過大、活動過於劇烈。最好選擇一早、一晚進行鍛鍊;太陽照射下不宜運動過久,以防體力消耗過大,暴曬灼傷皮膚;在高溫溼熱中不宜運動過於劇烈。

風吹一片葉

萬物已驚秋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四季流轉不息

夏日隨著一抹火熱消逝

但閒靜夏日的快樂時光

早已在心中收藏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經過時光的沉澱

夢想的種子開始發芽

努力的汗水

終將釀成一罈芳香

今日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今年夏天

你的秘密是什麼?

希望秋天幫你實現

什麼願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