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不願意當教師了?

昇公子


作為參加過多地教師招聘考試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年輕人是不願意當老師,但是每年報考教師的人依舊非常多!


為什麼這樣說呢!感覺現在大多數人報考老師圖的就是一份工作,而為之準備充足的人很少,像前輩那樣很早就確定了要當老師的意向,然後為之努力,讀師範,增加自身素養,走上工作崗位一心從教,專心育人。奉獻自己的一切。而現在的年輕人多數當教師是一份職業。甚至是大學生回鄉的最後一條出路了!所以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當老師,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又不得不走上教師這條路,究其原因有很多!


首先,自然是待遇,現在教師尤其是基層農村教師,普遍待遇不高。收入滿足不了年親人的消費需求,所以大多數人更原因在大城市奮鬥,以獲得更高的收入,而不願意進入教師隊伍!其次職業的前途有限,很多人會認為工作枯燥,一年又一年的重複,甚至幾十年以後的日子都能預料到,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也不利於自己個人能力的培養!還有近年來社會上對教師的認可度越來越低,甚至是不滿,也大大降低年輕人報考教師的熱情!最後是專業限制!尤其非師範類大學生,教師的職業和自己的專業要求太高,不是一時半會能夠適應的!與其從頭再學習不如找個和專業近似或者更有前途的工作!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不太願意當老師!但是對於回鄉的大學生來說,教師還是一份相對來說不錯的工作,畢竟地方小,可選的工作太少!退而求其次,每年在教師報考的時候又會又很多人參加!


Viki


1.工作雖穩,但無激情

教師這個職業無數人喜歡,無數人討厭.喜歡的人認為工作很穩定,收入穩定,沒有大的變動.而不喜歡他的人各有各的不同,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工作熱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直到減少到辭職.確實,對很多從學校辭職的老師來講,教書屬於重複度比較高的職業,時間久了就非常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2.發展空間狹窄,一眼望到頭的人生

最無奈的可能就是這個發展空間了,年輕是老師,老了可能還是老師,也就是可能堅持30年可能你還是一個普通的老師.很多人入了教師這行,一看不對勁:難道這就是我的人生嗎?很多老師會感覺到過上了老年人的生活,入職三年就可以看到自己年老的樣子.

3.壓力大收入不高,社會地位還不高

壓力來來自於學生和家長以及領導方面的,還有來自社會的壓力.現在社會輿論對老師的偏見非常嚴重,一件小事可能演變成巨大的事件.老師壓力可想而知,社會地位不高,老師一有問題,家長就投訴教育局,教育局還保護不了老師.老師沒有應有的尊嚴,誰還願意當呢?

收入不高,特別是對男老師而言,那影響就更大了.有時找個對象都非常困難,因為教師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就是收入低.一般也不會選擇教師,好歹也選一個公務員啥的.唉,無奈.


學霸數學


教師的薪資是經年累月熬到退休,在地方以河南縣級中小學高級教師工資標準為例,打卡工資也不過五千多點。現在的大學生畢業後在省會城市找個工作,就可以拿到高薪,尤其是現在特崗教師招考,被錄取的學生都被分到農村教書,工資低,談對象也不容易。這是擺在年輕人面前的事實


真快樂作文融媒


並不覺得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當老師,反而是他們能否考上教師的問題。

像我所在的這個小縣城,因為人們的思維是比較傳統的,就導致很多大學生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本地找一份,比較穩定而且體面的工作,公務員、事業單位、教師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有大量的大學生都在考這些崗位,所以導致這些職位的競爭特別的大,不過因為種種原因導致教師崗位的競爭沒有公務員、事業編那麼大。


一個非師範類大學生如果想考教師的話,需要通過普通話和教師資格證兩項考驗。如果在大學期間沒有考取普通話資格證書的話,需要附近的城市考這個證書,拿到這個證書以後才能考教師資格證。在拿到普通話等級證書以後,才有資格考教師資格證,對於那些非師範類的大學生來說,這個證書考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這些內容都是自己以前大學的時候沒有學過的,基本上是從頭學起的;即使是通過了四門的,筆試環節,還要通過比較嚴苛的面試環節,才能最終拿到教師資格證,這需要大學生很勤奮才能做到。在最終拿到了教師資格證書以後,還需要考當地的事業單位、招考、特崗教師等考試,通過筆試、面試的競爭才有可能當上老師。


其實小地方的年輕人特別是女孩子,還是比較願意當老師的,因為當老師社會地位高、工資水平高、工作穩定。


饕餮視聽


為什麼現在大多數年輕人不願意當教師?這一問題,個人有點不同意見,不是年輕人啊願意當教師,是男性年輕人都不願意當教師了,男教師數量越來越少!男女性別差距越來越大!作為一個從業六年的年輕男教師來說,我周圍的同齡男教師屈指可數!

但教師這一行業還是收到很多年輕人青睞的,我所知道的,每年的教師招聘考試報名的人還是很多的,就拿我自己來說!在山村支教結束之後,我參加了市裡一場教師招聘考試,我專業比較冷門,學校需要教師也不多,只需一人,而那個職位報考的人有175人,這不能不說競爭激烈吧!最後因為幸運,我考上了!至於大學科比如語數外,報考人數就更多了!不能不說,教師這一行業依舊很吃香!

雖然我說教師行業還很吃香,但為什麼給人感覺年輕人越來越少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公立學校編制固定,有限,一個蘿蔔一個坑,老教師不退休,沒有空編制,沒有崗位,年輕老師任憑再大能力,自然進不來!

第二,地區、城鄉差異大!在城裡,教師招聘考試很多人報考,火爆程度不減當年!很多專業不斷提高考試門檻,需要碩士學歷!但是,山裡、農村裡的學校招不到年輕人,或者在降低門檻招到年輕人之後,留不住,教了幾年書,有了一定教學經驗,就跑到城裡去了!就在山村裡的自然就沒多少年輕教師了!

第三,教師行業確實收入低,我月工資2300元!養家餬口很困難!這麼低的收入使得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

第四,老師壓力大,壓力來自於學生和家長以及領導方面的,還有來自社會的壓力.現在社會輿論對老師的偏見非常嚴重,看頭條裡有些人的評論可見一二。

第四,老師穩定,但發展空間狹窄,一眼看得到頭!老師工作日復一日,都是重複。評審職稱,就更不用說了,不知道等到猴年馬月了!一年一年熬,不知道什麼時候熬出頭!


化學老師76


說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不願意當教師,恐怕有失偏頗,也不符合現實情況,應該理性分析。

在大中城市和東南沿海發達地區,教師還是比較熱門的,報考教師的人數僅次於公務員,競爭十分的激烈。

在大中城市和發達地區,教師社會地位是比較高的,收入情況也不錯,工作又比較穩定,教師職業是不少年輕人優先考慮的工作之一。

在大中城市和發達地區,即使縣城、鄉鎮,教師招考都很激烈,不僅體現在人數上,更是體現在學歷的高低上,和畢業學校的知名度上。

在大中城市招考教師的門檻很高,名校、高學歷、師範專業這些都是必備的條件,小學教師起碼本科,初中教師本科以上,碩士研究生也很常見,高中教師招考直接註明,門檻就是碩士研究生畢業。

現在不願報考教師的地方,可能是內地一些省份的偏遠地區,以及經濟欠發達地區,這些地方教師收入,可能與年輕人的想象有落差。

如果畢業於名校,且學歷較高的年輕人,不妨到大中城市和發達地區闖一闖,實現自己的抱負。至於畢業的學校一般,且學歷層次一般的人,只能面對現實,自我合適定位。

講大多數年輕人不願意做教師,並不是真實情況,沒有普遍性,只是部分地區出現的現象而已,不應過分放大。


劍過留香2


不知道題主是經過什麼樣的數據分析得出來大多數年輕人都不願意當教師這樣的結論。雖然沒有經過數據分析但是就我身邊的朋友對這件事情都是持否定態度了。大多數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大學期間都選擇考教師資格證且都有從事教師這一職業的意願。所以說題主得出大多數年輕人都不願意當教師這結論太過片面。當然如果說一些年輕人不願意從事教師這一行業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老師自古以來就是充滿了光環的職業,但近些年來進入教師行業的門檻越來越低,使得這一行業的教師質量參差不齊,前段時間的合肥女教師為等老公阻撓高鐵準時發車到高校教師性騷擾女學生以及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跳樓事件等等都使的人們對教師逐漸失去信心;同時近些年來也頻繁出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緊張發生衝突事件也使得一線教師對教書育人的熱情下降。

此外,雖然近些年來對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但教師的待遇依然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節奏。許多一線的教師即使熱愛教師,教書育人。但理想不能當飯吃,最終面對生活還是選擇妥協。


流動的水不結冰


第一,教師工作累。中小學教師叫累,是大家常見的。大學老師也累,好的大學,教師忙著搞科研;民辦高校的老師忙著上課,忙著做領導壓下來的各種工作。

第二,教師工資低。其實工資是有很大差距的。首先是地域差距,據我所知,大城市中小學教師工資高(年收入十幾萬),小地方不能比。其次是學校性質不同,公辦高校教師收入高,民辦高校老師收入低,過不上有尊嚴的生活。最後是職稱差別,在同一個學校,收入檔次也是拉的很開的,年輕的、沒職稱的,就是知識民工,賺著血汗錢、良心錢。

第三,對教育現狀失望。舉國上下都在講經濟利益,功利性太強,很少有學生會認真鑽研知識,學習、考試都講實用性。課堂上學生睡覺、玩手機成為普遍現象;作業抄襲,網絡成為幫兇;考試成績令老師很難過、很為難。學生不以學習為意,學校又要壓老師。老師覺得做的是沒有價值的工作,經常處於自我否定之中。

第三,與社會脫節。與社會接觸少,對社會不瞭解。更重要的是因為收入低,自我隔離,孤僻,也就是自願與社會疏遠,沒有朋友,甚至連親戚都很少交往。

當然也不能絕對地說當老師不好。是否能當老師,看個人條件,比如你是女性、家裡比較富足、有老人幫襯、學校離家近,最重要的是你沒有大的追求,那麼當老師是適合的。

當老師有風險,入行須謹慎。

個人想法,不知道對不對。歡迎朋友們留言討論。

如果對我的言論感興趣,請加我頭條號“武漢小周公”,每天分享有思想有內涵的文章。


大武漢小周公


雖然在每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有很多年輕人報考。但是現在的確有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當教師了。那麼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當老師了呢?分析如下。

第一,老師的收入的確不高,如果老師在平常時間不補課的話,那麼,他的工資堪堪夠用。想提高一下自己的生活水平,得考慮考慮。而現在的社會現實是,我們的生活成本很高,要想過高質量的生活,就必須多賺錢,所以大多數年輕人都到那些能夠多賺錢的行業中去了,留在教師行業中的年輕人自然就少了。

第二,年輕人有闖勁兒。年輕就意味著有激情,就意味著有創新的精神,就意味著不甘平凡,那麼這樣的年輕人呢就會選擇去挑戰一些有難度的事情,比如說創業,既能滿足自己的不平凡的心,又能多賺錢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何樂而不為呢?而教師職業要求的是年輕人要有一顆平靜的心,對外面的誘惑要有很高的抵抗力才行。也就說我們要求教師面對並不富裕的生活的時候,要有一顆平穩的心,只有心是安穩的才能教書育人。

第三,政府事業單位在人民心中的地位發生變化。過去我們最羨慕的就是在單位中工作的人。生活工資既穩定,社會地位又高。說出去很有面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有高人一等的感覺。這實際上是一些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官僚主義思想在作祟。隨著現在咱們中國教育水平的提高,人民素質的提高,這種舊思想在逐漸的受到批判,並且隨之消失,起碼這種思想的影響力在減弱。所以人們現在並不認為在政府中工作就高人一等,社會地位就高,現在我們認為政府的工作人員是一些服務性人員。在實際生活中並沒有特別的優越感。與之相反的是,現在我們越來越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教師的重要性,也就說教師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越來越高的。

第四,教育需要人有耐心。現在成長起來的一批年輕人,比較浮躁,是沒有什麼耐心的,如果學生犯了錯誤,他們的處理方式是比較簡單粗暴的,現在社會上有許多的教師出體罰學生的方式太過於出格。這就反映出大多數年輕人是沒有什麼耐心的。沒有耐心的人是當不好老師的。所以現在當年輕人當老師的越來越少了。

總之,我們相信,以後當教師的年輕人會越來越多的。因為針對教育上的一系列問題,政府發佈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來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雖然要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社會地位需要一個過程,但我們相信教師的社會地位是越來越高的。加入的年輕人會越來越多,我們的教育會越來越好。


人類社會教育


收入低壓力重責任大社會地位低,可能是現在年輕人,特別一些年輕的男生不願意選擇當老師的具體原因。

大家好,我是秦山之巔,從事初中英語教育20多年。參加過幾年我們區裡的招聘,每一年招聘的老師當中女生佔了百分之九十多,去年我們區招了223名小學初中老師,其中只有17名男老師。現在年輕人特別是男生基本上都不會選擇當老師。

曾經在班上問過學生們長大之後的理想?我班上49個同學,只有四個女孩說長大之後想當老師。為什麼都不想當老師?我想,不外乎收入低,特別對於男生來說,成家立業,養家餬口,這些擺在眼前的問題沒有辦法解決。現在社會大環境下,學生打不的罵不的,每一個學生都要當祖宗供著,每一個家長都可以在老師面前來耀武揚威,不是發生了一起一個副校長“我寧願這個老師不當了也不慣著你”,結果“心想事成”了,被免職和調離了。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底線,但是,一個老師的底線一次又一次的被學生背家長撞擊著而又無能為力,怎不讓沒有進入教育行業的人心寒?

這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個人觀點,歡迎關注留言,一起探討教育教學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