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中文名字爲什麼是美國?

雪山遊香


1943年2月18日,宋美齡在美國國會眾議院發表了著名的演講,演講中,她深情的回顧了首次轟炸東京的美軍飛行員降落到中國時,在中國人民中所受到的禮遇,他們都簇擁上前,圍著飛行員大喊“美國”,宋美齡由此向眾議員們甩出了真正的“包袱”——在漢語中,“美國”的意思,就是美麗的國家,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這個國家和人民,配得上擁有這樣一個褒揚的詞彙。宋美齡成功了,她為中國帶回了大量美國民眾的捐款,用以購買抗擊日寇的軍需物資。

美國”這個詞,當然並非宋美齡首創,自從美國創建之後,America這個名詞流傳到中國大清朝,也經歷了咪唎堅、亞美利加、彌裡堅、米利堅、亞美理駕之間十幾次切換。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翻譯家大多出自開化較早的閩粵人士,所以能感覺到濃重的港味,假如你知道羅納爾多在香港被叫做“朗拿度”、裡瓦爾多被叫做“李華度”、貝克漢姆被叫做“碧賢”,大略可知,該種翻譯,多了一些文縐縐,少了一些北方的兒化音。粵語中的“亞”字可通“阿”,而阿貓阿狗、阿強阿花是粵語的口語化人稱,所以去掉“America”中的“A”音,也是翻譯國家名稱的正常打開方式,否則未免有所不敬。

美國”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簡稱,這兩個特定稱謂都是二十世紀初正式確定下來的。

同期確定下來的絕非僅僅是美國。

英國”是“英吉利”國家的簡稱。

“法國”是“法蘭西”國家的簡稱。

“德國”是“德意志”國家的簡稱。

......

麗、雄、

理、美這些褒義詞,被統統安插在了同時期組成八國聯軍的侵略者們身上,清廷怎麼會這樣大方?

不僅不大方,其實是恨得要死,但沒辦法。

首先,前文說了,翻譯家都是閩粵籍人士,敲定的早,流傳性廣,改起來操作難度高。
其次,這幫傢伙表現還好於兇鄰俄、日,起碼不會像俄日有大量領土野心;哥幾個有時候還幫著組織拉個偏架,制約一下俄日的狂妄;所以,該給糖吃就給糖吃,像俄日的名字就堅決不帶褒揚成分。
小一點的歐洲列強,清廷儘可以從中找回天朝上國的自信,什麼葡萄牙、西班牙、土耳其,簡直就是赤裸裸的譏諷了。

總體來說,大清對俄羅斯、美國等大國名稱的翻譯,基本還是秉持著比較尊重的態度,比日本翻譯成的“米國”、“露國”顯得更莊重一些,沒有米國種出的大蘑菇,日本興許都已經真的全員玉碎,沒有米國後來援助的大米,日本也不可能順利度過戰後的饑饉時代,所以關鍵時刻,你不還得抱緊米國大腿?

至於露西亞(露國更是好笑,日本最初是把俄羅斯叫做魯西亞,沙俄漢學家提出抗議,認為日本是心有不軌,影射他們比較野蠻莽,日本知錯就改,老老實實的改為露西亞,沙俄才算了事。

日本偷笑了,我們這太陽(日)一出來,你們這“露”水豈不是化個乾乾淨淨,由此可見,沒文化,真可怕!


歷來現實


美國最初的譯名有“咪唎堅”、“彌利堅”、“米利堅”、“亞美理駕”、“花旗國”等等

美國的英文名稱是“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今天中文的正式譯名是“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

之所以將“America”翻譯成“美利堅”,其實是經歷了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中國早在18世紀末就開始接觸美國人了,但當時美國國力不是很強,中國對美國也不是很重視,甚至分不清英國和美國的區別,譯名常常拗口古怪。

在19世紀初期,美國在廣州設立了商會,中國官方以“咪唎堅”作為正式稱呼。可以看出這個譯名沒什麼好字,比起“英吉利”差遠了。

不過隨著中國對美國人的接觸越來越多,中國對於這個沒有君主的國家興趣越來越大。在林則徐編著的《四洲志》中將美國翻譯成“育奈士迭國”,這個翻譯估計是隻翻譯了“United”這一個單詞。

到了第一鴉片戰爭後,美國逼迫清政府簽訂了《望廈條約》,美國的國名被稱之為““大亞美理駕合眾國”。

(《中美望廈條約》中對美國的稱呼是“大亞美理駕合眾國”)

在此後的長達半個世紀中,中國對美國的翻譯仍然是搖擺不定。

1848年,徐繼畲編著《瀛寰志略》中將美國國名譯為“米利堅合眾國”,這已經十分接近今天的翻譯了。

因為美國的國旗是由星星和橫條組成,咋看起來花紋很多,所以民間多稱之為“花旗國”,並用“花旗”來指代許多美國事物,像是“花旗參”、“花旗銀行”。

時至今日,越南仍舊將美國稱之為“花旗國”。

(1878年使用的美國國旗,當時只有20顆星)

不過,隨著中美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密切,簡單易上口的“米利堅”逐漸成為對美國的主流翻譯。

到1900的《辛丑條約》簽訂時,中國對美國的稱呼為“亞美理駕合眾國”,堅持“大美國”。此後,“美利堅”逐漸成為中國人對美國的主流翻譯。

晚清著名革命志士鄒容就在其著名文章《革命軍》中將美國稱之為“美利堅”。

1913年,中華民國在與美國建交,國民政府正式將美國的譯名定為“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並沿用至今。

在今天曾經使用漢字的國家中,中國和韓國將美國翻譯成“美利堅”,日本和朝鮮堅持翻譯成“米利堅”,而越南則依舊沿用“花旗國”這個成譯名。


千佛山車神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背後有深意,它涉及語言學,文化學,也涉及到到國際關係實力的對比。

美國的國名是“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中文通常譯為“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

其實,這個譯名是在20世紀初才確定下來的。在此之前,由於中美兩國在語言和文化方面的重大差異,以及譯員自身的原因,導致他們在翻譯美國的國名時,竟然出現了十多種譯法。

1784年,美國獨立不久,中國還處在乾隆皇帝的統治下。一些美國商人漂洋過海,把商船開到了廣州,廣州人還不知道有這麼個國家,但對這個新國家的國旗和人參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他們把星條旗稱為“花旗”,然後呢,把美國稱為“花旗國”,把美國的人參稱為“花旗參”。

美國人水平可沒這麼高,他們的國名最初通過譯員傳達給中國官方時,留下的記錄是“咪唎堅國”。這顯然僅是對“America”的音譯,完全忽略了“United States”的部分。

19世紀初,也就是嘉慶時期,西方基督教傳教士陸續來中國傳教,他們同樣稱美國為“花旗國”。荷蘭傳道會的郭實臘(Charles Gutzlaff)在其主辦的《東西洋每月統紀傳》(1833-1838)中,將美國稱為“亞美利加兼合國”,這是我們見到的最早對“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全譯。

道光時期,林則徐睜開眼睛看世界,組織翻譯有關西方國家的資料,以增進國人對外部世界的瞭解。在這些譯作中,有一部《四洲志》,書中將美國稱為“彌利堅國,即育奈士迭國”,這顯然是對“America”和“United States”的音譯。

鴉片戰爭後,美國人跟進,中美簽訂《望廈條約》,“亞美理駕合眾國”成為清朝官方文件中對美國的正式稱呼。

當然,這是美方的翻譯法,中國人也有自己的觀點。

1844年,梁廷枏在裨治文《合省國志略》的基礎上著成《合省國說》,書中雖然將美國稱為“合省國”,但認為沿用廣東人的習稱“米利堅國”更為合適。

1848年,徐繼畲(yu)在其《瀛寰志略》中將美國國名譯為“米利堅合眾國”。徐先生乃晚清名臣、學者,《紐約時報》稱其為東方伽利略。

清末民初,革命潮流風起雲湧,不少介紹美國獨立革命的作品出現,其中包括譯書彙編社出版的《美國獨立史》(1902年)和作新社的《美國獨立戰史》(1904年)等。當時革命口號之一就是“要學那,美利堅,離英獨立”。隨著這些政治宣傳的深入人心,國人對美國的稱呼日趨簡捷,“美國”、“美利堅合眾國”逐漸成為美國國名的固定譯法。

民國成立後,1913年,中美重新建交,在外交文件中,民國政府沒有沿用清朝的“亞美理駕合眾國”一詞,而代之以“美利堅合眾國”的新譯法。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沿用了民國時期關於美國國名的譯法,只是在書寫上將其由繁體字更換為簡化字。這樣,在新政府的規範下,“美利堅合眾國”一詞最終成為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十餘種中文譯名中的權威用語,並一直沿用至今。

以上,美國名字的由來的翻譯層面的考證。實際上,這裡面有重要的文化心理因素。

那個年代,中國積貧積弱,央視西方,而西方也有諸多通曉漢語者,知道中國稱其他周邊國家為蠻夷,因此拒絕這樣的稱呼,因此,列強對自己的名字很在意。君不見,當時的強國都有美好的譯名,如英國(英吉利王國)、美國(美利堅合眾國)、法國(法蘭西共和國)、德國(德意志共和國)。

其他幾個不那麼強的國家,就不行了,意大利,尚可;西班牙,葡萄牙就沒那麼幸運了,還有土耳其,也不是什麼好的翻譯。更好玩的是,1949年以後,莫桑比克在中文譯名裡是莫三鼻給,對方給抗議,在周總理的親切關懷下,改成了莫桑比克。

這一點,日本做得不同。他們給美國的名字是:米國。


王衝


不知道為什麼,回答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電影《中國合夥人》:

電影中佟大為譏笑日本的翻譯「USA」為「米國」,中國翻譯為【美國】,不知道比日本高到哪裡去了:

美國姑娘感覺一臉懵逼?what!大米之國?

我想跟這部電影一樣,我們大多數中國人,對美國的感情、認知是很複雜的,「天堂」和「地獄」,「流氓」和「紳士」都能找到依據,並堅信不疑。

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是有時候特別喜歡,有時候又特別厭的國家:

喜歡的原因,比重很大的一個因素是文化:美國科技和美式幽默、美劇和好萊塢、西部風光......太多了!!

討厭的是美國人那種「紅脖子」式的自大,自命不凡的說教和美國式的虛偽等等。

中文「美國」名稱的由來,是一個語言學問題,也是一個地理人文問題!!!

美國,很顯然【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的簡稱。

「美」這個音來自【Americ——美利堅】,完整音譯叫做「亞美利加」。

我們知道整個新大陸也叫做美洲,全稱:【亞美利加洲(America)】,或者叫【美利加洲】。

美洲分為北亞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和南亞美利加洲(South America),以巴拿馬運河為界。

還有一種人文分界,稱美國以南的叫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因為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國家,原來是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地,官方語言葡萄牙語、西班牙語。

這些語言屬於【印歐語系(Indo-European linguistics family)】下的【拉丁語族】,或者叫【羅曼語族(the romance group of languages)】。

(叫【意大利語族】也可以。是「古、今」的關係,區別就不詳細介紹了。)

而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主要官方語言是英語(加拿大有少部分法語區),主體移民是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人,這些人講、英語、德語、荷蘭語等,屬於【印歐語系】下的【日耳曼語族(Germanic languages)】:


所以,「拉丁美洲」是相對「英語美洲(盎格魯撒克遜美洲)」而言的。

而【亞美利加】這一稱呼,其實來自意大利一位航海家的名字,是他準確的知道哥倫布在1492年發現的不是印度,而是一塊新大陸。

所以,人們就將新大陸稱為【亞美利加洲】。

百度百科:
亞美利哥·韋斯普奇(Americus Vespucius),意大利航海家。1454年3月生於佛羅倫薩;1512年2月22日卒於西班牙塞維利亞。美洲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500年7月,亞美利哥發現了南美東北約1200千米的海岸線,於是他推測這是塊新大陸。
1507年,瓦爾澤繆斯在他繪製的世界地圖上將南美地區標明為“亞美利加”。
1538年,墨卡託在他的世界地圖中將整個美洲地區標明為“亞美利加地區”。
16世紀後期始,許多地圖,地球儀,地理書將美洲命名為亞美利加洲。

所以,【America】的詞源來自是意大利語。

中國將英文【Americ】最早翻譯成咪唎堅、彌利堅、亞美理駕,後來是

亞美利加、亞美利堅。

需要注意的是:【亞美利加】中【亞】的發音,最早來自所謂的【洋涇浜英語】,就是最早是粵語區操粵語的商販或者買辦,說的非常不標準的英語, 而粵語中【亞】的發音就是英文中的長元音a。

那為什麼中國有的翻譯去掉的前面的元音【a——亞(阿)】,翻譯成「美利堅」呢?

第一,【Americ】中a的發音如果輕讀的話,或者發懶音的話,跟「美利堅」區別是不大的。

好像「這樣」發懶音,可以用一個字代替:「醬」。

英文只有兩個調,輕讀和重讀,所以說英語的人很難學漢語的四個調,將外國人說成歪果仁,就是搞不清漢語四聲的緣故,而有些方言如粵語,有六個或九個聲調。

第二,中國人翻譯非常喜歡省略。

如:【Christ】如果全部音譯應該是「基利斯督」,中國人簡稱為「基督」。

【美利堅】是或者【美國】正是這種翻譯簡略的體現。

第三,中國人翻譯講究【信、雅、達】。

像【德意志、法蘭西、英格蘭】比那種生硬的音譯更有內涵。

另如【幽默、引擎、歇斯底里】這類音義兼顧的翻譯,讓我們根本覺察不到這是外來詞,

而且晚清、民國的時候,當時中美關係還不錯,中美之間是比較有好感的。庚子賠款美國人退給了中國,幫助中國搞醫療和教育事業。

二戰中美是盟友,連在陝北的毛都稱喜歡美國,當時新華社寫了很多讚美美國的文章。

亞美利堅國」簡略成「亞國」,肯定不如【美國】好聽,中國人肯定願意給好朋友更好聽的中文名字「美國:美麗之國」。

所以,【美國】【美利堅】正是漢語翻譯原則【信、雅、達】的體現。

――――――――――――――――――――

中國人可能對【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的名稱不大理解,為什麼將美洲的名字【美利堅】當做自己國家的名稱?

其實,【United States of Americ】的重點在【United States】:合眾國。

學過英文語法都應該知道:後面的【Americ】修飾前面的【United States】,【Americ】是修飾詞,【United States】是被修飾詞。

美國體制是【聯邦制】,其實就是五十多個小國家組成的一個大國,【State】翻譯成【州政權】,但其實相當於【國家政權】。

所以,【United States of Americ:美利堅合眾國】意思就是:美洲大陸上眾州合一的國家。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是一箇中央集權的單一制國家,國無二主,中央最大,從上到下的金字塔形式,比較難以理解美國的制度。

美國比較年輕,有主體民族,但不算是「民族國家(nation)」,美國建國是談出來的,每個【State】對權力過大的中央非常警惕,就是怕他們成為第二個亂收稅的King或者queen。(建國過程網上都有,就不多講)

所以,搞了這麼一個聯邦制,州和聯邦分立的兩套行政班子,各有自己的管轄範圍,保證國家有凝聚力,又讓地方有充分的自治權。

我們經常在電影看到的FBI:聯邦調查局,行使聯邦權力,州警察行使州權力。跨州案子,就是FBI管。州內的案子,FBI不能插手。

川普退出國際間達成二氧化碳減排協議,加州州長就完全不弔川普,稱加州願意遵守。因為他們不是上下級關係。州長是州人民選出來的,不是總統任命的,底氣就在這裡。

所以,美國簡稱很多時候是【合眾國:United States——U S】。

這正是因為美國建國特點是【合眾為一】:

以盎格魯薩克遜為主體民族的北美殖民地小政權,最初是東岸新英格蘭地區的十三個州,通過契約、談判組成誕生的一個大國家,各州必須遵循美國憲法。

美國國徽上的拉丁文【合眾為一:E PLURIBUS UNUM】。



而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家最開始都是王權凝聚在一起的國家。加拿大至今還是英聯邦國家,名義元首是英國女王。

據說在越戰的時候,越南人問美軍補品給上【 U S】是什麼意思,美國大兵開玩笑說是Uncle Sam:山姆大叔,這個稱謂不脛而走,成為美國政府的代稱。越戰中,【查理】稱為越共的代稱。

(注意:這個說法我沒有詳細考證,也有說是一戰,請讀者自行審辨。)

經典的山姆大叔形象:目光犀利的白人中年男子


小漢字見大歷史


自美國進入中國人的視野以來,中國人對其國名稱謂多達60餘種,“美國”只是這眾多選擇的其中之一。所以真的考察其來美國的中文國名的演變的話,實際上也是在考察翻譯史以及中國人對美國這個國家認識的發展歷史。

美國人最早進入中國人的視野是在1784年,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來到廣州。由於種種原因,當時被中國人誤認為是英國人,這一點也滿可以理解。在逐漸認識加深的過程中,中國人逐漸將兩者區別開來,所以又有了“新國民”這個稱謂。不過真正把America直接音譯過來還要“感謝”英國人。1795年,英國商人發現中國的官員英國美國傻傻分不清楚,不得不解釋說“呵嘪哩噶”雖然與他們英國人長得像,語言一樣,但是不是一塊兒的,從這裡開始也就有了“呵嘪哩噶”作為音譯。

我們都知道花旗銀行是美國的一家銀行,為什麼叫花旗呢?因為廣東在古代曾經是中國對外貿易的口岸,因此外國人眾多,廣東人為了區別,以旗幟為準,當時美國的星條旗看起來像花一樣,所以將美國稱之為“花旗國”。

1820年,美國國名第一次出現在中國人的著作《海錄》中。在這本書中,同樣採用了音譯的辦法,即“咩哩幹國”,叫起來也有點呆萌的感覺,頓時覺得古人也蠻可愛。不過官方則稱之為“咪唎國”。之後德國傳教士郭實臘等人創辦的《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在1833年12月號上第一次出現美國的國名翻譯,即“米利堅國”,這個看起來就熟悉多了,之後又出版了一本書,《美理哥和省國志略》,不再是單純的音譯,還有點意譯的味道。

1844年,美國的修約特使顧盛到達廣東,將自己國家堅持稱之為“亞美理駕會邦國”,之後在《中美望廈條約》中,對於美國國名的表述是“亞美利駕洲大合眾國”。從這次往後,國名的漢語翻譯慢慢統一,到了1853年,“美國”的稱呼出現在上海地區中美交涉的文件中,“美利堅”也逐漸出現在視野之中,代表著當時中國人對於美國看法的改變。民國成立之後,“美利堅合眾國”成為標準的譯名,直至今日。

參考梁建《從“花旗國”到“美利堅合眾國”》,《歷史檔案》2013年第1期


國家人文歷史


中國文明大國,文化大國,啟用地名,人名,國名,十分適合內容,氣質,形象,往往妙語美名贊之,增光添彩,也有個不斷完善之程,最終稱為美國,泰國,荷蘭,多好聽,馬來西亞,一開始稱馬來,再後馬來西,如今,馬來西亞,汽車,電影翻譯也好聽吉祥,寶馬,路虎,奧迪,電影,望鄉,流浪者......


和平鴿151212276






美國的中文名來源過程,最搞笑、最曲折、最驚奇,最能反應國人心態!其得名🇺🇸因為洋人布里奇曼,因為湘人毅勇侯曾文正,因為五四運動被打漢奸章宗祥,他哥——章宗元。🇺🇸為更好地理解美國國名,在說中文名字前,福垊先深挖一下美國英語名來源。美國是德國人以意大利人名命名的地名,並且這意大利人祖上還是德國人。



1507年4月25日,德國🇩🇪人馬丁.瓦爾德塞彌勒(1470—1520.3.16)出版了由12塊地圖組成的世界地圖,首次用“

America”來標註哥倫布發現的“印度”。“印度”不是印度而新大陸,被Amerigo確認!馬丁為紀念他,早在同年的其著作《宇宙論》第七章和第九章就解釋了這一命名的原因。



意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Amerigo).維斯浦西(1454.3.9—1512.2.22)的名字成了美洲的名字後來也成為美國的名字。那麼Amerigo這個名字翻譯成中文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他這名跟德國🇩🇪有關。Amerigo源自Enrico,Enrico源自古高地德語Haimirich,由Heim(home)和Rihhi(ruler)組成。ruler古代有富有、強大、國王的意思。宋朝皇帝被臣下稱為官家而這似乎可以翻譯成王家,至少翻譯成家王不好吧。



早在18世紀末,清朝野對英國🇬🇧和美國🇺🇸傻傻的分不清,長得一樣,發音一樣(相似)。於是1784年用國旗區分,叫美國為花旗國。蒙元人稱呼俄國加個“O”音,羅斯變成斡羅思。但清朝廣東人接觸美國人多,他們喜歡省首音America變成了Merica。1784年,清朝譯員傲慢地叫美國為咪唎堅國,萌萌噠的貓🐱星人國哈。1820年,廣東人楊炳南錄其同鄉謝清高(環遊世界)海外見聞為《海錄》稱美國為咩哩幹,猛猛噠的羊。為什麼福垊說是猛猛噠,因為《史記》載“狠如羊”。咩音與美國英文詞發音最近!


梁發牧師

1836年,林則徐請梁進德(是我國基督教新教首任牧師梁發的兒子,梁發的《勸世良言》是洪秀全的思想源泉)翻譯資料編纂《四洲志》以彌裡堅國和育奈士迭國稱呼美國。這種稱呼貶義褒義都沒有,下面就開始褒義了。



裨治文夫婦

1838年美國被稱為美理哥國、美理哥合省國,美理哥兼攝邦過,都是裨治文翻譯的。他為什麼翻譯的那麼褒義,因為他愛國,他是美國人。裨治文(Bridgman1807.4.22—1861.11.2),現在翻譯成布里奇曼,由Bridge+Man構成,就是橋人(夫)。別說,他還真起到中美的橋樑作用,橋夫名副其實啊!



1844年八月卅日,林則徐的幕僚梁廷枏(nan)在《海國四說.合省國說.序》中的首次提出

“米利堅合眾國”,這一譯法為日本所採用,延續至今,並簡稱米國。他首次在《海國四說.合省國說.卷一》中間接提出『美利堅』。

曰米利堅者,米即亞墨合呼,而急讀之,則為米,堅、加,又復以轉而誤也。近年粵商久於海外操西洋土音,別呼之曰美哩千。美與米無異聲,而與亞墨同為開口之音,亦緣急呼致省,其曰哩千,則明為利堅之轉矣。



1860年十一月初八,曾國藩向咸豐帝上『遵旨復奏借俄兵助剿發逆並代運南漕折』。

以大西洋諸夷論之。英吉利狡黠(xia)最甚,法郎西次之,俄羅斯勢力大於英、法,嘗與英夷爭鬥,為英所憚(dan)。美利堅人,性質醇厚,其於中國素稱恭順。

美利堅第一次出現,還是由曾文正公所創。曾國藩說:你以為我只是個“理髮師”嗎?



不過正式對外公文還是以『大亞美理駕合眾國』稱呼。如1863年同治皇帝向林肯總統派人遞交的國書。



據劉成禹的《世載堂雜記》載:“守舊,惡西學為仇”的大學士徐桐(1820—1900)強烈反對“美利堅”的譯法。他說大清最美,美國還有啥美的?大清都順利,美國還有啥利的?大清堅不可摧,美國有啥堅的?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他自縊殉國(一說18人集體自殺,但其子翌年被處死)。徐桐名言——

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國,史所未聞,籍所未載,荒誕不經,無過於此!



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美國的國名為大美國。1900年,張宗祥他哥章宗元赴美留學畢業,1902年翻譯成姜寧氏《美國獨立史》首次提出“美利堅合眾國”。1913年10月6日,中美建交,從這一天起至今美國的中文全稱就是——

美利堅合眾國。

從咪唎堅到米利堅再到美利堅,反應了民眾從鄙視到敬佩的這一過程。說老實話福垊還是認同米利堅的,日本能叫美國為米國,我們怎麼不行啊?

謝謝大家!


福垊


崇洋媚外!把好詞全用給西方、美國人了!舉幾個列子:基督教的神,爸爸,被翻譯成“上帝”此上帝是按照我們神話中昊天上帝的“上帝”意思翻譯的,加官晉爵,被高大尚了!.美利堅,英吉利,法蘭西,德意志都是音譯,都用好詞,再如奔馳,寶馬、波音等等!而西方人,美國人稱呼東亞人,中國人,日本人的詞根裡都有卑微,神秘,醜陋,愚昧的意思!


寂靜行者2


我們都知道,翻譯這種事情主要是兩種方法,一種是音譯,一種是意譯。而在這兩種方法基礎上,還有一個叫本土化的技巧。


美國是美利堅的簡稱,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知道美利堅怎麼來的。


而從我們的近代史來看,美利堅是逐步演化的,如果非要溯源,這肯定是一個非常大的歷史工程。所以,我就非常無恥直接應用一些研究成果了,所以後面如果有高人的分析結論,我會註明來源。


最早的時候,其實是利瑪竇留下了一份文獻,叫做《坤輿萬國全圖》,那是17世紀初的事兒,美國還沒有發佈《獨立宣言》,所以那時候沒有美國的概念,只有美洲的概念,就是“亞美利亞”,當時的文字其實是“亞墨利加”。

我國最早對於美國的認識,應該是他們剛剛成立的時候,那時候有一些商人來到中國,而此時民間對他們的稱呼是:花旗國。不過,那個時候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所以18世紀可以直接跳過。

19世紀的時候,留下了一步文獻叫《海錄》,它的作者是楊炳南,當時的發音是“咩哩幹國”,沒錯,這個名字看起來很皮,但確實是America的最早中譯文字記錄。不過,大家也可以發現,這個名字其實是粵語翻譯過來的,不是普通話,而《海錄》作者也是廣東人。

再往後就是鴉片戰爭之前,那時候英國有一本《地理大全》,梁進德就把它翻譯成中文,也就是我們的《四國志》。那個時候翻譯的中字是“彌利堅”,這已經和美利堅很接近了。

而後我們第二次鴉片戰爭,又被西方捶了一頓,就垂頭喪氣的簽訂了《天津條約》,裡面第一句話是這樣寫的

茲中華大清國與大亞美理駕合眾國因欲固存堅久真誠友誼,明定公正確實規法

大家可以看到,“大亞美理架”說的就是美國,要當時四個國家裡剩下的三是英國、法國、俄國,他們肯定都不是這麼翻譯的,說明當時條約把他們三歸成“合眾國”了。

而後就出現了一個人,叫裨治文,是美國麻省人,也是新教公理會的傳教士,他當時就在中國,他當時不滿“大亞美理架”這個翻譯方法,就把他之前出版的一套圖書《美理哥國志略》給改了個名字,叫《大美聯邦志略》。

這就比較容易理解了,“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裡面“United States”肯定就是聯邦的意思,“ America”自然就是大美嘍。

但是吧,將 America翻譯成大美實在是牽強,很多國內的學者和官員都不同意。不過,後面就是洋務運動,那個時候我們就有正經兒的翻譯了。

洋務運動時期,發現《四國志》裡面這個“彌利堅”音譯的很徹底,只要再把它本土化一些就行,然後改著改著,就改成了“美利堅”。這也跟粵語的發音有直接關係,要不然不會呈現出這樣的結果。

而美國真正叫美國,並且徹底確切定下來的時候,其實是在1902年出版的一本《美國獨立時》,但是已經是清代末期,大家都在搞革命,宣揚獨立,學習有成功獨立經驗的美國,也是比較重要的渠道之一。就這樣美國終於成了美國。


這裡的內容我找了很多資料,其中豆瓣Dr.Faustus的文章對我的影響最大,也是能保證把這些文字構建一個完整邏輯的關鍵。

說到底,美國成為美利堅的時候,有很多學者和官員(其實那個時候的官員就是學者,比較少有民間學者的說法)是反對的,比如徐桐是最為激烈的,但還留下了用到現在。之後我們使用簡體字,還有聯邦、合眾、共和、民主這些制度的劃分,就有了現在的美利堅合眾國。


最後說下翻譯的事兒,雖然我不是特別擅長外語,但卻是閒暇的時候拜讀過一些研究的經典文獻。我們早期的翻譯其實是“音譯+本土化”的一種模式,比如早期的羅斯福、杜魯門,他們都要帶一箇中國姓氏才行。後來只有港、澳、臺這些地方再用這個方法了,比如甘乃迪,而大陸地區都叫肯尼迪。至於好或者壞就不做評論了,總之方便就行,反正就是代稱,只要代稱沒有破壞背後的含義就可以。比如美國優勝美地(Yosemite),想象中不得跟桂林山水甲天下似得的啊?可實際上,也就那麼回事。


小言詹詹


是我們在拍美國馬屁唄。自從某個翻譯家提出信達雅的翻譯標準,美化外國人的翻譯就普及起來了,像美國本來可以音譯成阿國,阿玫國,應該儘量使用中性字,或者沒有具體含義的字來翻譯外國人名地名,不該使用美國這樣的溢美之字。但是我們要拍洋大人馬屁,就搞了這麼個美國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