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人會產後乳汁不足?

婷256093310


產後乳汁不足?看看是不是這幾點你做錯了?

有很多可能造成產後奶水不足的原因。比如說:

心理精神的因素、餵奶方法不當、媽媽身體的原因、飲食結構的改變、缺乏正確知識、乳腺異物堵塞、哺乳期乳腺疾病或者自身的一些缺陷。這些都需要逐一去排查,但是有一些基本的事情,看看是不是你做錯了,因為很有可能就是它們造成的。

朋友實例分享-1

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她就有乳汁不足的情況,然後就特別迷信於進補,什麼有營養就補什麼,結果吃了幾個月,奶水沒變多反而越來越少了。去醫院營養科一問才知道,對於剛剛生完孩子的新媽媽來說,有些東西是不宜使用的,甚至還會起到反作用。

比說:1、含有麥芽成分的食物,它是有回奶的作用的; 2、產後喝一些紅棗桂圓湯等,不利於子宮的收縮、復原和惡露的排出。

再有很多人特別喜歡喝老母雞湯來催奶,可是事實上老母雞裡的雌激素會抑制體內泌乳素的分泌,結果是不但催不出奶,還可能使媽咪乳汁不足,甚至完全回奶。

朋友實例分享-2

還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一個親戚家的姐姐剛生完孩子,第一天老公為了讓她能夠多休息,嚴格限制了她餵奶,過了24小時之後才開始進行哺乳,可是後來奶水就逐漸變少,到現在還是一直在用奶粉頂著。當時醫生就一直在勸,為了加速媽咪身體的恢復,也是為了保證哺乳成功,一定要儘早的去哺乳。產後媽咪乳汁分泌量的多少,除了與乳腺發育的狀況有關外,還主要受下丘腦的調節。

在寶寶吮吸乳頭的時候可以刺激垂體釋放泌乳素,促進乳腺分泌乳汁,又可以刺激垂體釋放催產術,從而刺激乳腺及腺管的肌上皮細胞收縮,促使乳汁輸向乳管竇。而寶寶他發現通過吮吸能夠吃到乳汁,那就會繼續努力吮吸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但是如果生產後不早點餵奶,垂體得不到刺激,泌乳素分泌減少,時間長了呢,即使寶寶在吮吸乳頭垂體也沒有反應,導致回奶或者奶量很少。這樣就會造成一個惡性的循環,非常不利於哺乳。

還有一些錯誤情況,也會導致哺乳失敗,或者乳汁分泌的減少。比如:

①-- 新生寶寶餵奶前先喝“開口茶”

催乳茶中的藥物成分有些不利於寶寶成長,其實,母親的初乳就是寶寶最好的開口茶。

②-- 產後馬上喝濃湯來催乳

產後初期乳腺管尚不通暢,過早的大量飲用下奶茶可以導致乳汁淤積,甚至可能引發炎症。

③-- 早期奶水不夠就添配方奶

早期乳腺管還不通暢,但是寶寶對奶的需求也少。因為實際上,寶貝在第一天僅需要10ml的母乳,第二天也只需要30ml,絕大多數的媽媽都是可以滿足的。之後寶寶對母乳的需求量增大,媽媽也會相應的分泌出更多的乳汁,所以不用擔心。

④-- 延長餵奶間隔 給寶貝攢奶水

還是我們之前說的寶寶的吮吸會增加母乳分泌,而這種不讓寶寶去吮吸自己去“攢”的方法,反而會使身體接收不到信號,而分泌更少。

那麼各位新媽媽們,看看自己有沒有以上的這些錯誤做法,一定要儘早的避免,讓寶寶喝上更多更健康的母乳!


大醫惠眾


憂傷的說一句,我就是那個越來越不足地寶媽,因為當時真滴是不太懂,只知道各種喝湯水,以為就會母乳會多,更多的是向外求,不如向內求,也就是身體本身來求。關鍵的幾點是:

1.開奶時要禁得住考驗

這個考驗是來自自己的母愛,來自家人的擔心顧慮。我兒出生時,我媽媽照顧我,她是最看不得孩子哭的,孩子一哭,馬上就給孩子上奶粉奶瓶,合著我這個本來合格的“奶媽”就那麼被浪費了。

當時我感覺自己奶少,醫生檢查了一下,說,很好啊,開奶不錯呢。當時身體也是疼痛,孩子也有點顧不上,媽媽用奶粉給兒子也沒多想。

等到回家才發現,這小子適應了這麼順暢的喝奶體驗,根本不願意費勁吸吮“奶媽”的奶了。所以開奶時即便孩子可能有點鬧,一定要堅守住,讓孩子多吸吮自己的奶,千萬不要圖省事,直接上奶瓶。

2.多吸吮多吸吮多吸吮

先當幾天“後媽”,順利開奶後,一定要讓孩子多吸吮,千萬不要擔心,孩子其實那時候奶量還小,不至於餓壞了,讓孩子適應他自己去喝奶,去吸吮你,奶是越吸吮越多的。

3.如果因為身體原因,奶量總是不多,可以找催乳師,按摩胸部。

催乳師需要找有朋友介紹的,口碑好的,找的不好再按摩不好,自己還受罪。

我對催乳師還是比較信任的,因為和讓孩子多吸吮一個道理,刺激乳房,刺激人體本身來產奶。

這是自己的切身體驗,希望對寶媽有所幫助。

其他的比如鯽魚湯,豬蹄湯,我當時也是喝了不少的,感覺還是起到輔助作用,關鍵的關鍵,還是孩子要願意並配合多吸吮


jason媽咪有辦法


關於母乳餵養,只要你信心足,奶水就足。

先給大家講講我的同事阿彩的故事。在阿彩生下兒子還沒滿月時,就因為急性乳腺炎手術,斷奶了。當傷口恢復好後,阿彩很想重新催奶哺乳兒子。當時幾乎所有的人包括護師都認為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但是,當媽媽的就是憑藉著想親自哺乳孩子的願望,堅持每週喝鯽魚湯,只要兒子抱在手上就讓他吸。從最開始擠出3~5毫升的奶,直到一個月後,居然奶水多到完全可以滿足兒子的需求。


如果媽媽對母乳餵養這件事有信心,並能夠堅持,絕大多數的人是可以滿足寶寶需求的。在母乳餵養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事項:

1,儘早讓寶寶吸奶。我記得當時生下女兒,回到病房護士就讓我給女兒吸奶了。如果自然下奶通常要2~4天,不管有沒有奶,儘早讓寶寶吸,這樣很快有奶的。

2,不定時定餐,隨時隨地喂。剛開始奶水比較少的時候可能寶寶因為喝得不夠滿足會大哭。媽媽通常會比較著急,擔心餓著寶寶。這個時候一定要堅持不喂牛奶,寶寶一哭就喂,不看時間,能吃幾口就吃幾口。

現在有些專家說要定時餵奶,理由是儘早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孩子不是機器人,成人那麼急著去改造一個孩子,這是多麼違背自然的事情啊。國際母乳協會就有一句格言說得好“看孩子,別看鍾”。

3,晚上也要餵奶。媽媽餵養孩子是非常辛苦的,有的媽媽為了晚上能睡個好覺,就給孩子喝奶粉。晚上是母乳的分泌高峰期,如果不喂的話,很容易造成乳腺堵塞而回奶,嚴重的還會發生乳腺炎。

4,保持心情舒暢。如果媽媽經常焦慮或生氣,這些不良的情緒會抑制乳汁的分泌,造成奶水減少。

當寶寶躺在媽媽的懷抱中,小嘴吮吸著母乳,這是最原始最自然的親情交流;這是多麼美麗動人的畫面,媽媽一定能從中體會到幸福的感覺。

我是育兒達人AngeL媽,用科學的方法育兒。如果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我關注交流。


像天使守護你


  產後母乳餵養是最科學、最營養的方式,母乳中的營養成分是任何奶粉無法比擬的。母乳餵養不但有利於寶寶的生長髮育,對於產後身體的恢復也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為什麼有些人產後總是乳汁分泌不足呢?一般來說導致產後乳汁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開奶時間沒把握好。寶寶吸允次數少。產後一開始奶水很少是正常的,特別是剖宮產的媽媽,產後2-3天內幾乎沒有奶水,很多時候因為奶水少不讓寶寶吸吮,或者寶寶不願繼續吸允,反覆這樣情況下寶寶的吸允次數越少,乳汁就會越少,會形成惡性循環。

  第二,母體因素導致,例如母親體質減弱、營養不足、比較瘦弱的情況下會導致乳汁分泌不足。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另外,如果有慢性貧血、糖尿病等疾病也可能影響乳汁分泌。

  第三,乳腺導管發育異常。有些女生乳腺雖然發育成熟,而且也比較飽滿,但是可能引起乳腺導管發育異常,輸乳管不通暢導致乳汁分泌受阻。

  第四,服用某些藥物引起乳汁分泌不足。比如抗生素、感冒藥、解熱止痛藥以及鎮咳藥物等,可能影響乳汁分泌。但是停藥後,經過一段時間恢復,乳汁還是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第五,情緒影響,產後雌激素水平的迅速下降,導致很多產後女性有輕度抑鬱症,情感上比較脆弱,因為一些小事生氣、哭泣,情緒波動特別大的時候,奶水會明顯減少。

  第六,過度勞累影響泌乳。產後媽媽要保證充足睡眠。經常熬夜、過於操勞的媽媽通常乳汁分泌不足。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再次,給大家提空補充奶水的竅門:可以多吃大豆類食品,還有木瓜也可以哦!


行者阿彬


很多寶媽都知道了母乳餵養的好處,想母乳餵養餵養自己的寶寶,可又擔心自己母乳不足,於是在產前都備好了奶粉。也有寶媽確實努力去母乳餵養寶寶了,但總覺得寶寶吃不飽,或者發現寶寶體重增加不理想。為什麼有的寶媽認為產後母乳不足? 如何做有利於下奶?



為什麼有的寶媽認為自己母乳不足?

理論上來說,絕大多數寶媽都可以實現乳母餵養,確實也有寶媽母乳不足的,不夠寶寶吃的,但那畢竟是少數。但現實與理想相差比較遠,能實現母乳餵養寶寶6個月的比例不到1/3,能堅持母乳餵養寶寶到1歲以上的更少。


有的寶媽認為自己母乳不足,可能認識上的錯誤,例如,寶寶明明夠吃了,體重正常增加,但覺得寶寶不夠胖,自己的奶不養人,於是加了奶粉,隨著奶粉的增加,寶寶吸吮母乳越來越少,母乳就真的少了。


還有就是寶媽沒有掌握正確的餵奶技巧,例如 ,寶寶出生以後1個小時內儘早開奶,開奶的意義在於讓寶寶認奶頭,不是認奶嘴,同時通過寶寶吸吮刺激媽媽分泌更多的催乳素來促進產奶,分泌更多的催產素來促進乳汁分泌出來。還有就是,媽媽沒有掌握住正確餵奶姿勢和寶寶銜接乳頭的姿勢,導致寶寶無法形成有效的吸吮,最終使得奶沒有下來。


另外,寶媽不夠自信,或者家人不夠自信進而影響到寶媽,早早地給寶寶加了奶粉,干擾了母乳餵養。


其實,可以用生長曲線監測寶寶體重增加情況,如果寶寶體重增加正常,提示寶寶吃到充足的奶量。



如何做有利於下奶?

下奶不是靠喝點豬蹄湯、米酒,而是掌握住餵奶技巧,儘早開奶,正確的餵奶姿勢,頻繁的餵奶。


不要輕易加奶粉,如果確實需要加奶粉,需要綜合評估,第一個月最好不要讓寶寶接觸奶瓶和奶嘴,可以使用哺乳輔助器加奶粉,有利於促進母乳分泌,實現母乳餵養。


注意合理飲食,葷素搭配,增加水的攝入,每天攝入水2100-2300毫升,湯不能幫助下奶,但需要攝入充足的液體,不讓機體缺水。




談談我家寶媽是如何實現母乳餵養寶寶的?

考慮到母乳餵養的好處,在寶寶出生之前就做好母乳餵養的準備,家裡沒有備奶粉。寶寶出生以後就讓她吸母乳,但她沒有怎麼吸就睡了,早上5點多出生,上午嘗試讓她吸奶,但吸幾口又睡了,直到下午才開始吃奶。剛開始母乳確實不多,是初乳,到第三天奶還不太多,我媽還說問:為啥沒聽到寶寶“哏哏”吃奶聲音。我們告訴她,還沒有到時間,寶寶已經吃奶了。果然,第四天奶多起來,寶寶吃的時候有明顯的吞嚥聲了。


我們6個月以內純母乳餵養,6個月以後添加了輔食,繼續母乳餵養寶寶至今10個月,還在繼續餵養。很多寶媽每天喝大量葷湯,我家寶媽沒喝過葷湯,就喝白水或者清湯。雖然寶媽從寶寶4個月以後開始上班,但現在母乳依然充足,爭取繼續母乳餵養到寶寶自然離乳。


所以,只要掌握住餵奶技巧,絕大多數寶媽實現母乳餵養寶寶並不難。但如果確實通過努力,方法得當仍然母乳不足也沒有關係,就算混合餵養或奶粉餵養,對寶寶的愛依然滿滿。


作者介紹:劉長偉,南京市兒童醫院營養醫師,中國註冊營養師,科普作家。科普代表作《輔食每週吃什麼》、《不挑食長得高》、《寶寶分齡餵養指導》。更多科普知識,請大家持續關注我的頭條號“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產後乳汁不足,相信好多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我生了二寶也是乳汁沒有大寶那時多,每天都要喝催乳湯。我的經歷大概有幾個方面。


第一,寶寶吮吸時間不夠。

在哺乳寶寶時這個我是深有體會,我家二寶就是一個豬系寶寶說睡就睡,每次吃奶的時間差不多三分鐘就能睡著,本來奶水就少加上她吮吸時間不夠奶水更少,至少要達到五分鐘以上,奶水是寶寶越吸越多的。

第二,媽媽餵養次數過少。

哺乳時你是不是有這種經歷,奶頭破裂寶寶每吸一次,鑽心的疼,根本不想餵奶。我奶頭也曾破裂過,確實不想喂,自然會減少餵養次數。殊不知長時間不哺乳和哺乳時間間隔太長,都會導致乳汁不足。



第三,媽媽氣血不足。

我就是一個真實的例子,為啥大寶吃奶時奶水充足,到了二寶就奶水不足了,同樣是這樣喂,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原來是我本身氣血不足,有好多媽媽產後都會有氣血不足的情況。這樣也會奶水不足。

如果感覺自己奶水不足,要多喝下奶湯,比如豬腳燉花生湯,鯽魚湯,酒釀雞蛋等等,都可以幫助下奶的,由於產後體虛,多喝湯又可以補充營養,奶水又會增多,寶寶自然長得好。


羽妞媽


如果新媽媽沒有特殊情況,按照正確方法哺乳,一般是不會不足的。

新媽媽產後一般是2-5天下奶,每個人體質不一樣,小姝是當天就有點奶,因為小姝產前對乳房進行過按摩和疏通。

現在的醫院產後很快就會讓新生兒吸乳,會有人專門指導新媽媽如何哺乳。新生兒的胃很小,只有葡萄大小,吃不了多少,所以有的媽媽會產生乳汁不夠的錯覺。

要做到乳汁夠寶寶吃,只需要一下幾個方面就行了:

一是多讓寶寶吸。頻繁的吸吮能夠刺激乳腺,有利於泌乳。

二是保證足量的水分攝入。剛剛生產的媽媽飲食宜清淡,可以喝點好消化的粥,如小米粥等,剛剛此時不宜喝太過油膩的湯水,宜清淡為主。

三是心情愉快。生氣,鬱結都不利於下奶,甚至會導致回奶。

四是保證足夠的睡眠。新媽媽很辛苦,要常常哺乳,所以寶寶睡覺媽媽也最好跟著一起睡,保證有八小時睡眠,奶就會更好,小姝有親身體驗哦。

五是要讓每側乳房每天至少排空兩次。寶寶吸不完就用吸奶器,推薦電動的,真的是很方便省力。

六是產後一兩週後可以喝些魚湯肉湯。各人體質不一樣,有的寶媽隨便喝點湯奶都吃不完,有的寶媽得狂補。不幸的是小姝就是需要狂補的那一類,必須喝帶些油脂的肉湯才會奶水充足,結果導致迅速發胖(都是淚),對小姝來說效果最好的就是豬蹄湯,光喝水是一點用都沒有的。一般利於下奶的湯有鯽魚豆腐湯,黃豆豬蹄或者花生豬蹄,排骨湯,墨魚湯,也可以在鯽魚湯和排骨湯裡面加通草,常見菜湯有絲瓜湯,黃豆芽湯,都是可以的。

七是營養搭配要合理。過於油膩有可能導致乳腺堵塞,辛辣刺激容易回奶。


小姝孕產育兒


正常情況下,產後都會有母乳分泌,天性如此。



我認為產後母乳少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身體原因,產後尤其是剖腹產,產婦失血過多,容易氣血兩虛,如果不及時補過來,母乳就不會太多。平時飲食中可以增加一些紅肉。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乳管沒有全部通開,不過不用擔心,多讓寶寶吃吃,慢慢就好了。

二,沒有及時喂寶寶,如果產後寶寶沒有及時吃奶,或者因為喂寶寶時乳頭疼而減少喂寶寶的次數,母乳也會越來越少。



身邊的一個姐姐就是因為產後頭兩天寶寶把乳頭吸破疼的哇哇亂叫,再不肯給寶寶吃母乳,沒幾天就回奶了。

有條件的話產後有時間就給寶寶吸,母乳真的是越吃越多。

多與寶寶接觸,可以給寶寶做一些被動操,親子間接觸越多,母乳分泌越多。

三,休息不好或者情緒不佳,如果產婦過度勞累,沒有足夠的睡眠,母乳也會變少。只有完全放鬆休息好,母乳才會多。



小桐就是這樣子,如果哪天寶寶夜裡不睡覺,只要熬上一夜,第二天母乳就不夠寶寶吃的。

我們都知道產後是產婦的一個坎,不僅僅是有一個寶寶那麼簡單,而是要面臨著長輩的參與和價值觀的磨合,從二人世界到幾個家庭穿插,或多或少會影響新媽媽的心情,如果媽媽傷心難過或者生氣母乳也會變少,為了寶寶新媽媽一定要學會樂觀,積極調節自己的情緒,當然,也不要委屈自己,有什麼不滿一定要說出來。

有時候其實母乳並不少,只是新媽媽覺得少,母乳的多少是根據寶寶的飯量決定的,隨著寶寶的長大,吃的越多,母乳就越多。



祝所有小寶寶身體健康,吃飽睡好。

如果小桐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留言,一起分享寶寶的成長趣事。


小桐


誠邀。

我是派球育兒經,一名兩寶的麻麻。

產後乳汁不足?

母乳是寶寶最佳的食物,但是很多媽媽為什麼會有乳汁不足的情況出現呢?

給大家講講我的經歷。十天前,我順利分娩出我的二寶。在二寶出生後的半小時之內,忍著身體的不適,讓孩子躺在我的旁邊吸允乳頭,並且增加頻率。

母乳餵養講究早接觸、早吸允,這樣能加快乳汁分泌,促進子宮收縮,讓身體恢復更快。


生完孩子一天之內還是沒有來奶,雖然我明白孩子自帶脂肪出生,一兩天之內不吃東西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架不住孩子的哭聲,婆婆還是給餵了奶粉,而且醫院裡的醫生護士也鼓勵餵奶粉,我也表示很費解。

出院之後還是讓孩子吸允,但是孩子喝了奶粉以後睡的香香的,根本對乳頭沒有太大的喜歡。

過了三天以後發生了生理性漲奶,但是孩子不願意吸乳頭,我這才發現他可能是得了乳頭混淆症,也就是更喜歡奶嘴,因為吸奶嘴不費力。

為了我的母乳餵養大計,也怕脹奶脹幾天就回奶了,和家裡人溝通過後徹底斷了奶粉,也不給餵奶瓶。

那兩天孩子哭的撕心裂肺,剛開始就是不願意吸乳頭,甚至一靠近就拿手推開。我也是忍著心裡的難過繼續餓著他,漸漸的他明白不吸母乳就得捱餓,兩天時間不到他就會吸母乳了,到現在已經成功實現全母乳了。


大部分的母親的身體都會為孩子做好餵母乳的準備,但是需要母親多給孩子接觸和吸允。

而為了母乳充足,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一 堅定的母乳餵養信心

說實話,母乳餵養前期真的很累。特別是產後媽媽自己身體都還很虛弱需要多休息,但是為了母乳親喂也需要半夜醒來餵奶。


二 合理的飲食

產後怎麼吃很重要。有的人為了讓乳汁分泌更多飲食上就大魚大肉的。其實這樣是不對的,產後一個星期內,身體虛弱吸收不了太營養的食物,還容易造成乳腺堵塞。

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小米、蔬菜湯之類的東西,另外,一定要多喝水!因為乳汁大部分成分就是水。

三 睡眠跟上

前面也說了,餵母乳的媽媽晚上睡不好,所以白天要多補補覺,特別是孩子睡了我們也跟著一起休息,做到睡眠同步。

我自己就是做到以上原則,現在乳汁不但夠孩子的食量,還每天要用吸奶器吸出來,不然會脹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