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升三開始寫作文,教你讓孩子愛上寫作!

二升三開始寫作文,教你讓孩子愛上寫作!

二升三開始寫作文,教你讓孩子愛上寫作!

01

孩子升到三年級,按照國家的規定,開始習作了。

一二年級,總共認識那幾百個字,學百餘篇課文,讀得書也屈指可數,怎麼去寫?

一二年級,課程標準雖然有“寫話”,但因為我們的語文課根本沒有系統、規範的寫話訓練,寫話一直是流於口頭上的。而一二年級寫話,本來可以為三年級的習作服務的,但事實上一直沒有做到。

不管出於什麼樣的思考,不管你有什麼樣的怨言,三年級是必須要開始習作的。

而三年級習作僅僅靠課本上一年十六次課內習作訓練,幾次課文後的片斷訓練,是很難改變全體學生的。教三年級的老師都懂,只有增加點小日記,才能讓更多的孩子愛上寫作。

小日記作業的增加,真的難為了孩子,也難為了家長。

2015年秋季,我在農村輪崗,正好教三年級。我就增加了小日記作業,並且是每天最少寫五行。

第一個星期,我每天晚上都能接到家長們的電話。一個個都在抱怨,抱怨我不該佈置這個討厭的日記作業。因為多個(不是幾個)孩子,五行日記,一百字左右,居然要寫三個小時。當然,有一半的孩子二十分鐘不到就完成了,也有十來個孩子,每天寫十行多呢。

我的回答是:這一週每天用兩三個小時寫五行,要堅持,必須堅持,不能溺愛孩子,不經歷這個過程,永遠是慢的。日記交來,我與這些孩子談話,發現一個共性的問題:他們的父母從來不讀書給他們聽,很少很少講故事給他們聽。那些寫得快的孩子,都受益於父母一二年級對課外閱讀的重視。

我自信,給我三個星期,全班51個孩子都能在二十分鐘超額完成日記。

每天最少寫五行日記,寫什麼呢?什麼內容能讓他們樂此不疲,有話可寫,有事可寫?這可能是大多數家長最關心的。這也是我早已經研究好的成果。

03

我的辦法是

用一個學期來感恩萬事萬物。每天感恩一個人事物。感恩自己的鼻子、眼睛、雙手、大腦、腿腳、骨頭、指甲、血、肉……感謝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舅舅……感謝班級的每一位同學,好好地記住他們的名字……感謝小草、大樹、一朵花、一片雲、一滴水、一場雨、一場雪、一道雷電、一陣大風,要讓這些事物會說話……感謝天上一顆又一顆星、太陽、月亮……感謝家裡所有的傢俱,感謝自己的每一本書……一個學期的感恩,以感恩的心寫作,孩子們都不拒絕,因為書寫感恩時,身心是愉悅的,所以越寫越好,越寫越開心。我用感恩打開了農村孩子的心扉,讓三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生習作來了一場質的飛躍。

三年級第二學期,我給他們講了一本圖畫書叫《沒有》。接下來,我讓孩子們一天寫“我有( )”,一天寫“我沒有( )”。每個人有的東西很多,沒有的東西更多。尋找自己的有和沒有,思考著如何寫自己的有和沒有,這本身就是一個哲學的話題。一個學期寫下來,所有的孩子都完成了兩本書,一本叫《有》,一本叫《沒有》。

兩個學期,每天最少五行日記,全班同學會不會變?事實證明,變了,變得讓你想不到,變得讓家長們再也沒有了抱怨。因為,我用哲學的思維,讓孩子們愛上了寫作。二年級升至三年級,可以嘗試這樣寫作,家長們不要怕!

你們孩子的老師可能沒有嘗試過這個方法,你可以在家裡試。當然,你也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寫。親子一起寫,你會感受到孩子每天細微的進步,漸漸地,你會發現,孩子有了非常大的、超級大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