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在二戰中最致命的錯誤是什麼?

大國紀實


我們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希特勒有著優秀的軍事才能,可是於此同時他也犯過不少的錯。這也很正常,沒有人不犯錯。希特勒這一生犯過許多的錯誤,在二戰中犯過致命的錯誤也不少,只不過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得出的結論也是不同的。

目前人們普遍認為,希特勒在二戰中犯的最致命的錯誤就是攻打蘇聯,其實希特勒有這個野心是很正常的,只不過完全沒有必要這麼著急,至少等到拿下英國再說這些事,可他卻在和英國的戰爭中,由於指揮失誤,導致對方有了喘息的機會。

其實蘇聯和德國在當時都是大國,這兩個國家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如果遇到,那肯定是免不了戰爭的,某種程度上來說,波蘭是德國和蘇聯的緩衝,可是希特勒卻提前攻打波蘭,如果他能夠和波蘭友好一點,有波蘭的幫助,抵禦蘇聯的入侵,德國可以避免兩線作戰。從希特勒選擇進攻波蘭的時候,就註定德國要兩線作戰。

因為他個人的固執,導致冬天進攻莫斯科,這些都是不應該犯的錯誤,希特勒這個人是非常的偏執的,比如他對猶太人做的那些事都註定這樣的人無法取得戰爭的勝利,值得一提的是,他對自己的手下也是如此,即使是高級將領,都有可能因為觸犯他而被殺害。

希特勒是個優秀的人,同時也是個滿身缺點的人,很多戰爭的失利都是他個人原因導致的,戰爭後期他根本聽不進去別人的話,只是以自己的一套方式做事,很多事情不加考慮就去做,往往會帶來很嚴重的後果。你認為希特勒在戰爭中犯的致命錯誤是什麼呢?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一般認為,純粹從戰爭層面而非政治和意識形態層面,希特勒犯了3個戰略性錯誤。這些錯誤,讓二戰開始的德國,無論閃電般地取得了多麼偉大輝煌的勝利,其最終結果也只能是徹底的失敗。與羅斯福和丘吉爾比起來,希特勒的戰略和政治才幹,的確弱了許多。

1,發動旨在為登陸英國掃清障礙的不列顛空戰,以及敦刻爾克不乘勝追擊。實際上,無論是德國空軍還是海軍,遠沒有實力一舉摧毀英國皇家空軍和海軍,獲得英吉利海峽的制空制海權。雖然炸燬了許多城市,但沒有根本摧毀英國武裝力量,希特勒就停了下來。

希特勒認為,不列顛空戰和敦克爾刻後,英國不可能從巨大損失中恢復過來,只能回到談判桌上或者蜷縮在孤島,因而掉頭進攻蘇聯。這給了英國喘息之機,積聚了後來反攻的力量。

2,入侵蘇聯。因為此時,德國已經向法國、英國、波蘭、荷蘭、比利時等國宣戰,就等於同時向這些國家的殖民地和聯邦國家如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和非洲大多數國家宣戰。一對多,本來戰線就過長,雖有勝利,但也消耗了不少兵力和武器,如坦克,已損失掉三分之一。再打已經簽署和平協議的蘇聯,是戰略上的最大敗筆。

這可能和希特勒的“生存空間”理論有關。雖然法國和歐洲大部分已被佔領,但希特勒認為那不夠肥沃,還不夠養育純種優秀又要大規模繁殖的雅利安人,他需要烏克蘭和蘇聯西部廣闊的土地。

他還錯誤地認為,蘇聯是一個極易攻擊和佔領的國度。加上他對自己的政治騙術和閃電戰的威力深信不疑,所以認為會和閃擊法國波蘭一樣,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冬季到來前就會結束對蘇戰爭。

對蘇戰爭初期,德國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此時,如果德國見好就收,經營好所佔領土的資源,也不失明智。雖然此時停戰,盟國會要求退回一部分佔領的土地,但從當時瀰漫在歐洲和美國的綏靖主義態度來看,希特勒仍能夠保有蘇臺德及西歐大部分地區。

3,對美宣戰,是他犯下的第三個戰略性錯誤。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對日宣戰但並沒有對德宣戰。是德國,主動向美國宣戰。雖然對美宣戰,但德國方面並沒有作好與美國開戰的準備。相反,美國方面,已經處於臨戰狀態三年。

正是因為對美宣戰,才導致了盟國空前公開的合作、美國的戰略物資源源送往歐洲戰場、歐洲第二戰場的開闢、以及諾曼底登陸等等。本就陷在東線戰場的僵局之中損失慘重,此時希特勒不得不又抽調相當的精銳回到西線戰場。更加顧此失彼,更加兩面受敵,失敗不可能不加速到來。


世界真的很大


謝邀!我認為希特勒在二戰中最致命的錯誤就是在沒有徹底解決英國的時候,閃擊蘇聯,主動造成自己兩線作戰的危險境地!接下來,我將就德國在二戰中這個最大的戰略錯誤進行分析,並以學者的身份來猜測一下精明的德國人和希特勒為何會在二戰中重蹈一戰覆轍……

圖為德國元首希特勒

在很多人眼裡,二戰中德國希特勒犯了一個最致命的錯誤,就是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放走了敦刻爾克已經潰敗的英法聯軍,其實這是教科書上寫的一個德國的戰術失誤,因為這僅僅是放走了已經大潰敗的英法聯軍,但是卻在另外一個方向招惹了一個比英法更為強大的國家-社會主義蘇聯。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為什麼說希特勒閃擊蘇聯為德國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1941年註定是一個多秋的年份。在這之前納粹德國憑藉強大的空軍和陸軍,將號稱法國第一陸軍的法國擊敗,而後空襲英國,企圖迫使英國投降。但英國憑藉撤退到英國的英法聯軍主力,加上英國本身就擁有強大的空軍尤其是全球第一的海軍,希特勒的“海獅計劃”徹底破產。但希特勒本人以為,經過德國空軍的狂轟亂炸,英國已經被打趴,最起碼段時間內不會對德國產生威脅。

圖為“巴巴羅薩計劃”進攻圖

在取得這種輕敵自傲的所謂輝煌戰果下,希特勒以及他領導下的德國軍隊開始了最大的一次國運賭博—實施“巴巴羅薩計劃”,目的是以“閃電戰”戰術入侵併且擊敗蘇聯。1941年6月22日凌晨3點15分,德軍巴巴羅薩計劃正式啟動,德國空軍率先進攻了蘇聯機場,並且拿下制空權,而開戰前夕的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卻錯誤的認為英德之戰未分勝負,因此對於戰爭的準備並不充分,導致蘇軍在面對德軍閃擊戰時潰不成軍,德軍裝甲部隊在兩天內向前推進80多公里。有戰後數據顯示,蘇德戰爭爆發後僅3天,蘇聯就有3000多架戰機以及上千輛坦克被摧毀,並在戰爭初期損失數百萬軍隊。

執行巴巴羅斯計劃的德國空軍戰機

所以,德國在實施“巴巴羅薩計劃”前期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在希特勒眼裡,蘇聯敗亡只是時間問題,在冬季到來之際,德國完全有可能攻佔蘇聯西部肥沃的土地和發達的工業區。但希特勒沒有想到的是,“巴巴羅薩計劃”的實施正是其二戰中犯下的最大的戰略錯誤,結果是不僅喪失了已經佔領的法國等西歐地區,還必將失去二戰前德國的發展成果。因為,在閃擊蘇聯之前,向法國、英國、波蘭、荷蘭、比利時等國宣戰的納粹德國,已經是多線作戰,且英國和法國等在海外擁有廣闊的殖民地,向他們宣戰就等於同時向這些國家的殖民地和聯邦國家如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和非洲大多數國家宣戰。這樣以來德國不僅處於戰線過長的尷尬境地,而且多出開戰,兵力被分散乃至被各個擊破,以至於二戰時的德國在戰爭初期雖取得極大的勝利,但也消耗了德國不少兵力、裝備武器以及德國稀少的戰略資源如石油等,坦克部隊的損失甚至超過三分之一。

圖為英德不列顛空戰之海獅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閃擊蘇聯之前,德國雖然攻勢凌厲,但並沒有搞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英國的海空實力尚存,英法聯軍主力又撤回了國內,為日後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而此時的希特勒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居然放下擁有強大陸海空實力的英國,反而調兵遣將將炮口對向同時軍事、經濟強國的蘇聯,且雙方已經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純粹是nozuo,nidie!此乃德國在二戰戰略上犯的最大戰略錯誤。

當然,戰後聊這個話題可能是事後諸葛亮,我們不妨猜想一下,精明的德國人為何會在二戰時犯下如此大的戰略性錯誤。

我認為有幾個方面:首先是與希特勒的“生存空間”理論有關。蘇德戰爭爆發錢,已經佔領了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大部分地區,但希特勒西歐土地不夠肥沃,尤其是西歐平原缺乏足夠的戰略資源,如石油、鋼鐵等資源。因此,還不夠養育純種優秀又要大規模繁殖的雅利安人,他和他的德國需要烏克蘭和蘇聯西部廣闊的土地。

圖為二戰時的納粹德國軍隊

其次,在希特勒看來,蘇聯是一個極易攻擊和佔領的國度。經過數年的明察暗訪,瞭解到蘇聯在之前的大清洗運用導致蘇聯優秀將領急缺,機上德國之前用閃電戰戰術取得的輝煌戰果,天真的認為會和閃擊法國波蘭一樣,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在寒冷的冬季到來前就會結束對蘇戰爭。

當然,蘇德戰爭初期,德國還是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但是此舉卻招惹叫醒了一個軍事強大,潛力數倍與自己的強大敵人,就像日本偷襲珍珠港激怒美國這個世界性強國一樣,結果就是前期可能會沾點小便宜,一旦對方開動戰爭機器以後,戰爭的天平將呈現一邊倒的狀況。

蘇德戰爭爆發後,東面的蘇德戰場成為二戰主戰場,但這不意味著西歐戰場告一段落。

事實上,蘇德戰爭爆發以後,西歐的槍炮聲就沒有停止,英國以及法國、波蘭、荷蘭等國的抗德鬥志始終持續著,直到後期美國加入以後,開始對德國進行地毯式的狂轟濫炸,德國後方始終被威脅著。而且,經過莫斯科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以後的蘇聯終於開足了軍工生產,兵員和各式裝備源源不斷的支援前線,也因為戰爭的爆發,在戰爭中成長的蘇聯軍隊迅速成為僅此於美國的世界軍事第二大強國。據統計,二戰中,蘇聯自身生產了十萬架飛機以及十幾萬輛坦克,槍支彈藥更是源源不斷的補充到前線。


圖為蘇德戰場

因此,在我看來,德國攻擊蘇聯致使自己重蹈覆轍,犯了與一戰時同樣的錯誤,兩線作戰被各個擊破,最後落個希特勒飲彈自盡、不可一世的德國被幾大國瓜分的悲慘下場,


獨舌視界


希特勒犯的最大錯誤是對美宣戰。

如果希特勒不守盟約,不向美國宣戰,美國就會專心打日本,不急著打德國,收拾完日本再收拾德國。

美國就不會先歐後亞,援助蘇聯抗德,戰略轟炸德國工業區,希特勒就有兩年時間換裝突擊步槍,生產更多虎式坦克,組建噴氣式戰鬥機空軍,實施飛彈封鎖英國,地空導彈防空,實行更大規模的狼群戰術。

如果沒有美國提前介入對德作戰,蘇聯早就撐下去,因為糧倉烏克蘭被德軍奪了,重工業重地斯大林格勒被德軍圍了,克里米亞被德軍攻破了,德軍向高加索油田進軍,就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石油。

德國在二戰不缺軍工生產能力,只缺時間整合,打到1943年,德國生產的武器產量是最多,只是缺油,如果給希特勒兩年時間整合,蘇聯將被餓死,困死,因為沒有石油可用,糧食可吃。

可日本偷襲珍珠港,不與希特勒打招乎,屬於背判,對美宣戰卻不對蘇宣戰,屬於不仁,不封鎖美蘇阿拉斯加航線,屬於不義。

希特勒卻守誠信,對美宣戰,讓美國援助蘇聯,才渡過了生死存的困難時刻。


光芒萬丈34957


多線作戰,還是多線作戰。兩次世界大戰,德國敗在了同一個錯誤上。

其實,希特勒早期的作戰計劃是對的,跟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其實就是為了避免陷入多線作戰的困局。只是後來,吃到了閃擊戰甜頭的希特勒有點飄飄然了。他在基本統一了歐洲西部以後,不是全力進攻英國,而是選擇了“芭芭羅莎”計劃。閃擊蘇聯。用三個月的時間攻陷莫斯科,趕在蘇聯的冬天到來之前,滅亡蘇聯。

其實,蘇聯再第一時間就做出了正確的反應,時任國防部參謀長的朱可夫建議斯大林放棄第聶伯河南側,收縮兵力再伺機而動。但斯大林拒絕放棄基輔。朱可夫因此去當了預備隊司令。結果,基輔之戰,蘇聯死傷極其慘重。好在斯大林意識到自己的戰略有誤後,迅速的啟用了朱可夫,才保住了聖彼得堡和莫斯科。

而此時,進攻受阻的德軍迎來了蘇聯的隆冬,有人建議希特勒收縮兵力,由進攻轉為防禦,以待德軍熬過寒冬,但被拒絕。

德軍在東線與蘇聯紅軍苦戰的同時,還配合意大利進攻巴爾幹半島,而意大利這個搞笑的豬隊友又極其不給力,導致德國還有在意大利身上分兵,而此時,日本又偷襲了珍珠港,徹底引爆了二戰。

此時的德國,東線與蘇聯苦戰,南邊接管了意大利的佔領區,北邊在對抗英國,同時還要鎮壓佔領區的游擊隊。不但如此,在意大利兵敗北非之後,又派了一個只知道自己打的爽而沒有戰略眼光的“沙漠之狐”---隆美爾。隆美爾在北非不但打的很爽,還迫使本就焦頭爛額,四面受敵的希特勒還要給北非增兵。使得希特勒非常不滿,這與隆美爾兵敗北非之後,最終被殺不無關係。

到了這個時候,軸心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墨索里尼倒臺後,意大利變成了德佔區,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在中國又陷入了持久的拉鋸戰。而在得到大量美式裝備後,日本的優勢逐漸消失了。

盟軍的諾曼底成功登陸,成了壓垮多線作戰的德國的最後一根稻草。面對盟軍的進攻和蘇聯的反擊,德國已經回天乏術了。

二戰的德國之敗,並不是放過了敦刻爾克的幾十萬英法聯軍,而是德國作為一個西歐的中部國家,犯了和一戰時的德國同樣的錯誤----多線作戰,儘管希特勒前期一直在避免出現這種局面,但他還是沒能壓住他那顆狂妄自大的心。最終導致德國腹背受敵,希特勒無奈自殺。

如果德國不進攻蘇聯,二戰可能就是另一個樣子了。


遊子天涯君莫問


二戰中希特勒最致命的錯誤,可能有人會認為是放走了敦刻爾克的英法聯軍,其實不然

在1941年年初,希特勒開始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賭博—“巴巴羅薩計劃”,該計劃的目的是以“閃電戰”戰術入侵併且擊敗蘇聯,1941年6月22日凌晨3點15分,德軍巴巴羅薩計劃正式啟動,德國空軍率先進攻了蘇聯機場,並且拿下制空權,此時的斯大林認為英德之戰未分勝負,因此對於戰爭的準備並不充分,導致蘇軍在面對德軍閃擊戰時潰不成軍,德軍裝甲部隊在兩天內向前推進80多公里。

在七天後,德軍兩支裝甲部隊在蘇聯明斯克東部地區匯合,對明斯克蘇軍形成包圍,隨後30多萬蘇軍被俘。

在1941年7月上旬,德軍裝甲部隊繼續前行,僅僅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推進到斯摩稜斯克地區,此時距離莫斯科僅有數百公里,7月22日,德軍包圍斯摩稜斯克並且展開攻勢,31萬蘇軍被俘。

在斯摩稜斯克地區淪陷後,德軍經過五天的休整準備繼續前進,此時距離莫斯科僅有320公里,並且前方沒有阻礙,但是此時希特勒卻做出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決定。

由於南部戰線遭受到蘇軍強烈抵抗,希特勒決定讓準備進攻莫斯科的裝甲部隊,轉而援助南部集團軍攻打基輔,希特勒這一決定遭到古德里安將領的強烈反對,但是希特勒執意要暫緩放棄對莫斯科的進軍,南下支援基輔。

而希特勒此舉無疑讓接連慘敗的蘇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蘇聯在這段時間動員全國1600萬人參軍,並且眾多新式武器裝備服役部隊,例如著名的T-34主戰坦克,與此同時,蘇軍還設置了多道防線。

南線集團軍的德軍,在得到古德里安裝甲部隊的支援後順利拿下基輔,終於在1941年9月20日,展開了對莫斯科的總攻,而隨之而來的則是一系列的壞天氣,10月8日開始大雨,持續的陰雨天氣嚴重影響了德軍戰鬥力,並且冬季很快來到,而希特勒此前認為,與蘇聯的戰鬥會在夏季結束,因此對於寒冬並沒有準備,導致大量的德軍嚴重凍傷,裝甲車、坦克無法運行,行軍進度大打折扣。

直到12月4日,德軍距離莫斯科只剩下30.5公里。

從7月22日德軍攻陷斯摩稜斯克,再加上五天的休整,就從7月27日算起,德軍中線裝甲部隊在支援基輔的過程中,一共浪費了長達數月的時間,而此期間蘇聯方面做了什麼?

1600萬國民被號召起來參軍,挖下多道防線,導致德軍裝甲部隊開往莫斯科的道路上寸步難行,更重要的是,蘇聯東方地區的50多個師取道西伯利亞直接調回莫斯科,這50多萬蘇軍裝備精良,並且經受過嚴格的冬季作戰訓練,在12月5日,蘇軍打起了反擊的第一槍,希特勒以及德軍,對於蘇軍敢於率先反擊的情況表示震驚,面對蘇軍強勢反擊只能暫時後撤。

而在此後,希特勒又做出了一連串錯誤的決定,但是相比起來,在拿下斯摩稜斯克後沒有直接進攻莫斯科,留給蘇聯長足的喘息機會,是希特勒最大的戰略失誤,使得德軍此後由主動變為被動。


大國紀實


很多人喜歡說希特勒在二戰中犯了哪些致命錯誤,似乎他不犯這些錯誤就能打贏戰爭,然而這些基本上都是一廂情願。那些被人反覆拿來說道的所謂錯誤,其實要麼根本就是正確的決定,要麼就是不得不採取的應對措施。

不信?舉幾個例子吧。

所謂的敦刻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的決定。這個事情已經有很多人澄清過了,首先,這個判斷並不是希特勒做出的,而是倫德施泰特。其次,裝甲部隊經過半個多月的連續作戰,在敦刻爾克附近的丘陵沼澤地區是否能發揮預想的作用?事實上,德國裝甲部隊在戰爭初期的輝煌勝利更多依靠的是其突然性,在面對預有準備的陣地時,表現並不理想,不信的可以去搜索“讓布盧之戰”。

至於先消滅英國再去打蘇聯的決定。這一點上,其實希特勒恰恰做出了最好的選擇。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正好趕上蘇聯軍隊最虛弱的時候。事實上,德國進攻西歐以後,蘇聯已經意識到戰爭的威脅,並開始逐步備戰。比如開始研製新裝備取代舊裝備、逐步減弱“大肅反”的力度、調整新的軍隊編制等等。1941年中,正好是蘇軍開始用新裝備替換舊裝備,新編制取代舊編制的過渡階段。如果再晚上半年一年,德國人碰上的難啃的T-34和KV坦克也許就不是一千多輛,而是五千多輛甚至近萬輛;空中面對的敵機也不再是伊-15、伊-16,而是大量的拉格-3、雅克-1,這仗還怎麼打?

所謂不打莫斯科而去打基輔的決定。蘇德戰爭初期,德軍在中路進展非常順利,但南路撞上了蘇軍兵力最強大的西南方面軍,進展很不順。結果就是斯摩稜斯克戰役結束以後,中路德軍實際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突出部,南路的戰線甚至還遠在一兩百公里之後。更重要的是,南線的蘇軍並不是沒有反擊的力量,僅南線右翼的蘇軍第5集團軍就在7月到8月間不斷對德軍發動反突擊。如果中路德軍真的不管南線,直接去打莫斯科,蘇軍從南線對中路德軍來個後路包抄……恭喜,蘇德戰爭就可以提前結束了。

至於斯大林格勒。以德國人的力量,打到斯大林格勒實際上已經是強弩之末了,看看德軍戰線背後綿延數百甚至上千公里的供應線吧。所以啥決定也救不了保盧斯。

其實,也許希特勒最大的錯誤是根本就不該發動戰爭。但是,以希特勒上臺之後採取的種種經濟和政治措施來看,德國實際上是用透支的方式迅速實現了經濟的復甦。他如果不發動戰爭來轉移注意力,並通過掠奪來維持,經濟危機離德國並不遙遠。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發動戰爭或許也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吧……T


聯合防務


二戰發生在距離我們並不遙遠的年代。不過,有一點希望大家都能理解,人類的發展就如同一個人的一生一樣,是會有“坎”的,沒有希特勒可能也會有幹特勒,或者另外什麼特勒在某個特定的時候,給人類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這種災難可能會象小星球撞地球一樣,我們不想,但終有一天會到來的。

希特勒在二戰中最大的錯誤應該是戰略上的,而不是戰術上的。敦刻爾克這樣的,只能是戰術上的錯誤,因為,撤退回英國的這二三十萬人,這點人數,在德國的鋼鐵戰爭機器面前並不是太多的數量。在後來的戰場上也只是也只是很少部分,二戰中,實際盟軍投入的人數超過三百萬人,蘇聯投入超過五百五十萬人,可以這些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只是在戰後英國為了宣傳自己的能耐,特意放大了他的作用。

我認為最大的戰略上的錯誤,應該是莫斯科會戰中希特勒在關鍵時刻調走了中央集團集群中的坦克集群。我們可以看看當時的情況,歐洲基本被軸心國所分割,希特勒最大的敵人蘇聯也是兵敗如山倒,被德軍打到了首都門口,此時只要希特勒堅持一下,拿下莫斯科,斯大林就會被逼到遙遠的遠東,也許人們會說,蘇聯的工業基地還有,運輸過去了許多工廠和設備,還有許多部隊。但實際情況是,當時莫斯科的謠言四起,為了鎮壓逃跑和軍心渙散,當局槍斃了兩萬多人。許多政府中的人早逃走了。很少有資料表明,但確實存在的是,希特勒連親德政府的計劃都已經成型了。

兵法上講,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打下了莫斯科,對蘇聯人的心裡上是不可估量的打擊,而且不會再有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因為莫斯科被佔後,德軍會從其後方兩面攻擊斯大林格勒,朱可夫也不可能守住。如果,德軍佔領莫斯科並渡過寒天,民心對於斯大林能否救得了蘇聯就會出現大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斯大林死也不願意離開莫斯科的原因。

巴巴羅薩作戰;德軍三路攻擊蘇聯,北路攻擊列寧格勒(聖彼得堡),中路攻擊莫斯科,南路攻擊烏克蘭基輔。當中路攻擊進展迅速時,希特勒突然下令中路右轉,協助南路攻擊烏克蘭,圍遷那裡的70萬蘇軍。中路軍指揮官古德里安堅決反對,說要失去佔領莫斯科的戰機,遭到元首怒斥。後來中路軍配合南路軍圍殲了蘇聯西南方面軍60萬人後,再回師東進,蘇軍已做好莫斯科保衛戰準備,天氣也進入了道路泥濘、氣候寒冷季節,德軍最終未能攻入莫斯科。

當時,德軍主力距離莫斯科也就三十多公里,據說前衛部隊可以看到格林姆林宮的屋頂了,幾乎全世界都相信德軍佔領莫斯科是不可逆轉的現實,而且,此時的西方特別是英國還在把戰火引向了東方高興,蘇聯並不是他們想看到的政治體制,德國人去打蘇聯,英國會很高興,他們的壓力要輕得多了。對於蘇聯被德國幹掉,他們並沒有什麼不可接受的。西方和蘇聯的結盟,是蘇聯人自己打出來的結果。

正是在這種看似已不可逆轉的優勢面前,希特勒做出了最大的錯誤決定,調走了中央集團集群中的坦克集群,去支援南方集團攻打烏克蘭方向,去奪取戰略資源,一個多月後,莫名其妙又把他們再調回到中央集群參加攻打莫斯科的會戰中,正是這來會折騰兩三個月,讓蘇聯防守莫斯科得到了喘息之際,同時蘇聯的寒凍來了,嚴重遲緩了攻擊的速度,德軍機械化閃電戰的優勢蕩然無存。同時,蘇聯利用這些時間,在莫斯科的兩邊集結了近一百五十萬的後備部隊,作戰形勢出現了第一次傾向蘇聯人的情況,雖然此戰失利,德國人並沒有損失太多的人馬,因為蘇聯人還不知道這仗該如何打,但這一仗蘇聯人在戰後說,是第一次讓蘇聯人看到德國人也能被擊敗。

守住了莫斯科使全體蘇聯人看到一點可能在斯大林領導下堅持下去的理由,堅定了抗擊德國的決心。戰爭最關鍵打得是人心。所以,希特勒最大的錯誤是沒有有打得掉蘇聯人的民心。


遠元歐巴


通常我們會說是進攻蘇聯,因為這就等於重蹈拿破崙的老路,去挑戰一個不可能之事。克勞塞維茨曾經說過,像俄國那樣的大國是不可能被征服的,除非內部發生動亂(大意)。最後的結局果真如此,蘇聯沒有被美國直接打敗,而是死於自身的解體。

但是,這只是一個概略的說法,錯誤都是環環相扣的,彼此之間通常也存在因果鏈。的確是蘇聯紅軍最後攻進柏林,到這不等於滅希特勒的就是蘇聯。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挑起蘇德戰爭就是希特勒的最大錯誤。

首先,希特勒最大的錯誤是發動戰爭,這是一個戰略性錯誤,此錯誤決定了後面所有的對錯都失去了意義,因為方向錯了,根本的選擇錯了。在1939年3月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之前,希特勒一直打著“民族自決”的旗號搞擴張兼併,這一點,西方大國和主流輿論是接受了的。而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則表明,“民族自決”不過是希特勒的幌子,因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作為斯拉夫民族,與德意志民族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當然,西方大國此時還是決定不干涉,因為它們覺得不值得為保護捷克斯洛伐克引發又一次世界大戰,它們把線劃在了波蘭,這就是德國進攻波蘭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期的由來。所以,如果希特勒不打波蘭,挑起大戰,也許他就能保住在中東歐的所得,這也意味著一個比一戰之前更強大的德國重新建立起來了(一戰之前同為德意志人的德國和奧匈帝國是兩個國家),那麼,未來的世界超級大國就不是美蘇兩家,而是美蘇德三家。但是,挑起大戰,與國際社會主流為敵,以稱霸歐洲為目標,這些註定了希特勒的失敗結局。

其次,希特勒還犯了兩個最大的戰術錯誤。第一,入侵蘇聯之後,對白俄羅斯,烏克蘭,高加索等民族實行滅絕政策,這是希特勒種族主義世界觀的體現。其實,這些民族與俄羅斯族,與蘇聯政府矛盾很深,他們甚至在德軍剛進來時把他們當做解放者予以歡迎。如果希特勒能夠利用蘇聯的民族矛盾,分化瓦解各加盟共和國,那麼,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至少蘇聯政府和紅軍的反攻和勝利會更艱難。

第二,在日本發動珍珠港襲擊之後,匆忙對美國宣戰。如果德國不宣戰,以當時美國的情況,也不會對德國宣戰,這勢必會影響美國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包括1943年在北非和意大利登陸。缺少了美國這個巨無霸的力量,希特勒的生命肯定會延長几年。


進擊的女武神


最大的錯誤是伏爾加格列戰役的失敗。

1942年6月28日,伏爾加格列戰鬥開始,德軍在1941年的莫斯科戰役後,目光轉向東南方向1000多公里外的、連結歐亞大陸的城市一一伏爾加格勒。

頓河和伏爾加河在這裡交匯,陸上公路的集結點,攻佔這裡,高加索的石油和糧食將使德軍可以解決日益嚴重的燃料、給養。還可以消滅從頓河流域防線撤向此地的蘇軍集結地,


希特勒這裡可能犯了判斷失誤的錯誤,1941年的莫斯科攻堅戰就喪失了大量有生力量,堅兵困頓於城下,按照中國的《孫子兵法》,攻堅戰必須有數倍於敵的兵力,才能一舉奪得,志大才疏的希特靭卻是幾線作戰,沒法集中優勢兵力,一舉拿下莫斯科,卻又掉頭南下攻擊伏爾加格勤。

此時此刻,德軍已初露疲態。用強駑之未能攻堅另一堡壘?

德國第六集團軍受命進攻伏爾加格勒。

斯大林同意頓河蘇軍撤向伏爾加格勒,但嚴令不能再往後撤一步。

戰爭打響後的半個月後,斯大林投下最後一注一一

"我命令組建伏爾加格勒方面軍,這座城市將由第62集團軍堅守到最後一兵一卒"。

和中國抗戰時的長沙保衛戰相似,日軍必須渡過撈刀河、新牆河才能兵抵城下。

伏爾加河是德軍進攻這座城市的天塹,德軍無法在陸地上象對待基輔那樣左右兩翼展開攻擊,而斯大林和全蘇軍民必須捍衛這座城市。
面對優勢的德軍坦克飛機,伏爾加格勒郊外根本無險可守,而且德軍在機㭜化作戰方面優於蘇軍。

蘇軍只好放棄城外防禦,將德軍放進來攪殺一團,關鍵時刻,那個著名的赫魯曉夫來到這裡,他要求每一個黨員拿出自我犧牲精神。於是,全城居民,年輕姑娘,十三至十六歲的共青團員發了武器,姑娘們則擔任戰地救護,工廠生產出來的大炮剛下生產線就在車間外開炮射擊!

形勢嚴峻,德軍打到市中心,蘇聯崔可夫將軍將所有預備隊投入堅守渡口,

蘇軍所有部隊都打殘了,他們都死死堅持,等待第十三近衛師的登陸反擊。
否則,將會上演一場令人痛苦的慘烈悲劇!

十三近衛師終於趕到投入戰鬥,兩天後一個師又報銷,赫魯曉夫急得把僅有的幾根頭髮都抓掉了,無兵可調了!

斯大林咬住菸嘴,瞪大眼睛說:調上總預備隊的海軍陸戰旅,一個坦克旅上去!

雙方都在調人,蘇聯可以就近調入市民,而德軍就沒有辦法解決人員增援困難。

打到十一月中旬,德軍佔了百分之九十的城區,希特勒神經質的鼓眼發出異常光彩,差點向世界宣佈勝利,朱可夫元帥卻把德軍的羅馬尼亞兄弟夥那裡打開缺口,把整個德軍包圍。

德軍慘了,沒有吃的,殺戰馬吃,吃死人,
德軍投降了!

希特勒大罵這些軍人懦弱。

而投降軍官卻說:我們不打算為了那個奧地利來的下士自殺。

此戰雙方大約死亡200萬人。

2018世界盃在伏爾加格勒勝利球場建設中,仍然挖出不少蘇軍戰士遺骨和武器。

德軍南線形勢迅速崩潰,德軍的整體戰略開始動搖。

當然,德國軍隊還有很多失誤,我認為希特勒的軍事素質和統籌全局觀出現致命問題,更重要的是美國的參戰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限於篇幅,不多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