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爲何不在古巴建立一個軍事基地威懾美國?

快報侯亮平


冷戰時期美蘇博弈的頂端標誌事件就是古巴導彈危機,古巴是美國的後院,就像美國在波羅的海大搞軍事演習一樣,後院著火美國能忍嗎?在加上俄羅斯不會在同一個歷史問題上犯錯,古巴對於現在的俄羅斯來說沒有過多的戰略價值,冷戰已經結束,俄羅斯需要尋求發展並非盲目爭霸,普京需要制衡,但也要有這個實力。

首先,在古巴建立軍事基地必然會觸碰美國的利益,曾經的那場古巴導彈危機差點讓兩國爆發核戰,現在想想整個世界都覺得後怕。而現如今美俄兩國的利益衝突也遠沒有達到那種程度,再去冒這個險就不是大國該有的風度和做法。

何況,美國和古巴在2015年已經恢復了外交關係。並且美國在當時就已經撤銷了對古巴在各個領域的制裁和威脅。所以現在的美俄關係越是緊張,俄羅斯就越是不可能去美國的後院部署軍事力量。因為這種做法就好比是挑釁美國,雙方開戰的可能性會空前加大。難不成兩國還想重演一遍曾經差點釀成的悲劇?俄羅斯自然不會這麼做。

當然,古巴也不會同意俄羅斯在此建立軍事基地。跟美國恢復關係的古巴已經不是曾經那個對蘇聯言聽計從的古巴。由於當年和蘇聯為伍的原因,被美國經濟制裁多少年,導致古巴經濟發展嚴重滯後。

但是曾經的盟友俄羅斯對古巴的窘迫情況並沒有伸出援手,或許也是因為俄羅斯在這方面自顧不暇的原因吧。總之現在的古巴更看重和美國的關係,不會再為了俄羅斯去招惹美國。因為那樣只會使自身受到美國更加嚴厲的制裁,而古巴已經經不起任何折騰。

最後,俄羅斯也長期遭受美國的制裁,所以它的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而如果古巴的基地建成,那麼美俄就會展開新一輪的競爭,到時候美軍還會在歐洲以及中東建立更多針對俄軍的基地。所以俄羅斯不會再支出額外的費用去做一件毫無意義的事。


迷彩先生-軍事科普和時評,用專業易懂的語言解讀最新軍事資訊,期待能夠在評論區和大家積極討論,歡迎大家關注和訂閱。


迷彩先生


這個問題不是俄羅斯是否想在古巴建立軍事基地,從而能夠將手伸到美國的所謂的柔軟的下腹部。而是美國是否能夠容忍俄羅斯這麼做。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只要回顧一下古巴導彈危機,就可以知道美國是堅決不可能允許任何國家在古巴建立能夠威脅到美國本土安全的軍事基地。

古巴導彈危機發生在1962年,可以說那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大國最激烈的一次直接對抗,幾乎是處於戰爭的邊緣,或者說呢,核戰爭的邊緣。古巴導彈危機的導火索,是1959年,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中程彈道導彈。


卡斯特羅、格瓦拉等古巴革命者在哈瓦那遊行


同年古巴取得了革命勝利,建立了古巴共和國,事實上,革命後的古巴一開始並沒有倒向蘇聯,甚至對於共產主義也沒有太多的認識。但是1959年6月古巴政府發生了變動,美國擔心的,由於古巴政府的變動,會導致整個拉美的失控,所以美古關係開始惡化,到了1961年1月,美國宣佈與古巴斷絕外交關係,並且開始在經濟上對古巴進行制裁,試圖通過經濟手段逼迫古巴就範,甚至在1961年4月,美國製造了豬灣事件,希望以暴力推翻卡斯特羅政府,但最終失敗。這使得美古關係徹底成為了敵對關係。在美國的壓力下,卡斯特羅開始倒向蘇聯,而是蘇聯出於和美國爭奪霸權的需求,想在拉美找到一個立足點,而古巴與蘇聯接近恰恰是赫魯曉夫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古巴和蘇聯在1960年恢復外交關係,並且在美古斷絕外交關係後,蘇聯開始增強其在古巴的經濟軍事存在,為日後的古巴導彈危機奠定了基礎。


豬灣事件中被俘的美國僱傭兵


這時候,蘇聯鑑於美國,已經得用轟炸機基地和導彈包圍了蘇聯,蘇聯的幾乎所有重要的工業中心都處於核彈戰略轟炸機的直接威脅下,而且美國在美蘇核軍備競賽中的處於優勢。在赫魯曉夫看來,在古巴部署導彈,顯然是恢復美蘇戰略平衡的最方便的手段。更不要說,部署導彈可以順便鞏固卡斯特羅地位,有利於蘇聯進一步的控制古巴。所以1962年,蘇聯決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導彈,從1962年7月到9月,蘇聯陸續將人員、武器、以及其他設備、運抵古巴,開始建設導彈發射場。


美國發現的蘇聯在古巴布置的導彈發射場


但是1962年10月,美國確認了蘇聯在美國正在建設的導彈發射場。所以在1962年10月22日,時任美國總統的肯尼迪向全世界發表廣播講話,通告蘇聯在古巴部署核導彈的事實,宣佈武裝封鎖古巴,要求蘇聯撤走已經部署在古巴的導彈,同時,美軍動員,採取強硬的措施,這是赫魯曉夫沒有預料到的。


反映古巴導彈危機的漫畫(掰腕子的兩人是赫魯曉夫和肯尼迪)


從肯尼迪發表廣播講話一直到10月27日,可以說,核戰爭的陰影一直籠罩著全世界。肯尼迪講話的第二天,蘇聯表示要按協議繼續“援助”古巴,對美國的攔截“堅決拒絕”,24日,90多艘軍艦組成的美國艦隊出動,封鎖古巴海域,同時美國導彈部隊的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美國的陸軍部隊也準備參戰,世界其他地區的美軍基地也準備進入戰爭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蘇聯開始尋求妥協,經過了赫魯曉夫與肯尼迪的多次的以信件形式的聯繫與意見交換,28日,莫斯科廣播電臺公佈了赫魯曉夫對於肯尼迪的回覆,說“蘇聯政府……下達新命令,拆除您所稱為進攻性的武器,並將它們包裝運回蘇聯”,古巴導彈危機結束,到了1962年11月份,蘇聯部署在古巴的全部導彈撤走,肯尼迪接著宣佈解除對古巴的海上封鎖。


古巴導彈危機


所以我們從歷史上的古巴導彈危機就可以看出來,美國是絕對不能容忍其他的大國,在古巴建立能夠威脅到美國自身安全的軍事基地,而相比曾經強大的蘇聯而言,在各方面,都弱很多的俄羅斯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去挑戰美國的底線。


蘇聯海外軍事基地分佈圖


另外其實俄羅斯曾經在古巴是有軍事基地的,即洛爾德斯軍事情報基地(

Lourdes SIGINT Station),始建於1962年,是蘇聯時期偵測美國軍事航天技術情報的軍事情報基地,到蘇聯解體後的2002年這個軍事情報基地關門大吉,2014年後曾有報道稱俄羅斯與古巴達成協議重開這個軍事情報基地。


俄羅斯古巴洛爾德斯軍事情報基地



hording


俄羅斯沒有在古巴建立軍事基地首先肯定是美國因素的影響。當今世界美國還是獨霸世界的超級大國,只有它全世界建設軍事基地的權力,但絕不會允許別的國家在其後院建立威脅自己的軍事基地。以往強大的蘇聯都沒有做到的事情,現今實力大幅縮水的俄羅斯自然更沒有辦法做到。

除了美國因素外,古巴自己也不願意俄羅斯在自己國土再建立軍事基地。眾所周知的古巴導彈危機爆發後,古巴堅定地和蘇聯站在了一起,共同反美,但蘇聯最終還是妥協讓步了,將威脅美國的導彈撤了回來,美蘇關係重新回暖,但古巴就非常慘了,幾乎是被蘇聯賣了。因此事件,古巴同美國關係極度惡化,兩國互相敵視了約半個世紀,直到現在才出現回暖的跡象。古巴反感美國對自己的敵意與制裁,但同樣也認識到蘇聯/俄羅斯不是可靠的盟友。自古巴導彈危機後,蘇古/俄古關係早已不復當日,軍事基地定然無從談起。


法大庶吉士



我們先來看看現如今古巴和美國的關係:2015年7月20號起,美古正式恢復外交關係並重開大使館,就此化解了美古兩國意識形態尖銳對立的堅冰,雙方共同邁向了一個和平與發展的全新時代,當美國星條旗在古巴上空飄揚的時候,這個世界上只有3個國家還是不打算同美國建交,,,

建交後,當時的奧巴馬錶示,取消對古巴的經濟制裁,技術封鎖,武器禁運和軍事威脅,歸還關塔那摩海軍基地並賠償因封鎖帶來的損失,停止在公共媒體進行反古宣傳,,,

這次建交相當於搬開了自1962年以來因美國製裁而導致古巴長期經濟落後的絆腳石,預示著古巴將結束與美國毫無意義的長期對抗,因為這麼多年的對抗,也只是政府想讓民眾明白一個道理:國家的一窮二白並不是我們的無能和腐化,全都是因為美帝國主義的封鎖才造成的,但卻又實在沒法解釋老卡斯特羅家族私人的莊園,金錢,美女,權勢和地位是怎麼來的,而遠在天邊的俄羅斯似乎對傳統盟友的窘迫從來沒有多看一眼,


俄羅斯的冷漠讓古巴人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比意識形態更重要的是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安康,友情是精神層面的奢侈品,麵包才是現實世界的剛需,與美國的握手言和也讓他面臨著如何權衡與俄羅斯的傳統盟友關係(而實際上是和前蘇聯的關係),這個時候他敢讓俄羅斯在自己正在看到希望的土地上再埋一顆炸彈嗎?

大家應該還沒忘記1962年,讓全世界領導人嚇出一身冷汗的“導彈危機”,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火焾子即將點燃的關鍵時刻,美蘇兩國領導人以驚人的冷靜和詭異的默契,幾乎同一時間達成了化解導彈危機的的世紀之盟,從那一天開始,全世界也都達成了一個廣泛共識:美蘇絕不能正面衝突,否則,自己有可能就是炮灰,於是,轟轟烈烈的“深挖洞廣積糧”運動在世界範圍內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事件結束後,蘇聯人拍拍屁股走了,但古巴卻因為堅守“主義”凝成的友誼,遭到了美國長達50年的報復性制裁,眼看著周邊的國家都一個個的豐衣足食,自己的孩子們卻沒有隔夜的麵包,美麗的姑娘卻沒有換洗的衣裳,這個時候,俄國人在哪裡?好吃的古巴糖,優質的古巴銅和昂貴的哈瓦那雪茄不能在周邊換來糧食,只能從遙遠的東方換回來一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破銅爛鐵和一萬多個華而不實的承諾,因此,古巴不會再把不疼的手伸進絞肉機,,,


2009年,也許是俄羅斯在美國海域最後一次“軍事存在”,“阿庫拉”級核潛艇居然在墨西哥灣潛行了幾乎一個月,然後大搖大擺地走了,嚇得國會趕緊給軍方增加軍費,但誰都知道,那隻不過是俄羅斯一次任性的“顯擺”而已,同時嚇出一身冷汗的還有古巴,,,

如今的中東態勢就更不會讓俄羅斯有靠近北美的機會了,而實際上俄羅斯也並不想用這種魚死網破的方式來升級對抗模式,,,俄羅斯都不想,古巴會主動邀請一隻狼來家裡作客嗎?當然不會!

因此,俄羅斯在古巴建立軍事基地只能是個假設!


冷兵器TILLLINDEMANN


這問題嚇我一跳,普京有那個心但是沒那個膽,62年的那個古巴導彈危機差點引起核戰爭,古巴是美國的後院,誰也不能踏進去一步。回到題目中,為何不在古巴建立軍事基地我認為有以下3點原因:

  1. 首先,目前的美俄關係沒有極度惡化。現在的美俄關係雖然並不好,但是俄軍真要把基地建在美軍的後院,那麼雙方開戰的可能性將會大大提高,大國之間擦搶走火造成的後果是極其可怕的,現在誰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圖為俄羅斯防長和普京
  2. 其次,古巴不會同意俄羅斯建立基地。此一時彼一時,當年那時候全聽老大哥的話,現在俄羅斯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古巴並不會因為俄羅斯去得罪與美國,那樣只會使自身收到更加嚴厲的制裁,讓自己所處的環境更加地孤立。


    圖為俄軍基地資料圖
  3. 最後,俄羅斯的經濟實力不足以支撐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基地。如果古巴的基地建成,那麼美俄就會展開新一輪的軍備競賽,美軍還在歐洲以及中東建立更多針對俄軍的基地,俄軍能否足以應對,看看自己的錢袋子就知道了。

綜合以上三點,我認為俄羅斯目前是不會在古巴建立軍事基地的,如果真的出現這一天不僅對美俄來說是個悲劇,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個災難。

以上僅是我的個人拙見,有不正確的地方還懇請各位老師出批評指正!


迷彩觀察者


我來回答,美國的霸權,加上美國的肌肉和美國的實力,現在的俄羅斯不足以對抗美國不論是經濟還是各項的綜合實力美國現在可以說都壓俄羅斯一頭,現在的俄羅斯在也不是以前的蘇聯時期有其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來對抗美國,自從前蘇聯解體以後,隨然俄羅斯記成了前蘇聯的百分八十的資產,可是現在的俄羅斯的經濟真的是很爛。

咱們在說說俄羅斯為什麼不在古巴建立軍事基地,因為古巴的地裡位治在一個當今世界上最強的超級大國的後面,也就是世界上最大霸權主義美國人的後花園。



早在前蘇聯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就差一點就上演了一場導彈危及當年的賀魯小夫那可是個危險的政治家,地點就發生在古巴,當時的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就開始掰手腕是水火不容,


要是在以前蘇聯時期還可以和美國人掰一下手腕,可如今的俄羅斯和前蘇聯相比那可真是相差天嚷之別,美國人計然把古巴當成了自家的後花園那美國人起能叫俄羅斯睡在它的臥榻旁邊。

平定那次美俄導彈危及也有我國的功勞,我國經多方握宣這才化解了宣在世界各國頭上的利劍,



我國也功不可麼。

在說現在的俄羅斯,俄羅斯的經濟現在是捉襟見肘它跟本就沒有實力在古巴建立軍事基地,美國人也不會答應,現在美國還時不時的揮舞手中的大棒聯合它的那些小夥伴們來治才俄羅斯,



由其是俄羅斯馬上又面臨總統大選,在加上它的經濟困難和美國人的強勢,現在的俄羅斯真是自固不霞那還敢到古巴去建立軍事基地啊,以目前的美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超級大國和經濟以及軍事大國和它的霸權主義,就當前的美國它不會叫世界上任和國家來染指古巴,也就是美國人的後花園。


農叔LIFE


不是俄羅斯不想在古巴建設軍事基地,用來震懾美國,而是俄羅斯不能夠在古巴建設軍事基地,用來震懾美國。這個是在前蘇聯時期就有過爭端。在前蘇聯就曾經計劃在古巴部署導彈,甚至於是核導彈 ,但是由於美國總統肯尼迪的強烈反對,而終止了,在古巴的導彈部署計劃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古巴導彈危機。

古巴導彈危機應該是發生在1962年的時候發生的,前蘇聯為了取得在軍事上的戰略主動權,決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導彈,用來對美國進行威懾。因為,那個時候的戰略轟炸機數量很有限,而洲際導彈還沒有研究出來,而遠程導彈也是很有限。前蘇聯為了能夠將包括核彈頭在內彈頭能夠打到美國本土上,決定在古巴部署導彈。

而這個做法遭到了美國政府的強烈抗議,美國隨時都要對俄前蘇聯發起核打擊 ,並在許多軍事基地上亮出了核武器,隨時準備向蘇聯發起進攻。同時,在前蘇聯進行了相應的回應,在莫斯科的街頭上,也掛上瞄準了美國的核彈頭,這樣的危機持續了大約13天的時間。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在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的讓步下,宣佈撤銷了部署在古巴的一切導彈,致使古巴導彈危險得到和平解決。

而美國總統肯尼迪看到了赫魯曉夫的撤出,也宣佈將來不對古巴進行侵略和佔有,不對古巴進行軍事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下,古巴危機導彈危機才得到瞭解除。

從此後前蘇聯就不再提出在古巴部署軍事基地和導彈基地,而美國也不在對古巴進行威脅,直到蘇聯解體,俄羅斯成立之後也依然迅速著這個信條。所以現在的俄羅斯是不可能在古巴部署武器來對美國進行威懾的,況且現在的洲際導彈,遠程導彈,遠程戰略轟炸機等方法有許多,根本就沒有必要再到古巴去部署導彈,專門用來威脅美國這樣的做法。既是勞民傷財,又是得不償失的,所以俄羅斯是不會到古巴去部署導彈,用來威脅美國的。


幸福地帶2


看到古巴二字,就想起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當年最終若不是赫魯曉夫讓步,那哪還有我們這些人在這裡談天說地侃國事?



題主"俄羅斯為何不在古巴建立一個軍事基地威懾美國"的問題,幼稚可笑。五六十年前的行事觀點,你叫當代強人普京再重蹈覆轍?

五六十年前的導彈不可與現在的洲際彈道導彈同日而語,也許當年的導彈射程不夠遠或夠遠但彈著點威力不足,所以最好靠近目標設置。不象現在的洲際導彈,動輒一打就是一萬四五千公里遠。



當年的蘇聯是何等強大,有個假設:如果蘇聯軍隊星期天開始進攻歐洲,則星期一可以佔領德國慕尼黑,星期三佔領法國巴黎,星期五佔領西班牙馬德里。一直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不等美國從大洋彼岸趕來歐洲就淪陷在蘇聯紅色鐵蹄之下。雖是過份誇張,但足見當時蘇聯之強大。那時的美蘇鬥智鬥勇,蘇聯的赫魯曉夫尚且讓步,何況現時衰退的俄羅斯?豈不是找抽嗎?



對於當年的古巴,執政者菲德爾.卡斯特羅與美國關係僵化,與蘇聯的關係處於蜜月期,所以蘇聯讓其處於敵對前沿也在所不惜。現在時過境遷,美俄形勢鉅變,古巴雖是美國世仇,但近期亦有好轉,你叫他充當前線炮灰,傻子都不同意,何況聰明的現當局者勞爾.卡斯特羅?



再者,俄羅斯總統普京雖然強勢,但因國力不濟,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強勢中更注重守勢,最後一張王牌一一核武庫,不到生死存亡萬不得已之際也不敢隨意亂用,更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於目前的俄羅斯來說,趁著現有的核威力(時間一久核武青黃不接)能維持現狀,逐漸發展、改善民生,當是發展要務,豈能節外生枝,引發再一輪軍備競賽,豈不自取其辱?



歐陽建高1956


首先,這種普通人都能想到的戰略威懾,作為國家領導人和智囊團隊,早就在N年前就想到了。某些時候能夠想到想到和能不能實現,其實是相差萬里之遙。所以說,不是俄羅斯不想在古巴建立軍事基地。而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俄羅斯不敢或者不能在古巴建立軍事基地。

一、美國一直把包括古巴在內的拉美地區,視為自家的後院。試想!誰願意自家的後院起火?如果俄羅斯在古巴建立軍事基地,必將招致美國的強烈反對和報復。北約和歐盟以及美國的盟友,將會對俄羅斯分別採取更大的軍事圍堵和經濟制裁。美國也會在烏克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國”建立軍事基地。這樣就出現你想在我後院放火,我當然也會在你前庭開炮的這樣一種格局。因此,俄羅斯不僅沒有膽量去冒險,而且也沒有實力去挑戰!因為俄羅斯深知冒險和挑戰的最終後果。

二、作為古巴來說,當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差點把自己毀了。古巴當然不可能忘記那段歷史。現在的俄羅斯如果再次想要在古巴部署軍事力量,古巴方面肯定不會答應。因為當今的俄羅斯,畢竟不是昔日的蘇聯。當時的蘇聯美國也得讓它三分,甚至在某些時候都會令美國忌憚。蘇聯擁有那樣大的實力和勢力,最終都不得不妥協讓步。何況現在俄羅斯的實力,古巴不可能為了俄羅斯而引火燒身自掘墳墓。所以,就算俄羅斯有這個心古巴也無這個意!

三、如果俄羅斯在古巴建立軍事基地,俄羅斯國內也會出現反對的聲音。尤其是俄羅斯國內反對派,會煽動民眾進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表示反對。反對的理由是――政府要以採取措施振興國家經濟,提高人民生活為主要任務。不能把軍事對抗作為首要任務,這樣會是俄羅斯的經濟發展雪上加霜。俄羅斯民眾需要的是幸福的生活,而不是要被當做新時期的炮灰。在國內這種強烈聲音的反對下,為了國家繁榮穩定和社會長治久安。俄羅斯高層執政者也會權衡利弊,不會做出使國家動亂的愚蠢決定!

四、如果俄羅斯重新在古巴駐軍,也會招致國際社會的反對。尤其是選擇在古巴建立軍事基地,這會更加刺激國際社會的敏感神經。俄羅斯的舉動會被認為是赤裸裸的軍事挑釁,是充當霸權主義的表現。這樣一來,俄羅斯不但沒有提高自身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而且將會更加被國際社會所孤立。


清風拂栁


若俄羅斯在古巴建立了軍事基地會怎樣?陸軍駐紮還是海軍駐紮呢!還是空軍導彈。


其實都沒有用。不管是陸軍海軍和空軍,都無法突破美軍航母的封鎖,以及巴拿馬運河的阻攔。巴拿馬是美國的僕人。俄羅斯在中美洲地區的任何軍力部署都不能對美國夠成實質性的威脅和制衡,只會引來不必要的爭端。導彈部署就更別提了,俄羅斯本土的洲際導彈隨便都能飛到美國。但是這是用來做為戰略防禦的,沒必要拿到美國家門口去耀武揚威,人家美國也不缺這個東西。

美俄的軍事對峙由來已久,從蘇聯時代的冷戰到現在。冷戰的出現是和之前的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息息相關的,軍國主義思潮的瀰漫導致了強國熱衷於依靠戰爭手法轉嫁國內危機。二戰結束之後的國際形勢深受戰亂危機意識的影響,各國尤其是蘇聯,深受蘇德戰爭創傷,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了以強大軍備應對有可能發生戰爭的國家意識。美國也是如此。但是我們看歷史上美俄兩國的數次差槍走火,就不難發現,其實美國也好,蘇聯也罷,與其說他們是彼此作對,還不如說是他們是在和自己的假象敵在作對。以美俄歷史上發生的一次軍事誤會為例。

1983年,美國和北約聯合進行了一次名為“強箭手”的軍事演習,這次軍事演習是在里根總統發佈“星球大戰”計劃之後進行的。並且演習進行之前,美國在西歐部署了一種中遠程導彈“潘興-2”型,可以在十分鐘之內 打到莫斯科。這一套動作下來,蘇聯方面感受到了強烈的危機感,認為這是美國要對蘇聯核攻擊的前兆。一時間蘇聯上下瀰漫在核戰爭的陰影裡。蘇聯當局(當時是安德羅波夫任蘇聯主席)立刻下令國家進入戰備狀態,所有的蘇聯轟炸機全部做好戰爭準備,並讓波蘭和東德的戰機全部掛載核彈頭,同時讓七十多枚洲際導彈保持隨時發射狀態,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核戰爭。可是最終他們並沒有等來所謂的核戰爭,人家只是在進行一場高規格的演習而已。蘇聯沒有被核彈炸死,倒是差點把自己嚇死。

所以兩國之間的暗中較量,大多數時候都是出於一種應激反應的心理,總覺得全世界都對自己充滿了惡意,隨時都會加害自己。但是至此至終都沒有發現別人要加害自己的實質證據。美俄就這樣戰戰兢兢的對峙了幾十年,到現在也沒有發生過實質上的軍事衝突,最接近戰爭狀態的一次事件,已經是半個多世紀之前的古巴導彈危機了。當時蘇聯已經把導彈安在了美國門口了,但是戰爭並沒發生。為什麼。戰爭從來都不是因為受到對手威脅就發動得起來的,一定是因為需要發動戰爭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才會發生。古巴導彈危機就是一次“為戰爭而戰爭”的鬧劇而已。

現如今,冷戰思維已經逐步被經濟全球化思維所代替,就更加沒有必要去做一些無益而有害的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