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最慘澹一周:4隻破發4家券商虧超千萬

來源 / 證券日報

可轉債最慘淡一週:4只破發4家券商虧超千萬

本週是近期可轉債上市數量最多的一週,但同時也是可轉債上市後表現最慘淡的一週,博世轉債、盛路轉債、德爾轉債和威帝轉債上市首日就集體“破發”,可轉債可謂正經歷“至暗時刻”。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上述四隻可轉債合計被棄購金額高達2.5億元,由中金公司、長江證券、光大證券和民生證券包銷。以昨日收盤價計算,包銷這四隻可轉債讓4家券商合計浮虧1141.3萬元。

今年下半年以來,可轉債申購中籤率大幅提高,但投資者中籤後棄購現象也愈發嚴重,這讓承諾餘額包銷的主承銷商壓力陡增。截至昨日,除了還沒公佈發行結果的嶺南轉債和藍盾轉債外,7月份以來已經有16只可轉債開展申購。值得注意的是,這16只可轉債均出現投資者中籤後棄購現象,餘額包銷成為主承銷商的“標配”動作,民生證券等11家券商合計包銷金額約為20.46億元。

四隻可轉債集體破發 投資者中籤即“浮虧”

從信用申購制度實行初期的火熱,幾乎被視為“零風險”,到如今上市首日即“破發”,可轉債從投資者的“寵兒”正在變成“棄兒”。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本週共有4只可轉債上市,分別是本週一上市的威帝轉債,本週二上市的德爾轉債、盛路轉債、博世轉債。由於這4只可轉債均在上市首日“破發”,負責餘額包銷的4家券商本週以來浮虧合計高達1141.3萬元。

其中,威帝轉債本週一的開盤價101.89元/張,但之後就迅速下跌,最終收於98.96元/張,開盤首日即“破發”。截至昨日收盤,威帝轉債報收95.24元/張,上市以來的累計跌幅為4.76%。根據其發行人威帝股份的公告,威帝轉債累計被棄購金額為0.34億元,由主承銷商民生證券包銷。以此計算,如果至今尚未減持,由於包銷威帝轉債,民生證券本週浮虧就達到了161.84萬元。

而在本週二上市的盛路轉債,給長江證券造成的浮虧更多。盛路通信公告顯示,投資者中籤盛路轉債後棄購金額為1.47億元,由主承銷商長江證券包銷。盛路轉債本週二上市,開盤即“破發”,截至昨日收盤,累計下跌約4.35%。以此計算,如果至今尚未減持,由於包銷盛路轉債,長江證券本週三個交易日浮虧就高達639.3萬元。

與盛路轉債情況類似,本週二同時上市的還有德爾轉債和博世轉債,其發行人分別是德爾股份和博世科。這兩隻可轉債也是開盤即“破發”,截至昨日收盤,分別累計下跌約4.74%和4.01%。這兩隻可轉債的主承銷商分別為光大證券和中金公司,包銷金額分別為0.43億元和0.34億元。如果至今尚未減持,兩家券商本週以來由於包銷這兩隻可轉債導致浮虧分別為203.82萬元和136.34萬元。

申購中籤率再創新高 承銷商包銷“壓力山大”

事實上,長江證券並不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因為包銷可轉債浮虧最嚴重的券商。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7月份以來,已經有16只可轉債開展申購,其中有12只可轉債已經上市,9只“破發”。

這12只已經上市的可轉債中,湖廣轉債被棄購金額最高,為5.82億元,由中泰證券包銷。截至昨日,湖廣轉債收於93.804元/張,累計跌幅為6.2%。以此計算,如果中泰證券尚未減持,其累計浮虧將達到3606.07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湖廣轉債的包銷比例達到了33.55%,超過30%。根據相關規定,當原股東優先認購的可轉債數量和網上網下投資者繳款認購的可轉債數量合計不足本次發行數量的70%時,發行人及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將協商是否採取中止發行措施。但經過發行人湖北廣電和主承銷商中泰證券協商,確定本次可轉債發行網上網下投資者未繳款或繳款不足部分,中泰證券進行全額包銷,不中止本次發行。

湖廣轉債33.55%的包銷比例,也創造了信用申購制度實行以來承銷商餘額包銷比例的最高紀錄。而近日公佈發行結果的曙光轉債的餘額包銷比例也超過了30%,為32.2%,投資者棄購的3.61億元由主承銷商中信建投包銷。

根據曙光轉債發行人中科曙光的公告,此次曙光轉債的網上發行中籤率高達1.9324%。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頂格申購曙光轉債,至少可以成功中19籤。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該中籤率也創造了信用申購制度實行以來,可轉債申購中籤率的最高紀錄。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下半年以來已經有16只可轉債開展申購併公佈中籤結果,均出現投資者中籤後棄購現象。餘額包銷成為主承銷商的“標配”動作,11家券商合計包銷金額約為20.46億元。

其中,除了盛路轉債、湖廣轉債和曙光轉債外,今年下半年以來申購的可轉債,投資者中籤後棄購金額超過1億元的還有海瀾轉債和萬順轉債,分別由華泰聯合證券和民生證券包銷,包銷金額分別為4.01億元和2.63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